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藏地白皮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从第一次对视时怦然心动,到终于可以执子之手,需要的是跨越相当于绕地球两周半距离的疯狂,抑或只是对爱情的相信与坚持?

本书以日记的形式,展开了傅真与毛铭基之间的爱情之路。他们的结局比童话还要生动丰富。

内容推荐

当21岁的傅真遇到铭基时,她是名校的大四女生,即将赴英伦留学,而他是沉默内敛的香港男生。他们不约而同地在“非典”时期揣着一本《藏地牛皮书》背着行囊来到西藏,在拉萨的青年旅社不期而遇,他们对彼此的倾慕干净而透明,但他们的未来却显然通往不同的方向。他们应该把偶然迸发的激情暗暗隐藏,然后波澜不惊地沿着各自既定的人生之路前行,还是应该不管不顾地大声说出“喜欢你”?

童话的结尾通常是,王子与公主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但得到喜马拉雅山神护佑的傅真与铭基给我们展示了比童话更生动丰富的结局。幸福从来不是会轻易从天而降的礼物,由两人的博客组成,在网上被众多粉丝奉为“爱情宝典”的这本小书揭示了其中的许多奥秘……

目录

我曾经亲眼目睹爱情(代序)

西藏篇

大理篇

深圳篇

北京篇

香港篇

英国篇

后记

试读章节

4月19日至4月24日 铭基 南京-兰州-格尔木-拉萨

二十四小时的车程,睡了好几觉。第一次单独旅游,没有人跟我说话,有点不习惯。到了兰州,通过票贩才买到当天去格尔木的火车票。

跟我一起买票的还有一个从郑州上车的女生,她也要进藏。

我看她只背了一个小小的背包,好像没有其它装备,比较像是离家出走。她自我介绍说她叫小鱼,职业是导游。后来我才知道,她是跟男朋友吵了一架后,一气之下才跑出来的。我想,现在的女生多潇洒啊,她看起来年纪好像才跟我差不多。

在火车上听说几个星期前青藏公路下大雪,很多车被困在公路上,还冻死了人。我坐在窗边,看着外面的风景从一开始的城市变为后来了无人烟的地方,心里越来越激动。我知道那个让我朝思暮想的地方就快要出现在眼前了。

四月二十目下午,我到达了海拔二千八百多米的格尔木。很多人说进藏前最好先在格尔木待一天,这样可以让身体先适应—下,往后的高原反应就没有那么强烈。于是我决定先在格尔木住一个晚上,第二天再坐汽车去拉萨。

原来我打算去住那些驴友比较集中的招待所,但是下了火车后,小鱼提议一起去对面的宾馆看看。第一次被女生要求一起去酒店“开房”,实在有点不好意思。我想,她应该不会要求我们住一个房间吧。

进宾馆后,当我在想应该找什么借口时,她已经跟前台说要两个标间。

看来,我可能对自己的魅力过分自信了。

第二天,出发以前我们先在附近的饭馆吃了午饭,小鱼还点了两大瓶啤酒。一直听说在高原最好不要抽烟喝酒,所以在她再三要求干杯时我还是没有把酒喝完。不过她看起来很能喝,能喝得让我有点害怕。

预定两点半出发的汽车因为种种波折直到六点整才终于开往青藏公路。从格尔木到拉萨全程大约一千一百五十四公里,沿途天气恶劣,又是风又是雨又是雪,我只感觉到车一直在爬坡,道路十分颠簸。当海拔不断上升时,我的身体越来越难受,呼吸困难,头有点痛,人迷迷糊糊地就睡着了。

等醒过来时,天已经亮起来了。天气非常寒冷,窗上已经结了一层薄冰。在车上听说再过一段路就到达海拔五千二百三十一米的唐古拉山口,以后的路就比较容易走了。

过了没多久车坏了,司机说有一个配件需要从拉萨或者格尔木运过来,要等半天到一天。

这简直是晴天霹雳。要知道在青藏公路的最高点待一个晚上可不是什么过瘾的事情,而且还是在没有暖气的车厢中。如果天气不好或下雪的话,恐怕真的会有人冻死。有部分人下了车,准备拦截其他路过的便车。

虽然已经有好几辆大巴经过,但都已经客满。突然间,一辆空空的中巴在大家面前一掠而过,并在前面几十米的地方停了下来。我还没来得及反应时,小鱼已经冲到人群的前端,开始跟司机聊起来了。不到一分钟后,她向我招手,示意我把行李从大巴那边拿过去。我拿着大小背包朝着中巴奔跑,跑不到几步已经喘气如牛。相比小鱼,身为男儿的我还真是惭愧呢。上了中巴,发现座位都已经给货物占据了,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货物堆中腾出两个空位坐下来。

