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晚清民国云南绅耆的社会地位与角色研究(精)/历史与文化书系/光明社科文库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以云南绅耆为个案,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新的学术见解。首先是阐明了清末新政时期云南绅耆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与影响,接着进一步论证经过辛亥革命进入民国之后,云南绅耆不仅没有出现边缘化的发展趋向,而且社会地位更居显要,仍有很大的活动能量,既在新政府中担任要职,也在政党、议会整治中比较活跃,与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更不无关联。因此,从清末到民国初期,云南绅耆所经历的是兴起上升,走向权力中心的发展过程,并非边缘化和走向消亡,直到1930年年代以后随着年龄老化云南绅耆才逐淡出政治与社会舞台,但其中一部分人仍然热衷于地方公益慈善事业。 作者简介 赵蕊 1977年生于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大学历史学硕士、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晚清至民国时期的社会与文化,近代铁路史。在《学术探索》《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若干篇。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 第三节 研究方向与方法 第一章 清末经历 第一节 清末绅耆之间的交游 第二节 绅耆与清末新政 第三节 绅耆与争回矿权运动 第四节 绅耆与争回铁路利权运动 第二章 因应变局分化组合 第一节 新政府中的“旧人” 第二节 赵藩与滇西风波 第三节 出与隐——鼎革之际的选择兼及绅耆对辛亥革命的认知 第三章 老成独秀 第一节 绅耆与民初的政党、议会政治 第二节 多重的社会角色 第三节 对绅耆声誉和地位的一次冲击——铁路公司查账事件 第四节 绅耆与护国运动 第五节 绅耆与护法运动 第四章 逐渐淡出 第一节 选择各异 第二节 绅耆与1927年云南政局 第三节 1930年代绅耆的凋零 结语 附表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晚清民国云南绅耆的社会地位与角色研究(精)/历史与文化书系/光明社科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赵蕊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946091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0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61 |
出版时间 | 2021-06-01 |
首版时间 | 2021-06-01 |
印刷时间 | 2021-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32 |
CIP核字 | 2021086140 |
中图分类号 | D693.71 |
丛书名 | 历史与文化书系 |
印张 | 1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