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文本考证部分详细考证了《大乘起信论》的核心观点“三大”的思想渊源,尝试复原了唐本《妙觉塔记》的原貌,重新考察了目前学术界存在争议的《大乘玄论》的作者问题;义理分析部分分别对地论学派内部的壁垒之见及对师承正统的竞争意识,法宝的一乘和判教思想,法藏在判教系统内对诸教种性问题的思考,慧均五种佛性思想的源流,北周武帝与净影慧远之间的辩法缘由等议题展开讨论;书评部分,结合学术界对金石材料的研究,综合评价了伊吹敦《墓志铭所见之初期禅宗》的价值和意义。
| 图书 | 东亚佛学评论(第六辑) |
| 内容 | 内容简介 本书文本考证部分详细考证了《大乘起信论》的核心观点“三大”的思想渊源,尝试复原了唐本《妙觉塔记》的原貌,重新考察了目前学术界存在争议的《大乘玄论》的作者问题;义理分析部分分别对地论学派内部的壁垒之见及对师承正统的竞争意识,法宝的一乘和判教思想,法藏在判教系统内对诸教种性问题的思考,慧均五种佛性思想的源流,北周武帝与净影慧远之间的辩法缘由等议题展开讨论;书评部分,结合学术界对金石材料的研究,综合评价了伊吹敦《墓志铭所见之初期禅宗》的价值和意义。 目录 文本考证 作者简介 本刊主编刘成有,哲学博士。现为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央民族大学研究所所长、中央民族大学东亚佛教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中国佛教、中国哲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那内学院和印顺的人间佛教思想研究,近期比较关注东亚《大乘起信论》历代注疏。主持或参与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4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项,出版著作(含合著、翻译)12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东亚佛学评论(第六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刘成有 |
| 译者 | |
| 编者 | 刘成有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82980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4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28 |
| 出版时间 | 2021-06-02 |
| 首版时间 | 2021-04-01 |
| 印刷时间 | 2021-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12 |
| CIP核字 | 2021073257 |
| 中图分类号 | B948-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6.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0 |
| 宽 | 169 |
| 高 | 14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