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独处》是《自由》作者乔纳森·弗兰岑的随笔集,记录了一位不轻易随俗、不断自我诘问的社会小说家、一个知识分子,历经挣扎与成长,挥别忧郁恐惧,臻至温暖的过程。
社交孤立、抑郁、悲观……在这个喧嚣世界的背后,涌动着无数暗流。逃不出人际的网,躲不掉窥私的眼,避不开邻居的纷扰,骨肉亲情是我们柔软的羁绊。我们在声色娱乐、光怪陆离的城市孤岛漂浮不定。
我们渴望逃离,渴望建造并居住于想象的世界。我们渴望独处。然而,没有对真实世界的归属感,就不可能在想象的世界茁壮成长。
图书 | 如何独处(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如何独处》是《自由》作者乔纳森·弗兰岑的随笔集,记录了一位不轻易随俗、不断自我诘问的社会小说家、一个知识分子,历经挣扎与成长,挥别忧郁恐惧,臻至温暖的过程。 社交孤立、抑郁、悲观……在这个喧嚣世界的背后,涌动着无数暗流。逃不出人际的网,躲不掉窥私的眼,避不开邻居的纷扰,骨肉亲情是我们柔软的羁绊。我们在声色娱乐、光怪陆离的城市孤岛漂浮不定。 我们渴望逃离,渴望建造并居住于想象的世界。我们渴望独处。然而,没有对真实世界的归属感,就不可能在想象的世界茁壮成长。 作者简介 乔纳森·弗兰岑(Jonathan Franzen) 美国著名小说家、随笔作家。以抨击现代传媒、书写普通民众著称,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曾获美国国家图书奖。 1959年生于伊利诺伊州,1981年毕业于斯沃思莫学院德文专业。1996年在《哈泼氏》杂志上发表了长篇随笔《偶尔做梦》,从此受到广泛关注。迄今为止,出版有小说《第二十七座城市》(1988)、《强震》(1992)、《纠正》(2001)、《自由》(2010),随笔集《如何独处》(2002),以及回忆录《不舒适地带:个人史》(2006)。 目录 作者的话 父亲的脑 帝国卧室 何必苦恼? 迷失在邮件中 艾瑞卡舶来品 筛烟灰 流亡的读者 天下第一市 捡破烂 控制单元 艰深先生 床上的书 圣路易斯见 二〇〇一年元月就职日 导语 矛盾的自我、幽默的性、媒体的伪善……收录14篇内容充实、见解独到的文化评论与自我思考。 从流亡的读者到孤独的作者,从捡破烂到筛烟灰,从监狱系统到性爱书籍……每一篇文章都闪耀着智慧和文字的光辉。 一部叩问时代、反思自我的智识之作。 2021精装典藏版,随机赠一款“独处小人儿”精美异形书签。 书评(媒体评论) 与书名“如何独处”相反 ,读这本书不会感到孤独。 ——《纽约时报》 真是一次绝妙的阅读体 验。我有种圣洁的感觉,仿 佛已经跳了一场舞,喝了绿 豆汤,看了牙医,领了工资 ,还吻了一个婴儿的额头。 我想把这本书的每个字掰扯 下来,珍藏在大脑皮层的回 沟里。 ——豆瓣读者 精彩页 这是一段回忆。一九九六年二月一个多云的上午,我收到家母从圣路易斯寄来的邮件,是情人节包裹,含一张粉色浪漫贺卡、两根四盎司的Mr.Goodbar巧克力棒、一颗别在线圈上的心形镂空花纹饰品,以及一份神经病理学家做的家父的脑部尸检报告。 我记得那天上午灿烂而又阴郁的冬日之光,记得我把糖、卡片和饰品留在客厅,拿着尸检报告走进卧室,坐下来读。报告是这样开始的:大脑重1255克,有旁矢状面萎缩、脑沟增宽的现象。我记得我把克换算成磅,然后以我熟悉的超市包膜肉盒上的磅数想象它的重量。我记得我没有再读下去,便把报告放回了信封。 在过世前几年,父亲参加过华盛顿大学主办的一项以记忆与衰老为主题的研究,而参与者可获得的报酬之一就是一次免费的死后脑部解剖。我怀疑那项研究还提供其他监测或治疗作为答谢,才会让喜爱各种赠品的家母坚持要家父去当志愿者。另外,她之所以把尸检报告放进我的情人节包裹,节俭或许是唯一有意识的动机。这样可以省下三十二美分的邮资。 我对那个二月上午最清晰的记忆兼具视觉性和空间性:黄色的Mr.Goodbar,我从客厅到卧房的移动,恰好处在冬至和春分正中间的那日近午时分的光。但我心知肚明,就连这些记忆也不可信。据最新理论——植根于近二十年大量神经学和心理学研究——大脑并非记忆的相册,不能把记忆像不变的照片那般分散储存。记忆,套用心理学家丹尼尔‘沙赫特的说法,是行为的“暂时群集”——一种神经回路必要的类刺激,可将感觉意象和语义数据结合为短暂感知,让我们记住整件事。不过,鲜有意象与数据是某特定回忆的独有财产。一如我在那个情人节上午的体验所披露,我的大脑依赖“红色”“心形”和“Mr.Goodbar”这些已有的子集;窗外的灰色天空如同其他数千个冬日上午一般熟悉;而我已经拥有数千万个神经元来专门构成我母亲的形象——对邮资锱铢必较、对孩子多情依恋、对我父亲余怒未消以及匪夷所思的不谙世故等等。因此,据最新模拟,我对那天上午的记忆是由一组脑部相关区域之间的固定神经链接和对整个群集的预先配置构成的:一旦回路中有任一部分接受刺激,整个群集就会被“点燃”,同时产生化学和电力作用。现在,只要你说“Mr.Goodbar”一词并让我进行自由联想,我如果不说黛安·基顿,就一定会说“脑部尸检”。 就算我现在才第一次这样疏浚我的情人节回忆,它还是会如此运转。但事实上,从那以后,我无数次回想过那个二月的上午。我把这件事告诉兄长,把它当成“离奇母亲事件”跟我喜好这类事的朋友分享。我甚至——说来丢脸——向完全不熟的人透露过。后继的每一次重新整理和重新叙述都巩固了建构那段记忆的意象与知识。而在细胞层次,据神经学家的说法,我每一次都在加深那段记忆,强化各神经元之间的树状连接,进而鼓励大脑启动特定的神经无突触群。我们大脑最强的适应力之一,就是我们能够忘却几乎每一件已经发生的事,这也是让我们的灰质远比任何已发明的机器(例如我的笔记本电脑混乱的硬盘,或是坚持巨细靡遗地回忆《飞越比佛利》某粉丝网站一九九八年十一月二十日最后更新内容的万维网)聪明的特质。关于过往,我留下了笼统、极具类别性的记忆(在西班牙待过一年,多次前往东六街的印度餐厅用餐),而对相关具体情节的记忆则较少。我留存的记忆是我常去回想、因此不断获得强化的。无论从形态学还是电化学来看,它们真的成为我大脑构成的一部分了。 P11-1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如何独处(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乔纳森·弗兰岑 |
译者 | 译者:洪世民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海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29931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49 |
版次 | 2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21 |
出版时间 | 2021-07-01 |
首版时间 | 2021-07-01 |
印刷时间 | 2021-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84 |
CIP核字 | 2020079979 |
中图分类号 | I712.65 |
丛书名 | |
印张 | 1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海南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