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的母亲/学生万有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胡适(1891一1962),安徽绩溪人。原名嗣糜,学名洪驿,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

《我的母亲》为青少年成长读物类图书,是一本个人作品集。《我的母亲》从作者的经典作品中精选出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文章,并集结成册,读者通过阅读此书能真切的感受到名家的魅力,感悟丰富的人生哲理,体味名家眼中多彩的世界和生活。

内容推荐

《我的母亲》以《我的母亲》为题,选了胡适的自传性文章四篇:《先母行述》《四十自述》《我的信仰》《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展现了一代文学宗师的成长经历。文中的故事由于胡适的妙笔写得非常生动有趣而又富有教育意义,其语言和人称的转换、徘徊于文学与历史之间的文体选择等自传形式方面的变化颇为瞩目,这其中正包含着胡适对于现代传记的探索与追求。

我们期望《我的母亲》,能利于青少年读者从家庭教育、为人品格、为学风范等方面,了解这位20世纪中国文化巨人的人生道路,领略其大师风采和卓然思想。

目录

先母行述(1873—1918)

四十自述

自 序

序幕:我的母亲的订婚

一、九年的家乡教育

二、从拜神到无神

三、在上海(一)

四、在上海(二)

五、我怎样到外国去

我的信仰

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

试读章节

先母冯氏,绩溪中屯人,生于清同洽癸酉四月+六日,为先外祖振爽公长女。家世业农,振爽公勤俭正直,称于一乡;外祖母亦慈祥好善;所生子女禀其家教,皆温厚有礼,通大义。先母性尤醰粹,最得父母钟爱。先君铁花公元配冯氏遭乱殉节死,继配曹氏亦不寿,闻先母贤。特纳聘焉。

先母以清光绪己丑来归,时年十七。明年,随先君之江苏宦所。辛卯,生适于上海。其后先君转官台湾,先母留台二年。甲午,山东事起,先君遣眷属先归,独与次兄觉居守。割台后。先君内渡,卒于厦门,时乙未七月也。

先母遭此大变时,仅二十三岁。适刚五岁。先君前娶曹氏所遗诸子女,皆已长大。先大兄洪骏已娶妇生女,次兄觉及先三兄洪驱(孪生)亦皆已十九岁。先母内持家政,外应门户。凡十余年。以少年作后母,周旋诸子诸妇之间,其困苦艰难有非外人所能喻者。先母一一处之以至诚至公,子妇间有过失,皆容忍曲喻之;至不能忍,则闭户饮泣自责;子妇奉茶引过,始已。

先母自奉极菲薄,而待人接物必求丰厚;待诸孙皆如所自生。衣履饮食无不一致。是时一家日用皆仰给于汉口、上海两处商业,次兄觉往来两地经理之。先母于日用出入,虽一块豆腐之细。皆令适登记,俟诸兄归时,令检阅之。

先君遗命必令适读书。先母督责至严,每日天未明即推适披衣起坐,为缕述先君道德事业,言:“我一生只知有此一个完全的人,汝将来做人总要学尔老子。”天明,即令适着衣上早学。九年如一日。未尝以独子有所溺爱也。及适十四岁,即令随先三兄洪驱至上海入学,三年始令一归省。人或谓其太忍,先母笑颔之而已。

适以甲辰年别母至上海,是年先三兄死于上海,明年乙巳先外祖振爽公卒。先母有一弟二妹,弟名诚厚,字敦甫,长妹名桂芬。次妹名玉英,与先母皆极友爱。长妹适黄氏,不得于翁姑。先母与先敦甫舅痛之,故为次妹择婿甚谨。先母有姑适曹氏,为继室;其前妻子名诚均者,新丧妇。先母与先敦甫舅皆主以先玉英姨与之,以为如此则以姑侄为姑媳,定可相安。先玉英姨既嫁。未有所出,而夫死。先玉英姨悲伤咯血,姑又不谅,时有责言。病乃益甚,又不肯服药,遂死。时宣统己酉二月也。

姨病时。先敦甫舅日夜往视,自恨为妹主婚致之死,悼痛不已。遂亦病。顾犹力疾料理丧事,事毕,病益不支,腹胀不消。念母已老,不忍使知,乃来吾家养病。舅居吾家二月,皆先母亲侍汤药,日夜不懈。

先母爱弟妹最笃,尤恐弟疾不起,老母暮年更无以堪;闻俗传割股可疗病,一夜闭户焚香祷天,欲割臂肉疗弟病。先敦甫舅卧厢室中,闻檀香爆炸,问何声。母答是风吹窗纸,令静卧勿扰。俟舅既睡,乃割左臂上肉,和药煎之。次展,奉药进舅,舅得肉不能咽,复吐出,不知其为姊臂上肉也。先母拾肉。持出炙之,复问舅欲吃油炸锅巴否,因以肉杂锅巴中同进。然病终不愈,乃舁舅归家。先母随往看护。妗氏抚幼子,奉老亲;先母则日侍病人,不离床侧。已而先敦甫舅腹胀益甚,竟于己酉九月二十七日死,距先玉英姨死时,仅七阅月耳。

