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命的热情何在(精)
内容
试读章节

永远的他乡

再见了,挚爱的土地,和谐的土地,这充满美满和自由的土地。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仿佛年轻了二十岁。现在,当我要回去,已经比刚来时更野蛮,但是,也变得更聪明。

两周以前,原本少见的苍蝇突然一窝蜂地出现,它们太嘈杂了,叫人不堪忍受。但是毛利人可开心了,因为这个季节鱼类开始浮出水面。这些讨人厌的东西的出现预示着鱼季即将来临,劳动时刻就要来了。请相信,在塔西提劳作可是一件十分愉悦的事情。

每个人都在检验自己的鱼钩和鱼线的结实程度,每个人都在忙活着,就连小孩也跟着女人一起前往海岸边抓一些小鱼做诱饵,我们一起准备了三星期之余。

阳光普照着海面,我们把事先准备好的两艘独木船系在一起,船首有一根极大的绳子,可以把固定在船两边的带有鱼钩的细绳瞬间拉起,只要鱼儿咬住钩子,我们便能捕到不少的鱼。

我们在一个美好的清晨起航了。我跟随捕鱼队伍一起,在一片宽阔的海洋上航行,一只乌龟看着我们从它身边经过。

我们的心情都好极了,奋力划着船,迫不及待想要到达目的地。

我们来到一个海水很深的地方,当地土著称这个地方为“金枪鱼洞”。黑压压的海鸟在海面上虎视眈眈地盯着湖面,金枪鱼已露出水面,它们便蜂拥而至。这里到处都是屠杀,空气中有嗜血的味道。

我问同伴为什么不直接放一条长长的鱼绳在洞内。他们回答说,这是一块圣地,不能随意侵犯。海神在洞中居住。

这肯定又有一个神秘的传说,我巧妙地让同伴把这个传说告诉了我。

以前,有一个鲁莽的渔夫冒冒失失地前往那个地方捕鱼,他的鱼钩竟然勾住了海神的头发,惊醒了海神。海神大怒,生气地浮上水面一探究竟,看看是什么人竟然如此大胆惊扰他的美梦。当他发现是人类的时候,立即决定要全人类都为此付出代价,来为这个无知的罪人赎罪。

令人不解的是这个犯错之人却得以幸免,逃脱了神明的惩罚。

神要他带着全家逃到透马拉马去,有的人说这是一座山或者小岛,但我还是觉得这是方舟。这地方也有月亮战士之意,这使得我认识到这场灾难和月亮有关。当渔夫和家人到达神明指定的地方后,海水开始上涨,最高的山也未能逃脱这场灾难,所有的生灵都遭了殃,只剩下那些逃走的人。

后来他们在岛上繁衍后代,住满了整个岛屿。

我们离开了那个神秘的洞穴,向前航行而去。船主指派了另外一个人去撒鱼钩,隔一会儿不见鱼上钩,便换下一个人。这次有一条大鱼上钩,鱼竿都被拉弯了,四条强壮的臂膊使劲拉着后面的绳子,想要把它拉出水面,最终,金枪鱼开始浮出水面,却不料鲨鱼此刻前来凑热闹,它朝着自己的猎物扑了上去,锋利的牙齿在金枪鱼的身上咬了好几口,被我们拉上船后就只剩了一个鱼头。

轮到我放鱼钩了,船主示意我把鱼钩抛出去。不一会儿,我们就捕获一条金枪鱼,不过我看见同伴脸上带着神秘的微笑,不知在交谈着什么,我们对着鱼儿猛击了几棒子,鱼在垂死挣扎中痛苦地摆动,身上的鳞片像是无数闪耀的光辉。我接二连三地捕到几条大的金枪鱼,我们高兴坏了,看来法国人是会带来好运气的,大家都高声欢呼,说我是个好人。他们坚持说我是幸运星。我并没有否认,我觉得自己很有脸面,内心充满了自豪与骄傲。

不过在赞誉声中我听到些许不和谐的声音,我纳闷他们为何要低下头来,窃窃私语,还带着一副那样的表情。

回程途中,我趁机问一个小伙子这件事情的缘故,他拒绝回答。在我再三地坚持询问下,他很快就做出了让步,向我道明了原因。

在捕鱼时,如果是鱼钩勾住了鱼的下颚,就意味着你远行的时刻,你妻子做出背叛你的事情来。我不信,只是笑了一笑。

热带地区,夜晚来得很快,我们必须在黄昏时刻赶回家去,我们拼命摇动着船桨,口中喊着打气的号子。船后面跟着神秘的粼粼发光的海洋神灵……

此时此刻,我觉得我们的这次旅程是疯狂的。

两小时后我们靠近入口处的暗礁,这里波涛汹涌,想要通过这段路程需要很精湛的技术,这段路程极其危险。我按照当地人的指导前行,一切都很顺利,通过这片地方时,我有些后怕。

