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胡适《〈红楼梦〉考证》批判
内容
编辑推荐
一百年来,还没有全面分析和深入探讨胡适《〈红楼梦〉考证》的专著。有些专著虽然涉及胡适的这篇文章,但是论述不够深刻、不够系统,更没有提出建立新的红学体系。在这种情况下,本书显示出特有的开创性。
内容简介
被很多人奉为经典的胡适《〈红楼梦〉考证》,存在若干缺陷:该文对“索隐”派的态度有矛盾之处,对《红楼梦》的考证有失败之处,而脂砚斋评本之发现对此文形成无形冲击。《红楼梦》属于“谜学”;小说作者既是所谓“石头”,又是所谓“脂砚斋”等批者;《红楼梦》以及《石头记》等书名,由作者同时考虑、统一设计;小说撰写于康熙年间,主题在于凭吊由崇祯时期、南明时期、明郑时期构成的朱明末世,兼及作者家庭悲剧、华夏悠久历史、中外关系走向;八十回本是完整著作;曹寅将《红楼梦》所载“曹雪芹”借为己用,徒劳地将八十回本拓展为一百二十回本。胡适《〈红楼梦〉考证》的缺陷具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产生深刻而比较广泛的影响,需要相当程度的矫正和文学创新。
作者简介
韩亚光,男,1972年出生,汉族,天津人。先后获文学学士学位、法学硕士学位、法学博士学位。近年来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工运研究所工作,2014年被评为历史学研究员。出版《中国三部古典文学名著研究》《新中国发展研究》《百年国史札记》等七部专著,发表一百多篇论文,十余篇论文被《新华文摘》等媒体转载和介绍。
目录
第一章胡适《〈红楼梦〉考证》对“索隐”派的矛盾态度
一、胡适认为“索隐”法不适用于《红楼梦》,不久以后又指出“索隐”法适用于《孽海花》等小说
二、胡适强调《红楼梦》研究不需要猜谜,然而又探讨该小说的一些谜
三、胡适为彻底有别于《红楼梦》之“索隐”派而申明自己处处尊重证据,但是有时又提出该小说内容的研究重于证据
第二章胡适《〈红楼梦〉考证》中的失败考证
一、胡适从袁枚有关记载出发考察曹雪芹家世,可是又忽略和违背袁枚指明的关键时间
二、胡适将自己考察的曹雪芹与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的前八十回结合起来,呈现一片乱象
三、胡适将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之作者归结为高鹗,其中包含着武断和局限
第三章脂砚斋评本之发现对胡适《〈红楼梦〉考证》的无形冲击
一、脂评本清晰地显示小说的隐语类型,由此可冲击胡适关于《红楼梦》并非谜学的观点
二、脂评本迂回地宣布小说作者密切联系于石头,由此可冲击胡适关于《红楼梦》由曹雪芹原创的观点
三、脂评本反复地揭示小说主题在于凭吊朱明末世,由此可冲击胡适关于《红楼梦》记述曹家事实的观点
第四章对胡适《〈红楼梦〉考证》若干缺陷的整体思考
一、胡适《〈红楼梦〉考证》若干缺陷根源于一定的主客观条件
二、胡适《〈红楼梦〉考证》若干缺陷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三、胡适《〈红楼梦〉考证》若干缺陷必将面临系统矫正乃至文学创新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胡适《〈红楼梦〉考证》批判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韩亚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076296
开本 16开
页数 160
版次 1
装订
字数 100000
出版时间 2021-08-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411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8:2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