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解码广告(广告的意识形态与含义)/媒介文化系列/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内容
内容推荐
广告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我们呈现出一张张熟悉且令人愉悦的面孔,它显然具有经济功能,但它反映的不仅仅是现代经济。本书并没有简单地批评广告的虚假和剥削,而是通过一百多幅插图详细研究了广告的魅力,从而厘清它们毋庸置疑的吸引力从何而来。显然,广告的经济功能是吸引我们购买更多商品,而广告的意识形态功能让作为个体的我们置身于支撑我们社会经济基础的观念中。意识形态在经济环境中不可或缺,因为意识形态使经济环境看似不可或缺。
想要改变社会,就必须打破这种“不可或缺”与意识形态的恶性循环。本书试图打碎这条锁链中由我们自己铸造的一环,它提供的不是一个“答案”,而是一套“工具”,我们可以通过它改变自己对社会微妙、复杂的宣传形式之一的认知。
因此,本书对任何想了解图像和意识形态在我们社会中的运作方式的人来说都是一本经典读物,它为政治符号学和精神分析术语提供了简明、清晰的定义,告诉我们广告是如何不着痕迹地达到其预设效果的。
作者简介
朱迪斯·威廉森 英国记者、学者、文化研究教授。主要作品包括《消费激情:大众文化的动力》(Consuming Passions: The Dynamics of Popular Culture)、《黎明死线:电影批评1980—1990》(Deadline at Dawn: Film Criticism 1980-1990)、《致命人类:在电影中观看自己》(L'Homme Fatal: Watching Ourselves at the Movies)。
目录
导言 “含义与意识”
第一篇 “广告的工作”
第一章 符号作为通货
(a) 区分
(b) 已建立的联系:“客观相关”
(c) 产品作为所指
(d) 产品作为能指
(e) 产品作为生产者
(f) 产品作为通货
第二章 与人对话的符号
(a) 通货交易需要主体
(b) “图腾制度”:主体成为所指
(c) 指名和个性:个体构成主体
(d) 部分
(e) 广告和“镜像阶段”
(f) 被塑造的自我
第三章 破译符号:阐释学
(a) 缺席
(b) 语言
(c) 书写法
第二篇 “意识形态的堡垒”:指称系统
第四章 “烹饪”自然
(a) “原料和熟食”:转化的重现
(b) 科学
(c) “经处理的”性别:“文明与其不满”
第五章 回归自然
(a) “天然”
(b) 超现实主义
(c) 天然的意识形态
第六章 魔幻
(a) 炼金术
(b) 咒语
(c) 灯神和瓶中世界
(d) 水晶球 魔幻圈
第七章 时间:叙事和历史
(a) 过去的时间:记忆
(b) 计时未来:欲望
(c) 历史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语
在当今世界,什么才是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人生,还是决定今天穿哪双袜子?我们渴望购买的商品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解码广告》没有简单地批评广告的虚假和欺骗,而是通过一百多张真实存在过的广告图片,详细研究了它们毋庸置疑的吸引力从何而来。广告显然已成为社会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促使我们购买产品,而威廉森从符号学和意识形态的角度研究纸媒广告,告诉我们广告如何不着痕迹地达到其预设效果,这可以用来了解我们生活的社会,改变我们对社会最微妙和最复杂的宣传方式的看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解码广告(广告的意识形态与含义)/媒介文化系列/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朱迪斯·威廉森
译者 译者:马非白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086175
开本 16开
页数 2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21-08-01
首版时间 2021-08-01
印刷时间 202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市场营销
图书小类
重量 327
CIP核字 2020185017
中图分类号 F713.80
丛书名 媒介文化系列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22:2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