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们内心的冲突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讨论了现代人可能遇到的内心冲突和困惑及其产生的根源和由于未解决冲突而产生的种种后果。社会心理学家卡伦·霍妮始终坚信人的天性都是无害的,即使出现了心理问题,只要愿意改变,永远都不晚。她从探究矛盾背后的心理机制入手,抽丝剥茧地剖析导致所有矛盾现象的最基础的人格冲突。启发读者以第三视角的姿态观察、了解、分析自己,进而尝试着改变自己。
导语
一、一部具有广泛影响力、通俗易懂的心理自助读物。社会心理学 先驱、新弗洛伊德主义者、精神分析学家卡伦·霍妮重要著作。她 是与弗洛伊德、阿德勒、弗洛姆齐名的精神分析领军人物。备受苏 岑、张德芬、武志红、曹舟力等国内心理学者推崇。
 二、精准解读现代心理病症、剖析内心冲突根源。提出人们内心的 冲突与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紧密相连。一旦这些关系有了改善,这 些倾向就可以改变。同时反对“童年经历决定一生”的观点,对于 当代精神分析中过度强调童年经历的做法持批判态度。她认为精神 分析更应重视当前问题的解决,关注个体当前的情况。
 三、内容浅白易懂,无删节译本,论据扎实、语言流畅,结构严谨、 符合大众阅读习惯。
书评(媒体评论)
每次读这本书,都是一次心理突围。 ——资深心理咨
询师 武志红
我们的内心容纳着各种矛盾冲突,既是痛苦,也是才
能,只有当你愿意承受打击的时候,才能成为自己真正的
主人。——情感心理作家 苏岑
霍妮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者之一,她的理论为推
进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美]社
会心理学家 马斯洛
精彩页
冲突在神经症中的重要性往往是超乎想象的。然而,要洞察冲突却非易事,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冲突在本质上是无意识的,但更多的是因为神经症患者会施展浑身解数去否认冲突的存在。那么,是什么征兆使我们有理由怀疑潜在冲突的存在?在前一章所举的例子中,有两个因素表明冲突的存在,两个例子都相当明显—第一个例子中是疲乏,第二个例子是偷窃。其实每种神经症症状都指向一种潜在冲突,也就是说,每种症状多多少少都是某个冲突的直接后果。我们会逐渐看到,未消除的冲突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影响,它们如何产生焦虑、抑郁、优柔寡断、怠惰、孤僻等情绪。弄清楚这里的因果关系,有助于将我们的注意力从显性紊乱转向源头—尽管这并不会揭露这个源头的确切性质。
表明冲突在起作用的其他征兆则是自相矛盾的行为。第一个例子中,我们看到这个男人相信决策过程有问题,也相信自己遭受了不公平待遇,却没有表示任何抗议。第二个例子中,一个珍视友谊的人转而要窃取朋友的钱。有时,他们自己也不会意识到这种矛盾,但更多时候,即便在毫无经验的观察者看来都一目了然,他们仍然熟视无睹。
就像体温升高是生理紊乱的明确指标一样,自相矛盾也是存在冲突的指标。举几个常见例子:一个极度渴望结婚的姑娘,却畏惧任何男人的靠近;一位母亲过于关心她的孩子们,却常常忘记他们的生日;一个对别人一贯慷慨大方的人,却对自己节衣缩食;一个向往离群索居的人却从不独处;一个对大多数人宽宏大量的人,却对自己锱铢必较。
与症状不同,自相矛盾常常能使我们对潜在冲突的性质做出初步的判断。例如,急性抑郁本来只说明一个人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但如果一个过于奉献的母亲忘记孩子的生日,我们可能会倾向于认为,这个母亲更热衷于塑造一个好母亲形象,而不是真爱孩子。我们甚至认为有这样的可能性,她的理想可能与她无意识的施虐冲动—让孩子受挫等,正在发生冲突。
有时,冲突也会浮出水面,也即是,有意识地体验到冲突本身。这似乎与我“神经症冲突是无意识的”这一主张相矛盾,但其实出现的只是将真实冲突扭曲变形或篡改过后的东西。因此,如果一个人面临着必须做一个重大决定的时刻,尽管他有避重就轻、闪烁其词的技术,但也派不上用场,那他就可能被一种有意识的冲突所拉扯。现在他完全无法决定是和这个女人还是那个女人结婚,或是否要结婚,是做这份工作还是那份,是继续保持还是解除一项合作关系。于是,他会经受巨大的折磨,从一个极端穿梭到另一个极端,完全无法做出任何决定。他可能忧心忡忡,求助于精神分析师,期望分析师把相关的具体问题弄清楚。然而他必然失望不已,因为当前的冲突只能说明他内心的冲突最终爆发。如果不认识到问题背后所潜藏的冲突,不踏上这条宛然曲折的漫漫长路,就不可能解决这个令他烦恼痛苦的问题。
在其他例子中,内心冲突可能被外化,在这个人的意识中表现为自身与环境格格不入。或者,他发现毫无根据的恐惧与抑制干扰了他的渴望时,可能会意识到自己内心这股逆流来自更深的源头。
我们对这个人了解越多,就越能辨别出引起症状、自相矛盾的行为与表面冲突的冲突要素—而且,我们必须补充,他的情况也借由大量各式各样的矛盾而更令人费解。所以我们不禁会问:是否有一个基本冲突潜藏于所有这些具体冲突的背后,并从根本上造成了这些冲突?我们是否可以根据诸如婚姻中的问题来描述冲突的结构?如在这段婚姻中,那些毫无干系的争论无止无尽,关于朋友、孩子、财务、进餐时间、用人等,这些是否说明这段关系本身根本不和谐?
人格中存在基本冲突,这个观念由来已久,并在各种宗教与哲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光明与黑暗的力量,上帝与魔鬼的力量,善与恶的力量,都是这种观念的某种表达方式。在现代心理学中,弗洛伊德在这方面和在其他方面一样,做了开拓性的研究。他的第一个假设是,基本冲突是本能驱力与禁忌环境之间的冲突,我们的本能驱力盲目地渴望满足,而我们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戒律森严。这种环境在早年被内在化,从那时起便表现为冷峻的超我。
这里不太适合认真讨论这个观念,那需要重述所有反对力比多理论的争议。我们还是试着理解这个概念本身的意思吧,尽管我们摒弃了弗洛伊德的前提假设。那么,剩下的争议就在于:原始的自我中心动力与令人敬畏的良心的对立,是我们各式各样冲突的基本来源。正如后面会看到的,我也认为这种对立(或在我的思考方式中类似于对立的东西)在神经症结构中占据显要地位。我所质疑的是它的基本性质。我认为,尽管它是一种重要冲突,但它却是次要的,是神经症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这种驳斥观点的依据稍后会愈加明显。这里只提出这个理由:我并不认为,渴望和恐惧中的任何冲突都能让神经症患者的内心分裂到这种程度,也不认为它们引发的后果的危害竟足以毁掉一个人的生活。像弗洛伊德假设的那种心理处境便意味着,神经症患者仍然有能力全心全意地追求某些事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们内心的冲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卡伦·霍妮
译者 译者:杨柳桦樱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69521894
开本 16开
页数 1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5
出版时间 2021-10-01
首版时间 2021-10-01
印刷时间 202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338
CIP核字 2021075294
中图分类号 B84-065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