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焦虑的人(弗雷德里克巴克曼作品)
内容
亮点展示

焦虑的人--详情.jpg

编辑推荐

九个焦虑的人,一场人质劫持,能解救他们的不是警察,而是彼此。

《外婆的道歉信》《清单人生》《时间的礼物》作者巴克曼。

巴克曼再次带来拿手暖心治愈故事。

瑞典出版社论坛金图书奖。

全美读书风向标网站Goodreads,2020年度小说第二。

亚马逊Best Fiction of 2020。

有一丝机会都要竭尽全力挽救可以挽救的人,只有这样,我们自己才能不被绝望淹没。

婚姻、工作、家庭、育儿、投资、医疗、人际关系,现如今的生活,任何事情都会引发焦虑,没有人敢说自己一点儿都不焦虑。我们都是辛苦又脆弱的小人物,一边吐槽,一边还在咬牙坚持过下去。小说《焦虑的人》关照的正是平凡的你我。

作者巴克曼,写治愈暖心小说真的是一把好手,他的小说一大特点就是又好笑又好哭,不会刻意卖惨,但是在阅读中又不知不觉被感动、被温暖、被戳中。他的作品非常关注底层人群、弱势人群,关照平凡大众的喜怒哀乐。比如暴躁但正义的外婆、刻板但坚强的布里特-玛丽、臭脸但温柔的欧维。这些人都有缺点、遭遇困境,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身边人甚至是自己。

《焦虑的人》主角是一个愚蠢的银行抢劫犯和一群正在看房子的奇葩买家,本以为这个故事应该惊险刺激,但剧情的走向完全出乎预料。这群人共处一室带来一场闹剧,嬉笑怒骂背后却是令人唏嘘的人情冷暖和现代社会问题。不仅如此,故事的后半段,还有一个巨大的秘密等着读者去发现。

在《焦虑的人》里,面对艰难的人生之路,有些人放弃了,有些人还在尽力而为。而巴克曼的故事唤醒我们的同理心和共情力,在任何时候,爱、理解、宽恕和希望都能拯救我们。

内容简介

究竟是何种程度的无奈和绝望,迫使一个中年人在新年来临前的早晨,用一把玩具枪抢劫一家无现金银行。行动失败的劫匪仓皇之中逃进一间位于大楼顶层的待售公寓,里面全都是正在看房子的潜在买家。由此开始,抢劫案变成了劫持人质案。

然而事情的发展出乎预料,没有警匪对峙、没有致命一击,漫长的一天过后,八名人质安然无恙得到释放,劫匪却完全不见踪影。警察对人质逐一展开讯问,却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有一肚子的抱怨和疑问,可是谁也说不清楚并且不关心劫匪究竟去了哪里。

作者简介

[瑞典]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1981年出生于瑞典赫尔辛堡,以撰写博客和专栏起家。处女作《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在全球创下不错的销量纪录后,第二部小说《外婆的道歉信》再掀阅读热潮,中文版已售出100万册。这两部作品与《清单人生》一起构成“暖心三部曲”,在中国读者中收获人气。基于真实生活体验创作的中篇小说《时间的礼物》,则探讨了时间与爱的关系。巴克曼的写作风格轻松幽默,十分擅长塑造人物和刻画细节,对于如何催人落泪已自成一派。

《焦虑的人》以巴克曼对社会的敏锐观察和对人性的透彻理解,构建了一个巧妙的故事。爱、理解、宽恕和希望,这些东西即使在非常焦虑的时候,也能拯救我们。

如今他和妻子及两个孩子居住在瑞典斯德哥尔摩。

精彩书评

这绝对是个令人愉悦的故事,巴克曼用意想不到的故事捕捉到了很多人生真理。

——《南瑞典日报》

巴克曼是个有趣、迷人的故事讲述者,这部《焦虑的人》可以很好地展示他身为作家的才华。这个故事有反转有惊喜,更有深深的温暖和同理心。巴克曼非常擅长塑造令人难忘的角色,并向读者展示他们深层的精神世界。而读过《焦虑的人》的读者也会反思自己的焦虑。巴克曼告诉我们,尽管生活在一个混乱的世界里,但我们可以在彼此身上找到平静和信念。这部小说应该推荐给世界上每一个感到焦虑的人。

