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空间的敦煌(走近莫高窟)(精)
内容
内容推荐

近一个世纪之前,陈寅恪先生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写道:“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如果百年之前的情况是敦煌文献和敦煌艺术的新材料将引出新的研究问题,今天的情况则是经多几代学人的积累,基础性调查和材料整理已相当充盈,需要更多以研究中产生的新问题带动对材料的再发掘。巫鸿的这部新作通过“空间”这一角度,调动读者自身经验,从敦煌城一路向西,来到凿有数千洞窟的鸣沙山;面对扑面而来的崖壁展开历史想象,并以人的身体为尺度,进入不同时期的洞窟空间,感受洞窟的功能、性质和参观方式的明显变化。在洞窟中,身体参与感知雕塑和系列壁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最终目光视线落在单幅画面上,进入画面内部空间,完成精神层面的观看意义。因此,书中虽然广泛借助和征引了关于敦煌研究的原始材料,却试图从新的层面显示它们的意义,激发读者调动自己的身体和眼睛,在阅读中开启一趟敦煌莫高窟的历史文化之旅。

作者简介

巫鸿,著名艺术史家、艺术评论家、策展人,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现任芝加哥大学美术史系和东亚语言文化系“斯本德杰出贡献教授”,东亚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及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
   近年来致力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研究与国际交流,策划众多重要展览,包括《瞬间:20世纪末的中国实验艺术》(1998)、《在中国展览实验艺术》(2000)、《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0—2000)》(2002)、《过去和未来之间:中国新影像展》(2004)、《关于展览的展览》(2000、2016)、《中国当代摄影40年》(2017)。
   代表著作有《武梁祠》《礼仪中的美术》《中国古代美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重屏》《废墟的故事》《走自己的路》《作品与展场》《荣荣的东村》等。

目录

致谢
前言
第一章  敦煌的莫高窟
 莫高窟与自然
 莫高窟与墓葬
 莫高窟与其他敦煌宗教和礼仪场所
 莫高窟和礼仪时间
第二章  莫高窟的整体空间
 对“整体”的反思
 对“活体”的探寻
 莫高窟的“面容”
第三章  莫高窟的内部空间
 原窟群:禅观之域
 中心柱窟:塔庙巡礼
 大像窟和涅槃窟:参拜佛身
 背屏窟:人界与佛界的交会
第四章  莫高窟空间中的图像
 焦点上的圣容像
 瑞像的历史叙事
 瑞像的观念化
 《番合圣容像变》
第五章  莫高窟绘画中的空间
 经营位置
 线性图画空间
 二元图画空间的出现
 线性空间与二元空间的结合
 二元构图与空间叙事
结语:一个美术史方法论提案
注释
参考文献
敦煌历史年表
索引

导语

“空间”是巫鸿近年来持续关注的话题。2016年《空间中的美术》第三章提到要把敦煌作为“总体艺术”的一个案例,本书正是在此基础上的推进和扩展。作者希望能借助敦煌这个保存了大量历代雕塑、壁画的文明遗迹,讲出他对中国美术史的新思考。
   本书秉承这一理解,希望通过“空间”这一角度或问题,开发敦煌美术的原始资料,从新的层面显示这批材料的意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空间的敦煌(走近莫高窟)(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巫鸿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72870
开本 16开
页数 32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22-01-01
首版时间 2022-01-01
印刷时间 202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824
CIP核字 2021209911
中图分类号 K879.21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2
176
2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