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教养升级 全4册
内容
商品特色

详情-01.jpg

编辑推荐

本套图书脱胎于得到App亲子热门课程,累计订阅人数已经突破30万人。在过度竞争时代,作为父母我们应何去何从?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成为独立的人,即使没有父母和家庭的庇佑,也能幸福地生活。四位专家妈妈从生理学、儿童心理学入手,分析“内卷”背景下,教养问题的底层原因,并结合多年的教育观察和育儿实践,给出了一套实际有效的解决方案。

内容简介

《如何培养孩子的主动性》

这本书教你顺应孩子的三大刚需,充分调动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导者。作者用设计产品的思维,在书中为读者设计了一套让孩子“走向自主人生”的产品。

《如何做好孩子的情绪教养》

作者把孩子的情绪教养过程比喻成浮在海面上的冰山,只有做好冰山下打底的部分,才能教好冰山上的情绪能力——良好的情绪表达,能共情的情绪理解,灵活的情绪调节。作者在书里教读者通过图卡游戏、情绪绘本,以及真实情境的情绪表达和冲突处理方法等,让孩子习得协商能力和情绪疏导能力。

《如何培养受欢迎的孩子》

这是一本能让孩子在情商上胜出的书。作者结合自己在哈佛商学院的所学内容以及实践多年的人脉搭建方法,摸索出了一套在娱乐中培养孩子社交能力的方法。怎么帮孩子在社交中保持人格独立,怎么让孩子更愉快地与同龄人相处,内向和外向的孩子分别该怎么培养社交能力……书里对很多父母都会问的共性问题给出了独到的答案。

《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

这是一本培养孩子在智能时代竞争力的书。作者从全球一流公司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出发,通过对充满变化的未来所需技能的推演,教给读者关于教育的终局思维。作者既会告诉读者培养孩子需要花大力气的事和需要放手的事,又会告诉读者如何从职场借力管理孩子,告诉职场妈妈们如何合理分配时间、调动身边的资源来更好地支持孩子。

作者简介

楼夷——教育研究者,知名教育公众号Better Read创始人。

周育如——台湾清华大学幼教系系主任,儿童发展与认知心理学家。

康妮——美国瑞利溪咨询CEO,哈佛商学院MBA。

诸葛越——Hulu全球副总裁,斯坦福大学计算机博士。

目录

《如何培养孩子的主动性》

序 让你的孩子自己来

目录

01像理解用户一样理解孩子

从同理心出发,理解孩子

借鉴设计思维训练同理心?

训练同理心的三个方法

02 用玩让孩子主动配合你

玩,就是孩子的学习

用玩让孩子在生活中配合你

用过家家的方法让孩子成为主导者

用玩调动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拓展阅读:如何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03 支持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

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三个阶段

在生活中帮孩子独立

用幻想让孩子主动探索

04 借助归属感让孩子更主动

孩子倾向于追随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互动:同化 + 分化

帮孩子融入新环境

和孩子同伴的家长联手

05 让孩子自主阅读

打造读书氛围

开展主题学习

选难度适宜的书

06让孩子主动学数学

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

帮孩子找到学习节奏

用胡萝卜加大棒督学

拓展阅读:如何“消灭”旅行中的熊孩子

07为什么钱能帮孩子衡量需求

用三个问题和孩子谈钱

教孩子用钱衡量一切

精彩书摘

《像理解用户一样理解孩子》

两年前的某一天,我们全家在美国的一个城市旅行。我在一家童鞋店闲逛,两个孩子和爸爸在外面的游乐场玩。过了一会儿,我儿子闹闹满头大汗地冲了进来。他全身脏兮兮的,鞋子和裤子上满是沙子,还有不少掉在了鞋店光洁的地板上。我感到很不好意思,却看到售货员满脸笑容地先开口了:“哇,你一定玩得特别开心吧。”售货员的话让我印象深刻。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经常遇到自家熊孩子在外调皮捣蛋的情况,对路人的各种评论也都有心理准备。碰到这种情况,如果是好心的大爷大妈,还会提醒我“赶紧让孩子去洗洗”之类的话。大部分店员或者路人,不说话就不错了。但这位售货员,她完全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玩沙子是个特别棒的活动,干不干净不重要,重要的是好不好玩。这位售货员的处理方式属于典型的“同理心”(empathy)沟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换位思考,它也是我们理解孩子的基础。