过了唐古拉山口以后,海拔不断下降,高原反应也减轻了一点。到达安多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这里离拉萨还有四百五十五公里。进城后,司机说要办点事情,大概一两个小时以后才继续行程。我们进藏心切,于是毫不犹豫地决定再换车。

我们拿着背包,从安多县城走到公路口准备再次截便车。  这时的阳光非常猛烈,把我们晒得大汗淋漓。海拔四千七百米的阳光果然不一般。我们两个人一前一后对着路过的车不断招手,情形如同当年香港电视节目“电波少年”中的场景,那节目里面有一个香港男生和日本男生一起靠搭便车从南非到达挪威北极圈。当然,我现在只需要从安多到拉萨,我身边的是河南女而不是日本男。

等了半个小时左右,我们终于拦下了一辆大卡车。一看到写着“豫”字的车牌,小鱼就马上跟司机用河南话聊起来,然后用了不到一分钟就把事情全部搞定。

卡车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尤其在爬坡时就好像蜗牛一样。凌晨三点半,卡车终于到达了海拔三干六百五十米的拉萨。我的青藏公路,终于用三十六个小时走完了。

我们实在太累了,就随便在附近找了一家招待所住下,准备第二天再作打算。

早上起来,外面阳光普照,让人感觉神清气爽,高原反应仿佛一扫而空。看见路上的藏族妇人边走边转着手里的经筒,口中念念有词,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

我和小鱼一起到北京东路去找旅馆,因为拉萨最有名的三家藏式旅馆都在那条路上:亚宾馆、吉日旅馆、八朗学旅馆。本来我是打算住吉日的,因为听朋友说吉目的房间条件比较好。

但是到了八朗学,小鱼说:“就住这一家吧!”

就这样,我跟八朗学这个地方结下了不解的缘分。

气喘吁吁地爬了两层楼,终于来到了我下榻的三。一室。这是一个四人间,其中一个室友也是香港人,名字叫阿明。安顿过后,小鱼过来找我去外面逛—下。我怕高原反应还没好,不敢乱跑,只好乖乖躺在床上。后来我睡不着,就跟阿明聊了一会。虽然现在不是旅游旺季,但还是有零星旅客住在这里。认识了湖南来的小宇,上海来的Richard,还有小河北,小广州。

第二天,八朗学来了一个在厦门上学的小伙子,染了一头金黄色的头发,后来我们都叫他做“黄毛”。小鱼跟人约好了明天去纳木措,问我参不参加。我还是害怕高原反应,所以不敢随便加入他们。下午我跟大家去了哲蚌寺,回来后晚上还去了郎玛厅看藏式歌舞表演。看到最后我们跟其他藏民都凑在一起唱歌和跳民族舞,感觉非常有趣。

P5-9

序言

我曾经亲眼目睹爱情

朋友,你好!

我不知道你在什么地方,又是因为怎样的缘由遇见了这本小书。很可能你根本不认识这两位作者,也不明白为什么书前面有个人莫名其妙地要给你写信。但是我觉得这样正好,这本书本身就是各种偶然和巧合的结果。只要在任何一个时间,任何一个地点,出现哪怕一丁点问题,那么就不会有现在的相遇。而它的结局是完全开放的,当你打开这本书的时候,你就成为这个故事的一部分。然后,我们一起成为传奇。

事情要从几年前说起,那是一个充满恐慌的年代。当时的空气里充满了白醋的味道,舌头上满是板蓝根的苦涩。似乎没有什么地方是安全的,人们不知道应该走还是留,走又可以走到哪里。我想你应该明白我在说什么,如果你的脸上也曾经戴上过N95。有些人决定走出家门,无论将要发生什么,人这一辈子总会想着去一个什么地方。不为了什么,去到那里就好。比如说我就一直很想去智利,大陆的最南端,去看看"世界尽头的火车站"。

这本书的两个作者当时并不认识,但是他们几乎同时决定去西藏。在抵达西藏之前,他们并不知道后来会发生那么多事情,甚至根本不知道对方的存在。来自香港的工程师铭基不爱说话,甚至让人觉得有些冷漠和傲慢。来自内地的江西姑娘傅真性格开朗,但是她就像一片云在天空里飘来飘去,让人很难捉摸她的心思。西藏有千千万万间房子,在那一天,他们刚好走进了同一间。

就像一切老套的银幕爱情故事一样,他们相遇,相识最后相爱。拜托,不要二战时去卡萨布兰卡,二战以后就去西藏好不好?这不是在哄抬物价,恶意提高爱情准入门槛和成本吗?不过,请注意一件事:这不是演习,不是小说,不是电视剧。而是的确发生在非典时期的爱情,虽然名字是《藏地牛皮书》+《爱情白皮书》的模式,旅游+韩剧,正应了那句歌词:年轻的朋友一见面啊,做什么都可能。

