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孩子,我想成为更好的父母:陪孩子走过13~15岁
内容
编辑推荐

对父母而言,孩子未成年的18年既漫长又短暂,尤其是从3岁起,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中的问题逐渐浮现。作为孩子的教育者,父母与教师都肩负重任,不同的是,合格的教师都经历了教育学、心理学的培训,而绝大多数父母却仅仅依靠简单的“祖传”经验和原始的本能反应面对“野蛮生长”小生命,这显然不能满足当代家庭教育的需求。怀着对孩子无限的爱,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父母们都暗自希望自己能“成为更好的父母”。

知识让爱更有力量。因此,我们为可敬可爱、勤勉好学的父母们编写了这套书,为父母们提供“知识库”,希望父母们在教育孩子时有据可依,在迷惑时有书可查。希望为人父母者都能成为“更好的父母”,我们的孩子能获得更多的幸福和更好的前途。

内容简介

“孩子,我想成为更好的父母”系列图书是为3~18岁孩子的父母编写的家庭教育类图书,共5册,把孩子3~18岁这个年龄阶段分为5个时期:3~6岁(幼儿园时期)、7~9岁(小学低年级时期)、10~12(小学高年级时期)、13~15岁(初中时期)、16~18岁(高中时期),结合每个阶段孩子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行为特点,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系统解答中国父母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典型问题,提供养育孩子的科学观念、有效方法。

《孩子,我想成为更好的父母  陪孩子走过13~15岁》包括重塑教育之识、破解身体密码、突破学习难关、面对心理困境、迎接环境挑战、巩固家庭支持等六章,在日常家庭场景中演示亲子对话,用温馨的插画、清晰的表格加以说明,帮助家长理解、掌握正确的对孩子的说话方式、行为方式,从而促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前言

序一

当今时代,由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都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父母在养育孩子方面也面临的机会和挑战。民主观念深入人心,父母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互联网覆盖各行各业,人们的学习方式和沟通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出国留学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走出国门的孩子愈来愈低龄化……

面对新的机会和挑战,父母如何做才能成为合格的父母?

中国有句古话叫“功夫在诗外”,讲的是一个人能够写一首好诗,并不是全靠作诗的技巧,或者靠背诵唐诗三百首、宋词六百首,其实更加重要的是这个人在诗之外的眼界、胸怀、价值观和人生阅历等,这些对作诗会有很大的影响。这句话用在教育中我也非常认同,那就是“功夫在学外”。

我见过一些对孩子的教育比较成功的家庭,发现这些家庭的家长并没有把工夫都花在孩子各门功课的学习上。如果家长把全部精力放在孩子的功课上,甚至不给孩子业余活动时间,不带孩子去了解世界,也不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就算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也不意味着他们在未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家长真正需要在意的应该是孩子怎样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怎样保持身心健康,怎样面对遇到的挫折、困难,怎样在失败面前成长起来,怎样学会与人进行良好的沟通……这些都很重要,这才是“学外”的功夫。

其实,如果把家长看作一个职业的话,家长就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胜任这一职业所需的观念、知识、方法、能力等。可喜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自我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努力学习科学的育儿理念和方法,并借助各种平台互相分享和交流。养儿育女的过程就像是一段与孩子同行的旅程,父母时而在前引导孩子,时而在旁陪伴孩子,时而在后守护孩子。

在旅途中父母和孩子彼此照应,共同前进。正是有了父母的引导、陪伴和守护,孩子才能安全、健康地成长。同时,父母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判断力,在面对具体问题时,要能够判断如何做才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除此之外,父母要保持情绪稳定,要为孩子树立榜样,要多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的勇气,锻炼孩子的自主能力,培养孩子接受失败并重新奋发的能力等,这些都非常重要。