我们眼前的陆地被移动的火把照得通明,那是椰子树晒干后做成的火把。这样的景象构成一幅宏伟的画卷,沙滩上十分热闹。

家人在岸边等待着我们打鱼归来。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分到鱼,总共分了三十七份。在我换衣服的瞬间,妻子毫不犹豫地拿起手斧砍出生火的木材。我们把属于我的那份拿出来烤了烤,现场吃了起来,将属于她的那份装起来带了回来。

她问起我捕鱼的过程,我为满足她孩童般的好奇心,便一一告诉了她。但我内心有一大堆问题,经过反复思考后,越来越感到不安,睡觉的时刻,我辗转难眠,再也无法控制自己,便向妻子提了出来。

“你讲道理吗?”

“当然啦!”

“你今天的情人他还好吗?你喜欢他吗?”

“我并没有什么情人。”

“你撒谎,鱼儿都告诉了我。”

蒂蝴拉站起身来,眼睛直直地盯着我,露出一副我从未见过的表情,混杂着庄严、神秘……这些平时我很难见识到。

屋子里的气氛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我发觉某种信仰在发酵。妻子轻轻地走到门边,确定门窗紧闭后,走向屋子中央,开始高声祈祷:

救救我吧!救救我吧!

现在是深夜,是神明的时刻。

守护在我身边吧!我的上帝!

请不要丢弃我,我的神明。

不要让我受诱惑而堕落。

让我免受迷惑与毒言之害。

从那些散播恶毒谣言的手中拯救我吧!

不要让我突然死去。

我的上帝啊!

请保全我吧!

帮助我躲开流言蜚语。

四处游荡,恐吓他们的恶毒之人。

让他们都头发竖起。

愿我的灵魂得以拯救,灵魂长生。

啊!我的上帝。

那天晚上,我加入了妻子的祈祷。

她做完祈祷,向我走来,神色温存,眼含泪水对我说:

“你一定要惩戒我,狠狠地打我吧。我不想要你生气。”

面对这样妙曼的她,我怎么忍心下得去手,她是那么美好,我若用双手殴打创造主的杰作,我将会永生被诅咒。

我拥抱她,亲吻她。

我此时此刻肆无忌惮地爱着她,难以自拔地爱着她。我低声说出了佛祖的话:

愤怒需以温柔克服,以善意征服恶意,谎言必须用真情抵挡。

那是极其宁静的夜,是自我来到这之后少有的夜。第二天,我们迎着黎明的万道曙光起床。

一大早,岳母便带了一些新鲜的椰子给我们食用。她知道蒂蝴拉的事情,以眼神询问着她。

稍定心情后,她巧妙地问我:“昨天去捕鱼,一切还顺利吗?”

我答道:“希望不久后再去一次。”

我被迫召回法国,家里有一些急事,我必须回去一趟。再见了,这片好客的美妙的土地。我在岛上度过两年时光,心情却年轻了二十岁。我比初来时更像是野蛮人了,我更加有教养了。

我从这个民族身上学会许多优良的品质,最重要的是,他们让我更加了解了自己,懂得更多的真谛。

这个美妙的世界,你将会永远在我的心里,是一盏明灯,使我变得更加美好。我越来越爱你了,再没有人比我更能领略你的美妙了。

我登船离开的时候,我仔细看了看蒂蝴拉,可能这一别后,再见遥遥无期。她已经连续哭泣了好几个晚上了,现在的她平静地坐在一块石头上,目光呆滞,精疲力竭。河水击打着她的双脚,她原先别在耳边的栀子花此刻也枯萎了。

我们的船渐渐远了,蒂蝴拉的身影在我的视野中消失,船将我们分隔两地,此生恐难以相见。我拿起望远镜,依稀还可以看见我那美丽的爱人,她的嘴唇念着这样一首毛利情歌:

南方的清风,东方的清风。

你温柔的爱抚着我的发梢。

快快赶往那座小岛去吧。

那里可以看到我的薄情郎。

那抛弃我的情人啊!

坐在他喜爱的树下,

请把我的悲伤告诉他。(P157-P169)

书评(媒体评论)

要坚强,够坚持,才能承担孤独,才能独立独行。

——保罗·高更

目录

推荐序:在孤独中飞翔

推荐序:生命是神的灵感之作

出版说明:生命的热情何在

诺阿·诺阿——高更的塔西提手记

 塔西提,芳香的土地

 没落的塔西提公主

 我对塔西提的观察

 在塔西提,样样都芬芳

 我的塔西提新娘

 怎么,你嫉妒吗?

