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孔子传(精)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是继国学大师钱穆《孔子传》、作家鲍鹏山《孔子传》之后,又一本值得关注的为孔子作传的精心力作。该书全景式地呈现了孔子的一生,涉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思想以及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有助于我们真正认识和了解孔子及其思想。
目录
第一章 孔子形象素描
第二章 孔子的先辈们
第三章 孔子诞生之谜
第四章 “吾少也贱”的少年时代
第五章 “少能鄙事”的青年时代
第六章 孔子适齐
第七章 大河之融:孔子见老子
第八章 “学而不厌”:雒邑深造
第九章 “爱人”:孔子的仁学思想
第十章 中国第一座杏坛
第十一章 孔子仕鲁:杀少正卯
第十二章 孔子仕鲁:夹谷会盟
第十三章 孔子仕鲁:堕三都
第十四章 “郁郁乎文哉”:孔子的礼乐思想
第十五章 离鲁流亡
第十六章 流亡列国:子畏于匡
第十七章 流亡列国:子见南子
第十八章 流亡列国:肃慎之箭
第十九章 流亡列国:厄于陈、蔡
第二十章 流亡列国:叶公问政
第二十一章 流亡列国:重回卫国
第二十二章 离卫返鲁
第二十三章 “允执其中”:孔子的中庸思想
第二十四章 国老的参政议政
第二十五章 文献整理与著述
第二十六章 孔子与他的学生们
第二十七章 坦荡与戚戚:君子与小人
第二十八章 公元前479年:孔子之死
第二十九章 孔子质疑
第三十章 孔子的后代们

附录一 孔子年谱
附录二 孔子语录
导语
本书是作者三十多年研究的结晶,对孔子的思想、精神、生平、影响,都有扎实有据的考证与论说,并吸取了古代、尤其是“五四”以来有关孔子的研究成果,将一个真实的、布衣的、人味的、历史的、立体的孔子,平实而又真切地呈现出来。
对于孔子的思想,作者从中国哲学史的角度,既深入肌理之中,又能够鸟瞰全貌,有着详尽而令人折服的论述;对于孔子的生平,作者更是孜孜爬梳,一点点地落到历史的实处,甚至从浩繁的历史文献中披沙沥金,撷取珍贵的细节,成就一个人味盎然的孔子。
这部书语言精粹有致,不枝不蔓,生动而又准确。该书既有学术的分量,又具文学的审美价值,是难得的一部好书。
后记
再过一万年,中国也
会有两个被大家记住的人
:孔子与鲁迅。有个人把
他们“封”成一个旧圣人,
一个新圣人。其实,圣人
一说,正如其中之一的鲁
迅所说,“是权势者们捧
起来的,是那些权势者或
想做权势者们的圣人,和
一般的民众并无什么关系
。”(鲁迅《在现代中国
的孔夫子》)
但是不朽者的不朽,
是要活在民众的心里。而
要活在民众的心里,就必
然要与民众的喜怒哀乐,
发生着血肉的关联。不是
高高地在他们之上,而是
要朴实地在他们之中。
于是,一个充满着人
味的布衣孔子,就穿过两
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埃尘,
霭霭然向我们走来。
精彩页
第一章
孔子形象素描
出身贫贱而又一生四处碰壁的孔子,当然会不平则鸣,愤世嫉俗,也会让心上常存着悲苦。但是我也看到着一个平和、平凡、实际、幽默,甚至还让怀里常常揣着快乐的人。他没有像历代统治者累封的那样高,也不像历代知识分子所夸的那样玄,但是却实实在在比他们所封所夸的都要好,甚至还反其道而行之。
不妨让我们仔细瞧瞧。
素描之一,否定自己是圣人。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论语·子罕》)
在这里,“大”读“太”,大宰是春秋时代的官职名称。有位大宰佩服地问子贡说:“孔老先生真是圣人呀,他怎么这样博学而又多才多艺呢?”
