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为什么还必须由共产党领导--答关于共产党执政的十大疑问(第2版)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是对“中国为什么还必须由共产党领导”这一论题的深刻阐释。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但不乏有人质疑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本书对这些怀疑进行了概括,汇总为十个疑问,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生动的事例,通过分析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与当代建设,以及在新时代的执政理念与施政方略,给予有力的回答。本书对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进一步增强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信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黄力之,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同济大学兼职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3),上海市领军人才(2012)。
出版专著
《信仰与超越:卢卡契文艺美学思想论稿》(湖南文艺出版社1993)
《中国话语:当代审美文化史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先进文化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
《历史实践与当代问题: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从俄罗斯到中国:后马克思时期的社会主义文化问题》(人民出版社2011)
《颠覆与拯救:现代性审美文化批判》(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主要学术论文:
《文化帝国主义批判》(日本岩佐茂等主编:《全球化哲学》,日本东京创风社2006)
《60年代:中国与美国文化革命比较研究》(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2000年冬季号)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与马克思的文化思想及其延伸》(《中国社会科学》2012第4期)
《理性的异化与现代文明的极限》(《哲学研究》2001年第12期)
《文化帝国主义与价值冲突》(《哲学研究》2004年第9期)
《论毛泽东的平民文化话语权思想》(《哲学研究》2009年第2期)
《巴黎手稿与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中国学术年鉴(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目录
疑问一 中国共产党原是一个革命党,现在中国的主要任务已由革命转变为建设,中国共产党如果不改变作为革命党的宗旨、品格、性质,能够转型为合格的执政党,从而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吗?
一、中国共产党确实需要角色转换
二、中国共产党的角色转变绝不意味着丢弃革命的本色
三、吸取苏共丧失革命精神导致亡党亡国的教训
四、中共领导人全力保持自己的革命本色
疑问二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打下了江山”,他们“坐天下”是具有台法性的,而现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根市没有这样的经历,那么他们在新的历史时期领导中国的合法性究竟在哪里?
一、不能用西方民主政治的标准来衡量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
二、不能认为老一代共产党人只是因为“打下了江山”才具有执政的合法性
三、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主要源自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四、认识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重要性
疑问三 中国共产党在与国民党的较量中取得了胜利,可是它今天所做的一些事情却正是当年国民党所主张的,这岂不是表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没有根市的区别,它的胜利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国民党如不被打败也会把中国引向现代化的道路,中国共产党本来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吗?
一、国民党败在军事上,更败在政治上
二、时任国民党政要、关国政要对国民党失败的客观感受
三、国民党政治上的失败在于背弃了“三民主义”
四、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与最低纲领相一致的“三民主义”
五、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必然要超越“三民主义”
疑问四 中国共产党自己承认犯有历史错误,而且改革开放以来党内又出现大量腐败分子,中国共产党究竟还有没有能力进行自我纠错、自我净化,继续维持自己的执政地位?
一、直面错误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也会犯错误的原因
三、中国共产党的纠错能力不断为历史所证明
疑问五 在20世纪以来的世界史上,绝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都不是由共产党领导的,或者如苏联和东欧那样共产党终而丧失了执政地位,这似乎说明以多党制为特征的民主宪政潮流是不可阳挡的,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必要和可能继续维持这种由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制度吗?
一、中国共产党顺应民主潮流
二、西方人自己也不看好西式民主制度
三、不能以民主的名义动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疑问六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列宁主义的原则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而在当今世界,随着苏东剧变,列宁主义已被普遍抛弃,马克思主义也已处于低潮,中国共产党存在的思想基础实际上已被“掏空”,它还能维持下去吗?
一、中国共产党这些年的成功主要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成功
二、论中国改革开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三、正确看待中国共产党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四、必须正视中国共产党与列宁主义之间的内在联系
五、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基础不可能被“掏空”的根本依据
疑问七 中国共产党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传统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中国共产党是在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成立并发展起来的,但现在又强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不断地发出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呼唤,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会改弦易辙,淡化甚至放弃马克思主义这一指导思想?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是现代中国及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精神圣地
二、中国共产党没有切割自己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
三、正确看待当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呼唤
四、中国共产党不会用传统文化来取代马克思主义
疑问八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走“经右政左”的路线,即在经济上推行市场经济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在政治上维持以坚持共产党领导为核心的“威权主义”,但经济上的变革必然促使上层建筑产生相应的变化,中国共产党还能在上层建筑领域继续坚持这种“一党统治”的格局,维持这种“二元结构”的模式吗?
一、并非“经右政左”
二、经济上的变革并不必然促使上层建筑产生变化
三、正本清源:重新审视唯物史观的分析框架
四、对共产党的领导的分析无法套用西方的政党理论
疑问九 改革开放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分化,中国共产党以不断扩大自己的执政基础应对之,现在连资市家都与工人、农民一起成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如果这一趋势发展下去,中国共产党难道不是顺理成章地改变自己的性质,成为一个全民党了吗?
一、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背景的复杂性与改革开放以来的阶层分化
三、中国共产党与群众的关系
四、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定位
疑问十 中国道路与中国共产党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但似乎中国共产党的威望并没有随着中国道路的成就成正比例地提高,这是不是说明了如果不是中国共产党来领导,而是由其他什么政治力量来领导,中国的民族复兴会更快更顺利呢?
一、中国道路与中国共产党的内在关联:中国近代史的考察
二、中国共产党的威
导语
本书是一本理论专著,是在2018年首版基础上的再版。本次修订,作者将党在新时代的执政理念与施政方略进行补充,使本书具有新的时效性,系统地回答共产党为什么“能”,向中国共产党诞辰一百周年献礼。
本书站在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立场上,试图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不可替代性作出一个富有说服力的辩护。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为什么还必须由共产党领导--答关于共产党执政的十大疑问(第2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学明//黄力之//马拥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1175744
开本 16开
页数 377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21-08-01
首版时间 2021-08-01
印刷时间 202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图书小类
重量 578
CIP核字 2021171493
中图分类号 D25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34
164
19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3:3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