——美国亚马逊9月编辑选书

在巴克曼的小说中,一切都在预料之外,然而,随着故事的展开和一群格格不入的人物的出现,“焦虑的人”逐渐变得比生活本身更真实。巴克曼是一位故事大师,他的故事令人愉快、富有洞察力,并以角色为驱动力。他用幽默又深刻的文字描写了生活、婚姻、亲子关系、爱情和死亡。《焦虑的人》告诉我们善良和同情心在生存的每一天中是多么重要,尤其是如今的世界。

——《今日美国》

用轻快又引人入胜的故事促使人们思考婚姻、育儿、责任和全球经济压力。是喜剧也是正剧、有推理也有对社会的观察。《焦虑的人》是无法被定义的,但它提供了纯粹的阅读快乐。强烈推荐。

——《图书馆杂志》

在尖锐但富有同情心的关怀下,犀利又迷人的巴克曼温柔地审视着大众的不安。

——《书单》杂志,美国

一出诙谐轻松的闹剧。这是巴克曼的魅力。

——《出版商周刊》

巴克曼再一次抓住了人的混乱本质,《焦虑的人》充满了黑色幽默,既精巧又感人,既能让你放声大笑,又能让你放声哭泣。

——《华盛顿邮报》

才华横溢的畅销书作者弗雷迪德里克·巴克曼又回来啦。巴克曼用他特有的古怪、有趣又动人的文字,讲述了一个关于人性、人际关系和人性善良的故事。

——《加拿大生活》

即使是提出了尖锐的问题,揭示了人类处境的真相,巴克曼的作品依然充满同情心和推动力。

——《多伦多星报》

一个令人惊讶的美好故事。暖心与伤心达到完美的平衡,而巴克曼则用了一种简单而优雅的方式来描述人与人的关系。我们可能都很笨拙,但我们都是值得去联系值得被爱的人。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

精彩书摘

说起抢银行……劫持人质……楼梯间里全都是严阵以待的警察,随时准备闯进楼上的某一套公寓房,扫荡个片甲不留……这样的场面,其实事情很容易发展到这一步,比你想象的容易得多——仅仅需要一个真正的坏主意。

这个故事牵扯到很多事,但主要跟“白痴”有关系,所以必须首先声明一下:宣布别人是白痴轻而易举,可前提是你得忘记做人有多么难——难到把人变成白痴——尤其是当你打算为了别人而去做一个大好人的时候。

这年头,需要我们搞定的事多到难以置信。比方说你得有工作,还得有住处和家庭,纳税、穿干净内衣、记住该死的Wi-Fi密码。有些人永远控制不住一团糟的生活,只能得过且过。地球以每小时两百多万英里的速度在太空中旋转,如同那些找不到了的旧袜子,我们也浑浑噩噩地困缩在地球表面的某个不知名的角落。人心犹如肥皂,滑溜溜的难以把握。我们放松的时候,它会随波逐流坠入爱河,又在眨眼之间摔个粉碎。我们不受控制,所以学会了假装,一直假装,在工作中假装,在婚姻中假装,在孩子面前假装,一切都需要假装。假装自己很正常,受过良好教育,明白什么是“摊销等级”和“通货膨胀率”,假装知道性是怎么回事。实际上,我们对于性的了解并不比对USB线了解得多,总是需要试验四次才能插好这个小玩意儿(插反了,反了,反了,好了!这下对了!)。我们假装是好父母,其实所做的无非就是供给孩子吃穿,当他们捡起地上的口香糖放进嘴里时,命令他们吐出来。我们养过热带鱼,结果它们都死了,我们对孩子的了解也并不比对热带鱼了解得更多,所以责任感总是令人恐惧,每天早上醒来都会吓掉我们半条命。我们没有计划,只是尽力熬过每一天,因为明天又会从头来过。

