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法学本科教育研究(主要基于教师教材的考察)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选择了法学教育中的三个关键要素即教师、教材和读书做深入探讨,分析了从事法学教育的教师在教材与读书中可以努力的限度和法学院学生读书对教材(编撰)及法学教育的基础意义。本书有两个特点:其一,作者以从事的刑事诉讼法学教学经验为基础展开讨论;其二,以金庸武侠小说人物探讨法学教育中的教师和读书问题。 作者简介 蒋志如,四川成都人,兰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相继求学于兰州大学、四川大学,2011年6月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曾任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兼任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副庭长、研究室副主任。 出版《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之张力问题研究》(独著,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刑事特别程序研究》(独著,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等著作4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CSSCI文章20篇(含CSSCI扩展版和辑刊);主持国家社科项目一项;曾获得西南科技大学“十佳”岗位青年、四川省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西南科技大学2012-2014年度优秀教师等奖项,并于2018年5月入选四川省第十二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司法制度、法学教育。 目录 第一编 法学院的法学教师 第一章 法学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第二章 法学教育对法学教师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 法学教育中教师应当教授的基本内容 第四章 科技、新教学方法等的兴起对法学教学(教育)的影响——以慕课、翻转课堂为中心的分析 别谈:法学教师可以努力的限度——以黄药师对傻姑的武功教育为中心的考察 第二编 法学教材研究:以刑事诉讼法学为例 第五章 中国刑事诉讼法教材中的苏联因素(1949~1979年) 第六章 中国刑事诉讼法教材中苏联因素的持续(1979~1989年) 第七章 中国刑事诉讼法教材的再次转型(1990~1996年) 第三编 法学院里的读书(会) 第八章 美国大学、法学院与中国大学法学院——读冯建妹之《耶鲁精神——感受耶鲁大学及其法学院》 第九章 叙说法学院的“风景”——解读苏力的《走不出的风景》 第十章 调研报告: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法律学徒社读书会情况 别谈:法学学生、法律人学习的阶段或层次——以金庸武侠人物为例 后记 导语 本书约30万字,从内部视角观察和审视中国法学教育,而且主要从教学主体——法学教师展开研究和讨论,分为三部分。 第一编主要讨论教师从事法学教育可能遇到的限制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或限度。 第二编则讨论中国法学教科书问题。在中国法学教育中教科书有特殊的重要性,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法学教科书的统一编撰。 第三编讨论法学院的读书(会),也是从法学教师视角展开的观察和讨论。在笔者看来,读书是法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学生应当读书,教师也应当读书,还应当有系列的读书活动以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此乃法学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方式之一。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法学本科教育研究(主要基于教师教材的考察)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蒋志如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8716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1 |
出版时间 | 2021-07-01 |
首版时间 | 2021-07-01 |
印刷时间 | 2021-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本科及以上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78 |
CIP核字 | 2021146555 |
中图分类号 | D92-4 |
丛书名 | |
印张 | 1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67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