不过,爱情并非因为海拔高就会自动绽放。而这本书也会告诉你,在雪域高原上并没有因为缺氧而使得彼此越看越美丽。和所有邂逅一样,双方心有所动,但始终默默无言,最后又各自返回各自的世界。真正的爱情需要那么一点时间分离,好教人做个判断:在没有你的生活里,我是否还能正常呼吸。等到铭基握住傅真冰凉的小手,超越一切语言文字的那一刻来临,已经是很后来的事情了。而且不是在白云壁立的拉萨,而是在风花雪月的大理。

谁都有可能经历这种煎熬。你在一个美好的地方偶遇一个美好的人,一切如此美好以至于你开始怀疑这不是真实的。每秒钟你的心念如同瀑流倾注,但是你闭紧了嘴,不肯泄露一个字。因为你不确信对方也是这么想,同时你觉得心里保有了一个甜蜜的秘密,只要一张开嘴它就消失不见了。这种事情是无法用笔墨形容的,我们可以讲述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但是哪怕用完了所有的中文技巧,也不能描摹内心风暴的一角。就像是哑子食蜜,蜂蜜的味道渗透了他的全身心,但是他不能告诉你那是怎样一种感觉。

幸运的是,铭基和傅真生活在网络时代,这个时代里提供了一种叫博客的东西,可以让人记录下自己的一切心情。铭基和傅真分别在各自的博客上记录了这一段时间里的心路历程,老天安排他们去西藏,又让他们在网络上写日记。现在双剑合璧,就是一个完整的爱情故事。

我以个人名义向你推荐《藏地白皮书》,原因有三:

首先,这是一个真实的爱情故事,虽然所有的爱情故事都非常土,但是它是爱情啊!其次,其中有整个西藏之行的介绍,可以作为背包西藏游的指南,了解一路上可能要面对的问题。   第三,博客里有男女双方的细腻心理活动全过程,对于尚未恋爱或者处于恋爱中的人,可以作为参考。

结合以上三点,我可以告诉大家,这就是一本现代爱情指南。很多人憋着想写一本《非典时期的爱情》想和《霍乱时期的爱情》相互辉映。但是,从二○○三年到现在,鸡都感冒三遍了,还没看见中国的作家写手弄出个前言来。如今,有了《藏地白皮书》,足以弥补这一空白,证明爱情远比病毒更伟大。

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我拒绝承认这段爱情很传奇,很动人。其实都很一般啦,不就是进了回西藏,恋爱了一把,克服两地分居问题,跑了整个地球两周半结婚了吗?无非是两个人的文笔比较好,大家在无意识地状态下进行作文比赛,所以在现世的爱情之上又造就了一个美好的文字爱情世界。所以,千万不要觉得西藏有成就爱情的魔力。数百个世纪以来,从未有任何一位伟大的修行者曾经如此授记。之所以他们能够找到,我觉得是因为他们还信仰爱情。

故事还有个有趣的后续。由于我自己的博客上力荐了这段佳话,建议谁帮忙出本书,就真的有编辑杀将出来,完成了这件事。现在,《藏地白皮书》即将出版,一个构想就要变成现实。看到这个消息我很高兴,虽然给朋友介绍别人老婆这种事情很糟糕,但是能发现一段故事,提出一个想法,又在别人那里得到了响应,最终成为现实,我想说:这种感觉太棒了,Fucking Amazing!一个香港人,一个江西人,在西藏发生一段故事。被一个云南人在高原上看到,把故事在美国的服务器上介绍给网友。再被湖南籍的编辑看到,在上海的办公室里变成一本书,再被全世界各地的中国人看到。这是我喜欢的故事,里面有爱情,有巧合,有奇迹,还有个跑龙套的我充当笑料。一切完美得和当年烟雾缭绕的录像厅里看到的香港录像一样。

现在,这本书到了你的手里。在你拿到这本书之前,我们彼此都还是陌生人。可现在不同了,你和我一样,成为了一个爱情故事的见证人。虽然大家分散在全球各地,但是有一种超越时间和地域的东西把我们联系起来。一如当初它让铭基遇见傅真,一如它让我在网上偶遇他们的博客。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我曾经亲眼目睹过爱情,它的确存在;我曾经真的见过幸福,以及这幸福的由来。

二00八年三月十六日于昆明

后记

我眼中的傅真同学

毛铭基

好吧,今天我要写一个傅真生活大揭秘。老傅的粉丝们要有心理准备,因为我眼中的她也许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当年在西藏潇洒不羁的她,如今已为人妇。

