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日常生活的历史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三探)/中华学人丛书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近年中国社会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旨在探讨如何从生活的视野认识社会。第一部分,主要进行学术评述,总结了2007-2016年中国社会史研究理论与实践上取得的进展,对于如何开展日常生活史研究,从多角度加以探索。第二部分,论述明清时期的日常生活,其中关于明代的研究主要使用族规家训,讨论宗族制度对于族人生活的影响,折射出社会发生的变化;关于清代的研究则利用笔记与刑科题本呈现城市生活、乡村生活。
作者简介
常建华,河北张家口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研究方向为中国社会史、明清史。近期著有《日常生活的历史学》《中国古代女性婚姻家庭》《中国古代岁时节日》《清朝大历史》《新时期中国社会史学》等书,主编《中国乡村社会史名篇精读》《中国城市社会史名篇精读》《清嘉庆朝刑科题本社会史料分省辑刊》《中国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等书,合编《日常生活视野下的中国宗族》《中国历史上的日常生活与地方社会》等书;发表论文、综述、书评、随笔等35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新世纪的中国社会史研究
第一节 开放与多元:中国社会史理论探讨与学科建设
第二节 综合·家族·群体:社会史的断代与社会结构研究
第三节 城乡·信仰·习尚:社会空间与社会生活研究
第四节 生态·医疗·区域:社会史的跨学科与整体研究
结语
第二章 日常生活史研究的视野
第一节 中国社会生活史上生活的意义
第二节 日常生活史与社会文化史——“新文化史”观照下的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
第三节 历史人类学应从日常生活史出发
第四节 国外与中国台湾地区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启示
第五节 徽州文书的日常生活史价值
第三章 明代宗族与日常生活变迁
第一节 元明时期义门郑氏及其规范的社会影响
第二节 儒家文明与社会现实:明代霍韬《家训》的历史定位
第三节 从“日常生活”看晚明风俗变迁——以山西洪洞县为例
第四节 明代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第四章 清代城市生活与笔记的价值
第一节 盛清扬州的城市生活——以《扬州画舫录》为中心
第二节 盛清吴中社会生活的图景——清人笔记龚炜《巢林笔谈》的社会史资料价值
第三节 盛清吴中士人生活的写照——清人笔记龚炜《巢林笔谈》的生活史资料价值
第五章 清代乡村生活与刑科题本的价值
第一节 河南
第二节 山西
第三节 江西
第四节 江苏
第五节 清朝刑科题本与新史学
后记
导语
本书对于民俗史的探索涉及岁时节日、禳除习俗、宇宙观、时空观、消费观、性别观、人口行为、宗族普及与风俗变迁的关系等,反映了作者对于心态史、日常生活史的探索;作者对1999年后中国族谱学、宗族研究的综述,翔实可观,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书可供社会史、文化史、文献学、明清史的学人参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日常生活的历史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三探)/中华学人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常建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3265459
开本 16开
页数 57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47
出版时间 2021-06-01
首版时间 2021-06-01
印刷时间 202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792
CIP核字 2020232880
中图分类号 D693.93
丛书名
印张 3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1
2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