有时候这很痛苦,真的痛苦,连这身皮囊似乎都不像是自己的。有时候我们会感到恐慌,因为需要付清账单,做个成年人,其实我们对此一窍不通,因为成长非常可怕,很容易走向失败的边缘。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所爱的人,每一个心有所爱的人又总会经历绝望的不眠之夜:躺在床上,试图想清楚该如何继续做人。有时回头看看,这样思考一番之后,我们常会做些蠢事,然而在当时看来,那样做却是唯一的出路。

一个真正的坏主意。仅此而已。

比如说,有天早晨,某位生活在一座不是特别大也不是特别值得注意的镇子上的三十九岁居民,抓起一把手枪走出了家门——事后看来——这是个非常愚蠢的主意。这个故事是关于劫持人质的,但讲述劫持人质的过程并非它的本意,也就是说,虽然这个故事与劫持人质有关,但它的主线并不是劫持人质,而是抢银行。不过事情的经过非常混乱,掺杂了诸如劫持人质之类的种种意外,毕竟抢银行的时候就是可能遇到这样的糟心事。所以,这位三十九岁的银行劫匪出师不利,决定逃跑……然而他并没有任何逃跑计划,况且逃跑计划这种东西……就像这位劫匪的妈妈以前经常说的那样——为她调鸡尾酒的时候,银行劫匪时常忘记从厨房把冰块和柠檬片拿出来,只好跑回去拿——“不管干什么,要是你的脑子转得慢,那么腿就必须勤快!”(需要注意的是,劫匪的妈妈去世时,因为生前喝过太多金汤力,人家不敢火化她,怕引起爆炸……但这并不意味着她的建议就没有价值。)当这场未得手的银行劫案发生后,警察理所当然来到现场,吓坏了的劫匪匆忙逃走,穿过马路,钻进了出现在视野中的第一扇门。当然,不能只因为这一点就把这个劫匪定义为白痴,不过……好吧,这也肯定不是什么天才的做法。因为这扇门通向一处楼梯间,没有其他出口,所以银行劫匪的唯一选择是往楼上跑。

需要指出的是,这位劫匪体格一般,属于三十九岁群体的平均水平,跟那些同样三十九岁、打算通过购买健身装备来应对中年危机的大城市的人可不一样——比如说,他们会买贵得离谱的骑行短裤和泳帽,因为这些人的灵魂里面有个能吞噬Instagram照片的黑洞,让他们瞬间忘掉所有曾经发过的自拍。从医学角度来看,三十九岁的他们每天消耗掉大量的奶酪和碳水化合物更像是一种求救行为,而不是单纯的饮食方式。话说银行劫匪逃到楼顶的时候,肾上腺素飙升,全身的感官都处于警戒状态,紧张的喘息声听起来就像某个秘密社团的接头人,躲在据点的大门后面,透过门上开的小窗向你索要通行暗号……总而言之,到了这一步,摆脱警察似乎是不可能的了。

就在这时,劫匪转身一看,发现楼里一套公寓的门是开着的,因为这套公寓碰巧需要出售,里面全都是过来看房的潜在买家。于是劫匪踉踉跄跄地闯了进去,喘着粗气,满头大汗,挥舞着手枪……由此开始,这个故事就变成了一出劫持人质的戏码。

然后事情就发展到了现在的模样:警察包围了大楼,记者出现,事件上了电视新闻。僵局持续了好几个小时,直到银行劫匪放弃抵抗。除此之外,别无选择。包括七位潜在买家和一位房产经纪人在内的八名人质得到了释放。几分钟后,警察冲进公寓,却发现里面空无一人。

谁也不知道劫匪去了哪里。

眼下你只需要了解这些。现在故事可以开始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焦虑的人(弗雷德里克巴克曼作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译者 译者:孙璐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1175133
开本 32开
页数 3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1
出版时间 2021-09-01
首版时间 2021-09-01
印刷时间 202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76
CIP核字 2021147846
中图分类号 I532.45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11
146
19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0:5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