今天,同理心已经被看作处理人际关系、合作协同以及产品设计的基础心法。人际关系专家建议“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教育专家强调培养孩子同理心的重要性,企业则更是要求以人为本来设计产品和服务。举个我所在公司的例子。我工作的公司为学校和培训机构提供教育课程等产品和服务,这意味着我们有四类用户——直接用户是校长和老师,最终用户是家长和孩子。这四类用户非常不同,我们在做产品研发和推广时,就需要不断换位思考,理

解不同用户的需求和痛点。

这一过程中,我最深刻的体会是,要做到换位思考真的太难了。它需要你跳出自己的世界,去体验对方的处境和情绪。这其实是反直觉的,更何况我们要对四类用户进行换位思考。

在校长、老师、家长、孩子这四类用户中,哪类最难理解呢?孩子。因为成人和孩子处在两个世界,他们的沟通存在三种不对称。

第一,信息不对称。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父母掌握的信息和孩子获得的信息差别很大。比如,我家老二身高只有一米,他眼中的世界和我眼中的肯定不一样。又比如,孩子通常大半时间都待在幼儿园或学校,环境是相对封闭的,父母并不完全清楚那里发生了什么,只能靠家长会或者平时和孩子聊天获得的信息碎片来了解。

第二,心智和思维方式不对称。

由于心智发展的成熟度和社会经验的巨大差异,孩子和成人看待世界的角度很不一样。比如,成人做事会考虑社会规则和别人的看法,而小朋友则更以自我为中心。成人做事讲究符合规则和逻辑,而小朋友只关心好不好玩。这些差异都会导致沟通时出现“鸡同鸭讲”的情况。

第三,谈判地位不对称。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很多时候是一种谈判或者博弈。双方说什么、怎么说,和他们的利益以及实力密切相关。我们和孩子围绕起床、刷牙、吃饭、做作业、选择学校和专业、找工作等话题的沟通,同样是一种博弈。在这些沟通中,孩子实际上是相对弱势的,没钱、没文化、力气小,还被“孝顺”这顶道德的大帽子压着,想要和成人实现平等对话很难。

这三种不对称,形成了成人和孩子在沟通上的鸿沟。要像理解用户一样理解你的孩子并不容易,同理心的形成需要有意识地训练。

-借鉴设计思维训练同理心-

如何训练同理心呢?现在国际科技企业中流行的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理念值得借鉴。

“设计思维”源于全球知名设计咨询公司IDEO 的产品设计理念,核心是一切从用户需求出发,其基础就是“同理心”。IDEO 的创始合伙人大卫·凯利(David Kelley)曾为苹果设计了第一款鼠标,也帮助很多知名企业设计产品,后来还创办了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Stanford Design School),在全球推广这套方法论。为了让技术宅和设计师们更好地换位思考,设计思维还提供了一整套工具,其中一个工具叫用户旅程地图。

如何使用这个工具呢?我来举一个例子。如果要设计一个真正让旅客感到舒适的机场,根据用户旅程地图工具,设计者需要把旅客从抵达机场到最后登机的整个过程中接触的地点列出来。比如,旅客先经过进门的防爆检查,然后去办理登机手续和托运行李,之后进行安检。过了安检,旅客可能会去咖啡厅休息一会儿,再到登机口等待登机。设计师还要列出旅客在每一个接触点的所做、所思、所想,从而还原他的体验。为了获得尽可能真实的用户旅程地图,设计者还可以采用多种其他方法,如通过角色扮演实地体验用户的经历、对用户进行深度访谈,等等。

