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百年"淑新"文化引领下的学校课程审视与未来构想
内容
内容简介

《百年“淑新”文化引领下的学校课程审视与未来构想》以丰富详实的资料,记载了上海市金山区第一实验小学在百年“淑新”文化引领下教学育人目标不断厘清与发展的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淑新”课程的不断改进、革新、重构、融合、发展,其中也包括“淑新”课程顺应时代变革进行的未来构想与设计。借助百年课程的发展,可以让读者看到“淑新”课程初来之路,看到先辈们在教育改革、创新实践中留下的串串足迹,为青年教师了解课程史、开拓创新提供借鉴,也为其他学校寻找学校文化之根提供借鉴。

作者简介

何园英, 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市金山区第一实验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学员,首届长三角名校长高级研修班成员,金山区第二三轮领军校长;曾获上海市园丁奖、上海市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主持过多个区级重点课题,主编《追求教育本真,传承与发展美育思想》,研究成果曾发表于《上海教育科研》《上海教育》《现代教学》等。

目录

第一章“淑新”文化的萌芽与滥觞

一、20世纪初世界教育思潮中的西学

二、20世纪初中国教育的“西学东渐”

三、“淑新”学校文化萌发的时代“孕育”

第二章“淑新”课程的初创与嬗变阶段(1905—1949)

一、“淑新”课程的发轫与“革创”(1905—1917)

二、“淑新”课程的改进与革新(1918—1936)

三、“淑新”课程的“混沌”与“厘革”(1937—1949)

第三章“淑新”课程的重构与适应阶段(1949—1958)

一、苏联教育体制影响下的课程借鉴

二、新中国教育背景下的“淑新”继承

第四章“淑新”课程的融合与生长阶段(1958—1988)

一、苏派与海派的教育归并

二、“淑新”课程的探索与跃进(1958—1966)

三、“淑新”课程变迁与回潮(1966—1976)

四、“淑新”课程的恢复与发展(1978—1988)

第五章“淑新”文化的改革与时代解读(1988—)

一、“淑新”课程改革的基地示范与引领(1988—2000)

二、“淑新”课程改革的世纪跨越与回眸

三、“淑新”与美育的百年对话

四、“淑新”文化的学校融合与生长(2000—2020)

五、“淑新”文化的未来构想与设计(2020—)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站立的高度决定了人的视野,而“看”的方向决定了所看到的事物。从百年“淑新”文化审视学校课程走过的历史,从而构想未来发展,以这样的话题著书立说,是一次极富挑战、需要智慧的尝试。上海市金山区第一实验小学何园英校长和她的团队撰写的《百年“淑新”文化引领下的学校课程审视与未来构想》一书为学校课程建设、学校发展提供了新视角,开拓了新方法。

课程发展需要精神引领。书中不仅呈现了百年“淑新”课程的发展史,更呈现了“淑新”文化引领下的学校奋斗史。上海市金山区第一实验小学前身为淑新女塾。1905年4月23日,在教育救国、解放妇女思潮影响下,陈贻芬、吴钦业等先辈借西林寺藏书阁为校舍,合力创办“淑新女塾”。1913年,在建校周年纪念会上定“勤朴”为校训。随着教育的发展,“淑新”中的“淑性知礼,化为良善”,“勤朴”中的“勤能、俭朴”逐渐化为了教育对美对善的追求,转化成了一代代教育前辈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革新”“勤朴”探索实践。在百年学校文化中,我们看到了“淑新”“勤朴”展现出来的立体内涵,看到了“关注生命,以美育人,自觉实践,不断创新”的课程特征,看到了一代代教育人对教育价值的孜孜追求,看到了“课程发展”与“学校奋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课程发展需要创新变革。百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学校课程在“淑新”文化引领下,不断创新与变革。课程设置从关注“女学”开始,逐渐走向关注儿童;从关注国语、公民教育、卫生习惯开始,走向国语、算术、社会、自然、工艺、美术、音乐、体育等;从关注德智体“三育并进”直至关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从“必修课”“活动课”两个板块课程的管理和实施,到“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三大类课程板块的研究。课程实践从西学东渐走向本土化探索,相继尝试了“五段教学法”“自学辅导法”“设计教学法”“一课一得”等教学方法。课程评价中,一代代教育前辈探索测验、演说竞赛、师生共同参与等评价方式,改革教学评价和成绩核定的办法,关注非智力因素,等等;探索素质教育实践模式,研究“金山好学生”标准,从单一评价不断走向多元评价。细细品味,这些探索中都隐藏着许多朴实的教育哲理,隐含着教育者对教育的思考,对生命的敬畏。

