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部能让人读懂人工智能的哲学逻辑及发展经验的上乘佳作
2. 饱含对当前人工智能发展路向的深刻反思
3. 语言幽默风趣,例证饱满扎实,论证生动活泼
4. 作者是 “青年哲学家里的佼佼者,专业上训练有素,知识广博,有自己的想法和风格” (陈嘉映语)
图书 | 人工智能哲学十五讲 |
内容 | 编辑推荐 1. 一部能让人读懂人工智能的哲学逻辑及发展经验的上乘佳作 2. 饱含对当前人工智能发展路向的深刻反思 3. 语言幽默风趣,例证饱满扎实,论证生动活泼 4. 作者是 “青年哲学家里的佼佼者,专业上训练有素,知识广博,有自己的想法和风格” (陈嘉映语) 作者简介 徐英瑾, 1978年生于上海,哲学博士,现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专长为分析哲学史、心灵哲学、人工智能哲学以及分析哲学与欧陆哲学比较研究。已出版专著:《心智、语言和机器——维特根斯坦哲学和人工智能科学的对话》(人民出版社,2013)、《用得上的哲学:破解日常难题的99种思考方法》(上海三联书店,2021)等,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百余篇。 内容简介 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非常迅速,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它必然会强烈冲击并深刻变革人类既有的生活模式。实际上,除技术问题外,人工智能的逻辑基础和伦理基础与哲学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有鉴于此,本书从与人工智能紧密相关的哲学问题入手,关注如下话题:强人工智能是否可能;近代唯理论和经验论争论对于人工智能的影响;苏联、日本及欧盟在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中的哲学教训;航空器自动驾驶背后的哲学难题;军用机器人的伦理是非;儒家与人工智能等。作者从逻辑架构和历史经验出发,展望了未来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的可能性、可行性以及相应的社会和伦理影响。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人工智能哲学十五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徐英瑾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32258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1 |
出版时间 | 2021-07-01 |
首版时间 | 2021-07-01 |
印刷时间 | 2021-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54 |
CIP核字 | 2021121839 |
中图分类号 | TP18 |
丛书名 | |
印张 | 20.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1 |
宽 | 155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