整个勾勒用户旅程地图的过程可能会多次反复,最终挖掘出用户真正的痛点和背后的渴望。

回到同理心的训练上。父母也可以把孩子视为用户,借鉴画用户旅程地图的工具,真正体验他的生活、理解他的想法、挖掘他的痛点。

-训练同理心的三个方法-

在具体实践中,我有三个勾勒孩子旅程地图的做法。

第一,去孩子所处的环境中实地查看,进行角色扮演。

2年前,我们全家在美国加州的圣迭戈待了4个多月,我女儿朵拉在家附近的学校上学,但是第一天放学后,她就哭着说不想去了。我问了半天才知道,她是因为当天上完厕所冲不了马桶。冲不了马桶,再试一次不就行了,为什么会为这么一点事沮丧到不想上学?为了理解朵拉的想法,我就去学校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轨迹。我发现,这所小学是两个小时才休息一次,所以下课之后很多学生都要去上厕所,如果朵拉上了厕所却无法冲马桶,立刻会被下一个同学发现,这对于初来乍到的朵拉来说,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情。

我一下就理解了她的处境,随后建议朵拉:“你先试着冲五次,如果五次都冲不了,那不是你的错,可能是马桶坏了,你马上报告老师就可以了。”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孩子遇到的问题可能家长平时根本想不到。所以之后我接送孩子时,都会顺便观察一下她周围的环境。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能接触到的各种场景,我一般会顺着她课前、课中、课后的活动路线走一圈。我还会半蹲下来,把眼前看到的东西放大 1.5 倍,为的是把自己想象成小朋友。

当你进行角色扮演时,就会有非常不同的体验,还会发现很多平时容易忽略的问题。比如,

你会发现过道的装饰墙太高了,看不到最上面的画;你会发现满墙的排名榜让你压力很大;你会发现自己特别盼望下课铃响起。这就是进入孩子的情境了。

第二,睡前和孩子聊天。

很多父母都推崇给孩子讲睡前故事,但我觉得和孩子睡前聊天更重要。因为听故事是单向输

入,而聊天是双向沟通。平时,无论在学校还是家里,孩子都是以听为主。睡前聊天能让孩子掌握说话的主动权,也让父母有机会了解孩子的学校生活。

睡前聊天的过程中,我会遵循“倾听、提问、少评论”三个原则。首先,我会多听少说。其次,为了鼓励孩子说,我会不时地就细节提问以表示兴趣。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会避免评论或者说教,这样才可以在谈话中与孩子建立平等关系,让孩子敞开心扉。当然,有时孩子不一定愿意和你聊天。你可以先通过玩游戏、讲故事活跃气氛,让孩子放松。另外,聊天和提问时你可以多谈细节。比如,你可以和孩子说“今天我看见你同学穿了一条和你差不多的红裙子”,既可以引发孩子的兴趣,又可以通过具体的话题避免空洞的提问,让孩子有话可聊。

第三,把你和孩子的对话带入其他关系场景中,来体会孩子的感受。

比如,爸爸妈妈希望孩子通过努力获得优异的考试成绩。但你可能没想到,有时候即使孩子非常努力,也不一定能达成目标。你可以换一个场景想象一下。如果你的老板对你说:“你这个月的KPI(关键绩效指标)为什么又没完成?你到底有没有努力?”或者你的朋友对你说:“你都创业多少年了,公司怎么还不上市?你的同学、亲戚都买别墅了,你怎么还猫在一室一厅里?你到底努力了没有?”你会是什么感受?把亲子对话带入夫妻、上下级这种非常熟悉的关系场景中,你就能切身体会到孩子的感受以及弱势方的情绪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教养升级 全4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楼夷,周育如,康妮,诸葛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72215865
开本 32开
页数 4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21-07-01
首版时间 2021-06-01
印刷时间 202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5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187
128
3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7: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