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罗马书》文化巡航 |
内容 | 内容简介 《(罗马书)文化巡航》一书共8章,包含来自欧洲、非洲、拉丁美洲、北美和亚洲学者对保罗致罗马人书信的批判性和语境化解读。本书是阐述之旅,让人领略保罗在《罗马书》中的福音如何实现其“使万国知晓基督福音”之初衷。各章作者遇到的挑战是依其各自文化来阐述保罗福音。在这个意义上,各位作者的作品是前瞻性的,致力于向所有文化传达保罗的福音。 目录 透过历史与文化看《罗马书》接纳与批判性解读 导言 第一部分:欧洲与非洲 第1章 从边缘到中心——《罗马书》第8章在罗马尼亚的灵恩解读和正教解读 灵性的核心:回应辛潘的“从边缘到中心” 第2章 《罗马书》的“边疆”解读 比较和接受的范式——回应德拉珀的“《罗马书》边疆解读” 第二部分:拉丁美洲与北美 第3章 “上帝的公义”与飓风米奇——在飓风摧毁的洪都拉斯读《罗马书》 激进整体的解读——回应贝克尔和瓦格纳的“‘上帝的公义’与飓风米奇” 第4章 拒绝同化——读《罗马书》第9—11章——一位拉丁神学家对他文化一宗教混合身份的追寻 我们作为混种人的抗争——回应伊斯卡富勒的“拒绝同化——读《罗马书》第9-11章” 第5章 屈从、反思、抵抗——一名非裔美国人对《罗马书》第13章的力量三部曲解读及自由市场经济解读 对保罗的颠覆性解读——回应斯图巴斯的“屈从一反思一抵抗” 第二部分:亚洲 第6章 在东南亚读《罗马书》——正义及其对基督教社群和其他信仰社群的意义 “准路德宗”反思——回应阿里奇亚的“在东南亚读罗马书” 第7章 “出自信在信里”与菲律宾意义上的感激 后现代批判——回应维伦塔的“‘出自信、在信里’与菲律宾意义上的感激(Utang Na Loob)” 第8章 《罗马书》第8章及传统儒家思想中的命定论 文化研究与主体间工作——回应杨克勤的“《罗马书》第8章以及传统儒家思想中的命定论” 结论:规划航程、掌好船舵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罗马书》文化巡航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赵敦华 |
译者 | 译者:李曦 |
编者 | 杨克勤 |
绘者 | |
出版社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880520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3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0 |
出版时间 | 2018-01-01 |
首版时间 | 2018-01-01 |
印刷时间 | 2020-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1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43 |
CIP核字 | 2017310666 |
中图分类号 | B971 |
丛书名 | |
印张 | 11.7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1 |
宽 | 148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