先是吾家店业连年屡遭失败,至戊申仅余汉口一店,已不能支持内外费用。己酉,诸兄归里,请析产,先母涕泣许之;以先长兄洪骏幼失学,无业,乃以汉口店业归长子,其余薄产分给诸子,每房得田数亩,屋三间而已。先君一生作清白吏,俸给所积,至此荡尽。先母自伤及身见家业零败,又不能止诸子离异,悲愤咯血。时先敦甫舅已抱病,犹力疾为吾家理析产事。事毕而舅病日深,辗转至死。先母既深恸弟妹之死,又伤家事衰落。隐痛积哀,抑郁于心;又以侍弟疾劳苦,体气浸衰,遂得喉疾,继以咳嗽。转成气喘。

时适在上海,以教授英文自给,本拟次年庚戌暑假归省;及明年七月,适被取赴美国留学,行期由政府先定,不及归别,匆匆去国。先母眷念游子,病乃日深。是时诸兄虽各立门户,然一切亲戚庆吊往来,均先母一身搘拄其间。适远在异国,初尚能节学费,卖文字,略助家用。其后学课益繁。乃并此亦不能得。家中日用,皆取给于借贷。先母于此六七年中,所尝艰苦,笔难尽述。适至今闻邻里言之。犹有余痛也。

辛亥之役,汉口被焚,先长兄只身逃归。店业荡然。先母伤感,病乃益剧。然终不欲适辍学,故每寄书,辄言无恙。及民国元二年(1912—1913)之间,病几不起。先母招照相者为摄一影,藏之,命家人日:“吾病若不起,慎勿告吾儿;当仍倩人按月作家书。如吾在时。俟吾儿学成归国,乃以此影与之。吾儿见此影,如见我矣。”已而病渐愈,亦终不促适归国。适留美国七年。至第六年后始有书促早归耳。

民国四年(1915)冬,先长姊与先长兄前后数日相继死。先长姊名大菊,年长于先母,与先母最相得。先母尝言:“吾家大菊可惜不是男子。不然,吾家决不至此也。”及其死,先母哭之恸。又念长嫂二子幼弱无依,复令与己同爨。先三兄洪驱出嗣先伯父,死后三嫂守节抚孤,先母亦令同居。盖吾家分后,至是又几复合。然家中担负增,先母益劳悴,体气益衰。P3-5

序言

胡适(1891一1962),安徽绩溪人。原名嗣糜,学名洪驿,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幼读私塾,13岁进入上海新式学堂,先后在梅溪学堂、澄衷学堂、中国公学读书。19岁入京考取赴美留学官费生,是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的高足。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以提倡文学革命与思想解放而名声大震,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他一生在文学、史学、哲学等诸多领域都有开创性贡献,并且历任大学校长以及驻美大使,在文化界、教育界、思想界均产生过重要影响,1939年还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因此,他被誉为现代中国最具国际声望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之一、20世纪中国影响最大的知识分子。

那么,是什么特殊的人生历程造就了这样一位大家人物呢?我们从胡适的诸种传记文学中,可以窥其一二。有人说,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著述最多、影响最大、自传材料最丰富的一个名人,同时也是最被人顾盼、议论,乃至最被人误解、窥伺的一个名人。而他自己说:“我在这十几年中,因为深深地感觉中国最缺乏传记的文学,所以到处劝我的老辈朋友写他们的自传。”胡适的自传体著作主要有《四十自述》《胡适口述自传》(唐德刚译注),此外,还存有大量书信资料。这些作品,大都是记述体,长于记事,平易、清通、笃实,有其独到的艺术价值,对全面而深刻地了解胡适本人的家庭观念、道德修养、志向与追求、才学与事业等,也提供了直接、重要的第一手原始资料。

本书以《我的母亲》为题,选了胡适的自传性文章四篇:《先母行述》《四十自述》《我的信仰》《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展现了一代文学宗师的成长经历。文中的故事由于胡适的妙笔写得非常生动有趣而又富有教育意义,其语言和人称的转换、徘徊于文学与历史之间的文体选择等自传形式方面的变化颇为瞩目,这其中正包含着胡适对于现代传记的探索与追求。我们期望这本小册子,能利于青少年读者从家庭教育、为人品格、为学风范等方面,了解这位20世纪中国文化巨人的人生道路,领略其大师风采和卓然思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的母亲/学生万有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胡适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509182
开本 16开
页数 1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2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46
CIP核字 2013093564
中图分类号 I266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35
16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3:5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