这个世界上□□不变的就是变化,只有适应变化和拥抱变化,才能跟上甚至引领时代的潮流。面对孩子的教育,家长需要有一种使命感,因为你的孩子不仅仅是你自己的孩子,还是未来世界的主人。家长需要思考培养孩子的目标到底是什么,也需要反思家庭对孩子会产生什么影响。因为家庭教育的成败不仅仅关乎一个家庭,还关乎国家、□□、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我一直相信成长的力量,新东方自1993 年创建以来,没有一刻停止过成长的脚步,在家庭教育领域亦是如此。如果家长追求成长,尤其是精神和心灵方面的成长,就会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般滋养孩子的成长。如果家长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自身却停滞不前,就不可能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孩子的成长可能会受到阻碍。所以,孩子的成长是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结果,做新时代的新父母需要我们更加重视自身的成长。

新东方愿意与各位家长朋友携手共同成长!

俞敏洪

新东方创始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

 

序二:当父母的意义

当翻看这套“孩子,我想成为更好的父母”时,感觉就是今天做父母好难,要工作,要养孩子,还要学习如此多的养育知识。既然这样难,那人们为什么还要做父母呢?只有明了当父母的意义,才能够享受做父母的快乐,才能够真正拥有一颗为人父母的平常心。

在大部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生养孩子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生存意义。一是传宗接代,让家族的血脉得以延续,在这一意义上,孩子的成长就具有了代际相传的使命感,优秀的孩子可以光宗耀祖。所以,很多父母倾其所有将孩子培养成才,在众人面前感受着“有出息的孩子”带来的荣耀。二是养儿防老,把生养孩子作为一种代际的利益交换,父母年轻的时候养孩子,年老的时候由孩子陪伴和养老送终。这两种生养孩子的意义在今天依然延续着,持有□□种观念的父母常常有着巨大的压力,唯恐孩子“不争气”;持有第二种观念的父母,会把孩子紧紧拴在自己身边,不希望他们远走高飞。本质上,这两种对“做父母”意义的理解都不是以父母自身和孩子自身为出发点的,而是以家庭为出发点的。

现代社会,“做父母”有了新的意义。不少年轻的父母表示,当父母的意义就是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在参与的过程中,父母的生命本身有了意义,养育过程中有种种困难要克服、有大量的不求回报的付出,还有带着泪花的喜悦。做父母的意义就是陪伴一个小小的、和自身有着血肉关系的生命从稚嫩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在这一意义上,做父母就是一个过程,是陪伴、参与的过程。

持有“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的理念,父母的心态会发生变化,会对孩子的到来和共同的生活、学习、运动充满感恩之情,会时常感恩小生命的陪伴。持有这样的理念,家长们就不会再抱怨“孩子怎么这么笨”“孩子怎么总爱生病”“孩子为什么不听话”。父母们会知道,时光荏苒,要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每分每秒。

我曾开设过针对父母的“生命教育”课程,课上我会让父母们想象自己遇到灾难(如飞机出现故障),并要求他们在五分钟之内,给孩子留下□想说的话和对孩子的期望。在所有写下的期望中,没有一个父母提到孩子的考试成绩,几乎所有父母都在倾诉自己对孩子的爱,期望孩子身心健康、未来能够自食其力、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是做父母的初衷,所以不要忘记初衷!

如果父母期望孩子身心健康,那就多花些时间陪伴孩子一起运动;如果父母期望孩子能够自食其力,那就在学习之余教给孩子生存的能力和不怕困难的品质。父母只能陪伴孩子一段时光,孩子终究要长大,要自立,要自己走向社会,要承担起责任。父母能够放飞孩子,孩子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为人父母,我们一定要记住初心!

佟新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孩子,我想成为更好的父母:陪孩子走过13~15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新东方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
译者
编者 俞敏洪
绘者
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72215759
开本 32开
页数 14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94
出版时间 2021-04-01
首版时间 2021-04-01
印刷时间 2021-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370
CIP核字 2021052148
中图分类号 G782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1: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