但是,老傅不(懂也不想)做饭,也不做家务,最后在我的逼利诱下才把洗衣服这个重任承担下来。我们吃完饭都不会主动把碗洗干净,弄得家里的饭桌和厨房的水池常常都堆满了碗。最后,当我也忍无可忍(主要是已经没有碗可以用来做饭)时,我就会大嚷:“再不洗碗今天就没有饭吃了。”然后,老傅才会乖乖地跟我一起把碗洗干净。(老傅可能会高呼冤枉,因为偶尔当我不在家的时候她也会独力在把这个艰巨任务完成)。每当我在勤劳地做饭或者擦地时,总会特别要求她在旁边跳舞助兴,而她也会乐意施展浑身解数来娱乐我。她还常常自嘲是一个“生活白痴”,因为家里的琐事她都一概不管(可是,后来她还是一个人在纽约生活了六个月)。

结婚以后,我们两个人好像都没有变成熟,反而有“返老还童”的趋势。家里的东西都是“活”的。每一样东西,譬如水果、汽车等等,都有可能会“开口”说话。当然,配音全都是由我们两个人包办,有时候还可以—人分饰多角。其中有一只“狗狗”,最受我们宠爱。有时候它非常可爱,但是有时候也非常“贱”。它懂得“飞”,又晓得“踢腿”,会开“狗车”,还会打“狗工”来赚“狗镑”。每一个来我们家里的客人都对他爱不释手。

她是个“书痴”,每当看到好的文章时都要念给我听。虽然我一般不能作出有水平的回应,但是老傅还是会孜孜不倦地给我解读。

她特别爱表演,表情也非常丰富。所以她常常喃喃自语,说没有人找她演戏很浪费她的才华。也许她大脑太发达了,所以显得小脑有点逊色——常常打翻东西,跌跌碰碰的弄得遍体鳞伤。有时候,老傅会像一头动物似的,像犀牛一样喜欢用头去撞人,还会装出咬人状。

真的星座是金牛座(据她自己号称是疯牛座),学的专业是财务管理,从事的工作也是跟金融有关的。可是,她对金钱却不太敏感。如果别人问她有关投资的问题,她会一脸茫然。只要她喜欢的东西,不管是便宜或者昂贵她都会觉得是一件宝贝。那些所谓名牌对她来说也只是一个牌子而已,她甚至会觉得那些印有品牌图案的包俗不可耐。记得有一次我只是随便说说喜欢某牌子的外套,结果不到一个星期她就把那一件外套买下来送给我。那时候她还只是学生,一件外套已经花掉了她半个月的生活费(不晓得她剩下那半个月是怎么样过的)。

我们在结婚以后刚刚搬到伦敦时,过了一段颇艰苦的日子。伦敦的生活水平非常高,我们只能负担一个小小的单元,客厅和卧室都是在同一个房间,吃饭、看电视、上网和睡觉都在那里。房间是加建的,所以在冬天的时候非常冷。加上热水器常常失灵,没有热水和暖气就好比雪上加霜。后来房间还发现了老鼠的踪影,把我们弄得杯弓蛇影,神经衰弱。终于在某个早晨,我们在厨房水池发现了这只可恶的家伙,勇敢的老傅二话不说马上拿起一个碗来把它盖住,然后我迅速用塑胶袋把它和碗一起包起来扔到屋子外面去。虽然房子问题很多,但我们还是觉得很满意不用跟别人合住,因为这样才有“家”的感觉。

严格来说,我们从来没有吵过架。一般有什么意见上的分歧,我们都可以很快达成共识。最接近于吵架的事情就只有争论“到底小笼包跟小笼汤包的形状是不是一样”,或者在找不到路时应不应该问路人。(她觉得路在口边,而我觉得路是需要自己从地图上找出来的。)

我们去葡萄牙旅游时,我把刚买了几个月的相机在火车上弄丢了.她不但没有埋怨过半句,还耐心陪我回去找。以后几天她不断地安慰我,怕我觉得难过。还好我们都是天性比较乐观的人,这个不大不小的过失完全没有影响我们旅游的心情。

她是我见过最特别的女生——个性独立,有思想,不做作,不娇气。

这种感觉,从西藏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改变过。

我还记得在大理时,我对她说:“为什么你会选我?你那么特别,我却是一个如此平凡的人。”她的文学和艺术修养,让在香港这个文化沙漠长大的我感到很震撼。那时候我在生活中受了一点挫折,所以并不是很自信。是她给了我很多信心。她会介绍好看的书给我,支持我多钻研喜欢的摄影,要我多注意自己的形象,不许我太不修边幅。我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妄自菲薄的我,因为在她的支持和鼓励下我已经再次“成长”起来。

虽然我的文字不足以表达我的思想,但是我还是想跟她说,谢谢你老傅,你的存在,让我觉得每天回家就好像去游乐场和马戏班那样轻松快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藏地白皮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傅真//毛铭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65813
开本 32开
页数 1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8-04-01
首版时间 2008-04-01
印刷时间 200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85
129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3: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