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武士的悲哀:崇文抑武与北宋兴亡 |
内容 | 作者简介 陈峰,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等职。长期从事宋史研究,出版著作《北宋武将群体与相关问题研究》《武士的悲哀:崇文抑武与北宋兴亡》《宋代军政研究》《宋代治国理念及其实践研究》《生逢宋代:北宋士林将坛说》《漕运与古代社会》等多种,发表论文 80 余篇。 内容简介 北宋在中国历目前有两个突出特征,一是经济文化少见繁荣,号称盛世;二是军事积弱,立国一百六十多年即被金所灭。出现这样的历史现象,与北宋实行的“崇文抑武”国策有着密切的关联。宋太祖鉴于唐末及五代武人专权之弊,开始重用文人,抑制武将。这一政策经太宗、真宗完善,到仁宗朝“崇文抑武”政策已达特别,文人代替武将开始掌兵。英宗、神宗、哲宗三朝虽欲扭转这一政策的弊端,但积重难返,终致徽宗、钦宗被金人所掳,北宋灭国。北宋实行“崇文抑武”国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不仅体现于宋朝在对外关系中始终处于弱势,更体现在内部政治运作中文武关系严重失调,导致杨业、陈尧咨、王德用、张亢、柳开、种世衡、狄青、王韶等人的悲剧命运,而这些有血有肉的案例又折射出北宋立国基础的脆弱,很终导致繁荣的北宋悲哀落幕。 商品特色 内容推荐 本书以贯穿北宋始终的“崇文抑武”现象为主线, 梳理了“崇文抑武”国策形成到极端化的过程, 以及这一政策对北宋“积弱”的影响。内容包括: 开国岁月 ; 太宗嬗变 ; 真庙风云 ; 仁庙岁月等。 编辑推荐 ☆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从大宋之变探析文武之道与王朝的存亡续绝 ☆作者爬梳大量宋代原始资料,还原了北宋文治盛世的另一面 ☆通过杨业、狄青、范仲淹、种世衡、王韶等大量文臣武将的政治命运解读北宋政治的得与失 ☆全面梳理北宋“崇文抑武”的治国之道,透析大宋治国实践的经验与教训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武士的悲哀:崇文抑武与北宋兴亡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重庆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915427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65页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32 |
出版时间 | 2021-02-01 |
首版时间 | 2021-03-01 |
印刷时间 | 2021-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92 |
CIP核字 | 2020226859 |
中图分类号 | K244.07 |
丛书名 | |
印张 | 11.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重庆 |
长 | 215 |
宽 | 145 |
高 | 21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