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青龙过眼——中德文学交流中的“读”与“误读”
内容
目录

上编德风东渐:盘点、补遗与误释
近现代通俗作家译群与德语文学译介
莱辛研究在中国
黑贝尔剧作《玛丽娅·玛格达莱娜》汉译考辨
儿童小说《爱弥儿捕盗记》(1934)译本赏析
荷尔德林对贺拉斯笔下的恩培多克勒形象的颠覆——译《传奇和诗》有感
绝望的诗人或是反抗命运的英雄?——荷尔德林诗歌的中文翻译与误读
弗洛伊德主义影响下的
翻译、影响与借鉴——施尼茨勒与施蛰存的文学创作比较
茨威格现当代研究论略
哈布斯堡神话的落日余晖——析《昨日世界》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之德国印象
下编东风西传:碰撞、吸收与误解
真作假时假亦真——德国戏剧对中国的开放性接受研究
“读”与“被读”,我们也被打动——读中国小说黑塞书评
吕克特的《诗经》德译本与“世界诗歌”
布莱希特对卫礼贤《道德经》德译本的接受——以叙事诗《〈道德经〉在老子流亡途中诞生的传说》为例
沙米索《尼怨》出处考
“二战前后犹太人流亡上海(1933~1950)”的世界主义记忆
《秘密的中国》与“中国的秘密”
中国故事对外传播路径初探——基于十二生肖故事的德语译写实践
洪涛生与中国古典戏曲的德译与搬演
德语小说《鲍家漂亮姑娘》与《东周列国志》(~3回)之对比研究
德译王维诗歌的主要问题浅析
《大中华文库》(汉德对照)得失刍议
文学外译研究的三元视角——以王安忆作品德译为例
浅谈德国评论莫言获诺奖的欧洲中心主义视角
中国当代小说在德语国家的译介回顾
他山之石——德语文学中的中国

内容简介

文学作品体现着国家文化的软实力,承载着国家形象、价值观念、民族文化等元素,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交流过程中,“引进来”和“走出去”是双向的交流渠道,勘察交流中“西风东渐”和“东风西去”的过程对于外国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都有积极的学术意义。德国作为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的故乡,自晚清民国时期便在中国传播,而中国文学,随着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在德国的“知音”越来越多。探讨中德文学交流问题能让学界对如何“引进”德语文学,如何让中国文学“走出去”有更深刻的了解。

本书标题源自美国人阿林顿(Lewis Charles Arlington,1859-1942)著作《青龙过眼》(Through the Dragon’s Eyes),阿林顿在书中回忆了50年在华经历。1931年版配图解读了“青龙过眼”的含义。青龙(中国)反抓望远镜,镜头下的西洋人显得渺小。青龙与洋人之间显然存在误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青龙过眼——中德文学交流中的“读”与“误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卢铭君
译者
编者 卢铭君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171595
开本 16开
页数 3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8
出版时间 2021-01-07
首版时间 2020-12-01
印刷时间 202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78
CIP核字 2020159862
中图分类号 I206-53
丛书名
印张 20.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