这话真是说到了子贡的心坎上。子贡更进一步地说:“那是当然,我的老师他是天生的圣人,更加上渊博的学问和多才多能。”
但是,孔子第一个站出来否定这个“圣人”说。他不是心里甜滋滋的,嘴上虚伪地否认,而是真诚地拒绝这个圣人的称谓。他说,你们以为这个大宰真的了解我吗?不,他并不了解。其实我哪里是什么圣人?我不过因为是孤儿出身,从小穷苦卑微,所以才学会并从事了许多鄙贱的技艺,也通达了许多的人情世故,真正的君子,是不会样样都通都会的。那个与他迥异的庄子,也说过类似的意思,他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那是危险的、无法真正穷尽的。(“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庄子》)
素描之二,知过改过。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日:“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
比老师小了四十五岁的子游当了山东武城这个地方的县长,老师当然高兴。孔子是信任自己的学生的,而且去视察一下,看看学生的政绩,又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老师去视察,肯定还要带着一帮子学生,如现在开现场会似的,既是研讨,又是实地学习。年轻的子游相当重视,也很兴奋。他知道,老师亲自来,这本身就是对于自己的莫大的重视、肯定与鼓励。
让孔子想不到的是,他一进武城,竟然听到了弹琴瑟、唱诗歌的声音。虽然弹琴瑟的技法还不高妙,甚至还有些生涩,但是听那咏唱诗歌的声音,却也透着一股蓬勃向上之气。弹琴瑟并配以咏唱诗歌,这是孔子教导学生们的一种高级方法,而且是到了一定程度、要在一定场合才使用的方法。比如在陈蔡绝粮的时候,弟子们不少饿倒病倒了,情绪也比较低落,这时孔子就使用了弹琴唱歌咏诗的教育方法。跟他流亡的弟子哪一个没有着高深的学问与修养?当然能够在音乐诗歌之中体味到了许多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道理与情怀。可在这个小小的武城,乡里民间竞也有了弦歌之声。
这时孔子“莞尔而笑”。这是孑L子在《论语》中唯一的一次“莞尔而笑”,是比微笑要开放一点的笑吧?这笑里当然隐含着一点点不以为然——在这样的小地方,教育老百姓,却用这样高级的方法。所以也就自然而然地说了一句“割鸡焉用牛刀?”
别看比老师小了四十五岁,子游听了老师的评价,刚才还灿烂着的笑容立即收敛起来,不仅不怯,甚至简直有点理直气壮地质问老师说:“老师,您以前不是教导过我们,说有知识的君子求学学道之后就能够唤醒仁爱之心,普通的百姓求学学道之后就能够懂得道理、指挥起来方便吗?我是这个地方的领导,教育百姓是我的责任嘛,怎么我按照老师说的去做反倒错了,成了用牛刀杀鸡了?”
这语气凌厉着呢,还有点抢白的味道,比自己大四十五岁的老师肯定会有些挂不住脸的吧?
真是让人想不到。孔子面对学生的抢白,却更加的和颜悦色起来,并对跟随的众多学生说:“大家都听好了,子游的话是对的。我刚才的话是开开玩笑,同学们可不要当真。”
学习当然要认真,但也不能光耍嘴皮子,要学以致用。老师——哪怕他是孔子——也不会事事都对,对了就遵守,不对了就得说出来。子游就这样当学生。诲人不倦,鼓励向上,自己错了就承认,学生对了就听学生的。孔子就是这样当老师。
还是那个意思,我不是圣人,不仅不会事事都会,也不会事事都对。关键不在这里,关键是出现了错误就得承认错误,并且改正错误。不能以上压下、倚老卖老地“唯我独尊”“一贯正确”。
还有一个故事。按照周礼的规定,同姓不能结婚。吴国与鲁国同是周公之后,依礼是不能通婚的。可是鲁昭公却娶了一个吴国的太太,取名叫吴孟子。于是陈国的一个司寇的官员出访鲁国的时候,就问孔子鲁昭公知不知礼。鲁国是周公的封地,周朝的文献典籍大多传之于鲁国,而且是问到自己国家的国君,孔子当然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昭公知礼。这个“陈司败”(是官名,亦司寇)果然厉害,不依不饶却又“知礼”。他没有让闻名列国的大学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孔子传(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木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化发展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233957
开本 32开
页数 28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21-06-01
首版时间 2021-06-01
印刷时间 202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38
CIP核字 2021062930
中图分类号 B822.2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1:3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