课程发展需要特色探索。伴随“淑新”课程发展,学校开始走向对美育实践的不懈探索。美育作为“淑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与“淑新”课程相伴而行。美育发端期,从知识、技能、陶冶这三方面启发儿童发现美、陶冶美和创造美的课程设置。改革开放以后,通过开辟“第二课堂”,成立许多艺术类兴趣小组,提升审美情绪和艺术素养实践。结合一期课改课程理念,学校在各学科中梳理美育教学目标,展开目标美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研究。二期课改中,有课程美育的文化渲染,有美育课程的开发实践,更有课程美育与美育课程有机融合。从艺术美育到目标美育再到过程美育,最终到课程美育的持续跨越,让学校教育研究从课堂教学深入课程建设,从关注教育的社会作用走向教育的生命意义,让求索始终驰骋在生命最优化的美育研究之路上。

学校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与精神支柱,是学校绵延不绝的力量源泉。作为一所有高度文化自觉的学校,上海市金山区第一实验小学一直走在探索实践的路上。面对新时期“办一所传承传统、融合现代的绿色智能学校,一所让童心、童真、童趣得到充分释放的美育特色学校”的办学理想,面对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推进,面对“十四五”发展规划开启的新征程,学校正着力在回答现实问题中构建未来发展的蓝图,比如今天的学生需要怎样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才能胜任新生活的环境?今天的“淑新”课程该如何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因此,学校梳理百年课程发展史,找寻“淑新”课程发展的根脉,从课程的过去与现在中寻找学校发展的历程和精神动力,以此再思考、再架构、再出发,就有了鲜明的现实意义。

本书以丰富、翔实的资料,追溯了上海市金山区第一实验小学在百年“淑新”文化引领下学校育人目标的不断厘清与发展过程,“淑新”课程不断改进、革新、重构、融合、发展的过程,以及“淑新”课程顺应时代变革进行的未来构想与设计。借助百年课程的发展,读者可以看到“淑新”课程初来之路,可以看到先辈们在教育改革、创新实践中留下的探索足迹。而这些,既可以为教育工作者或研究者了解百年“淑新”课程发展史提供借鉴,也可以为青年教师提升专业动力提供借鉴,更可以为其他学校,特别是区内外众多百年老校希望通过寻找学校文化之根谋划未来发展提供借鉴。这是一件很好的事,相信本书能给读者带来很多启发与思考。

本书撰稿之际,正值金山教育以融合育人理念推动区域教育变革之时,上海市金山区第一实验小学聚焦文化引领、课程建设,永不满足、永远追求的“百年探索”,为全体金山教育人面对新时代,审视教育变革、思考课程创新、谋划学校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往昔无悔,来日可期;自觉行动,芬芳留存。百年的足音回荡、沧桑变迁,是智慧的浇灌,更是拼搏的必然!在此衷心祝愿上海市金山区第一实验小学在“以美育人”的征途上越走越好。

上海市金山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 顾宏伟

2021年3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百年"淑新"文化引领下的学校课程审视与未来构想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园英
译者
编者 何园英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2035124
开本 16开
页数 2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21-03-01
首版时间 2021-03-01
印刷时间 2021-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36
CIP核字 2021041240
中图分类号 G622.3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0: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