 毛利族的神秘世界

 永远的他乡

 补录

附录

高更纪事

序言

推荐序:在孤独中飞翔

我相信这世上,有人生来便带着伟大的灵魂和高贵的宿命。譬如500多年前的王阳明,被谪贬贵州龙场,在这里他日夜反省,感应天地万物的根本,传奇般地顿悟,创立 “心学”。譬如100年前的弘一法师,东渡归来,却诀别妻子,皈依佛门,“一轮圆月耀天心”。又譬如高更,中年潦倒的他,为追求心中的艺术,毅然离开了繁华的巴黎,前往南太平洋上的塔西提岛,宿命般地过上了原始、荒蛮却自由、隐逸的生活。马克·吐温说,人生最重要的两天,是你出生的那天和你明白自己为什么出生的那天。我相信,断绝了家庭关系,只身行走在茂林深篁、碧海长天中的高更,他灵魂的旌旗一定是孤独而招展的!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是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与梵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对现当代绘画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高更1848年生于法国巴黎,三岁至八岁在秘鲁度过,回到奥尔良后他的生活特别不愉悦,常常逃学,十七岁弃学,当了七年水手后在法国一家银行工作,娶了一名漂亮的丹麦妻子。二十六岁开始作画,因想要专心于绘画事业,高更放弃了银行工作,妻子与家人十分反对。此后,高更穷困潦倒。1887年11月,高更与法国另一位印象派巨匠梵高在巴黎画廊相遇,两人一见钟情。梵高称誉高更的画“极富诗意”,高更则赞赏梵高“关于艺术的热情”,梵高与高更在法国一个叫阿尔的小镇一同度过了62天。作为印象派的画家,两人希望丢弃一切,给世界留下“一份新艺术的遗言”。但是由于性格差别,加上创作理念不同,他们共同度过的日子里充溢着分歧与争执,高更终于不辞而别去了布列塔尼,而梵高当晚割掉了自己的耳朵,之后住进离阿尔不远的圣雷米一家叫圣保禄的精神病院。

高更把绘画本质看作是某种独立于自然之外的东西,当成记忆中经验的一种创造,而不是一般所认为的那种通过反复写生而直接获得的直觉经验中的东西。在塔西提,茂密的植物、蔚蓝的天空、慷慨的大自然、质朴的民风成为高更创作得天独厚的艺术给养。高更在此度过了此生中不多的一段心平气和的幸福时光。他坚持绘画,写短而美的诗歌:“南纬17度,夜夜都是美的……北纬47度,巴黎,我相信椰子树己经不存在,声音也不再悦耳动听……”岛上的湖泊鲜艳夺目,树木郁郁葱葱,土地闪烁“流金与阳光的欢乐”,岛上的土著性情温和,也激励着他的艺术创作。

高更的画作,充斥着神秘的象征色彩,满是原始情调,但本质上却是孤寂的。而看似隐逸、自由的塔西提生活,于高更而言,更像是一场孤独而旷日持久的修行。他在日记中写道:“塔西提是洪水的杰作,在古代的一次大洪水之后,海面上升,淹没了原先的群山,只留下几座山顶兀自露出,和攀附在山顶的珊瑚丛。在面对这片无边无际的海洋时,会让人升起莫名的孤寂之感。”

然而孤独也沉淀了高更的艺术。《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哪里去?》是高更最为宏伟的一部作品。此时的高更贫病交加,心情沮丧,他曾决定自杀,喝下毒药却被人救活。就是在这样极端孤独中,高更以巨大的热情完成了此画。这幅画展现了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意向绵密,极具象征意义,是高更的巅峰之作。日本俳句大家佐藤义清隐遁山中时,曾望月兴叹写下凄美孤寂的俳句:

“洒在孤单草堂上的月光,就想我在山里的友人。

人影在月下交叠,若有人能陪我一起赏月,该有多好啊?”

我想,生活在塔西提的高更,一定也曾伫立在南天平洋的澄明月空之下,而这一卷《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哪里去?》正是高更根植于深邃的孤独之中,偃仰啸歌、冥然兀坐的执着“天问”。

1903年1月,塔西提岛遭受龙卷风的蹂躏,高更勇敢正直,在岛上维护土著的正当利益,不惜与法国殖民当局发生冲突。5月高更心脏病突发,猝死在马克萨斯岛阿图阿那的一间小屋内。这本《诺阿·诺阿》的成书几经波折,与历次版本不同的是:编者引用了卢浮宫最原始版本的插画,汇总了高更在塔西提时期创作的40余幅名画,并印制了高更《诺阿·诺阿》法文原始手稿,随书附赠。

周国平在《爱与孤独》一文中写到:有两种孤独。灵魂寻找自己的来源和归宿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没有根据的偶然性,这是绝对的、形而上的、哲学性质的孤独。灵魂寻找另一颗灵魂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人世间的一个没有旅伴的漂泊者,这是相对的、形而下的、社会性质的孤独。前一种孤独使人走向上帝和神圣的爱,或者遁入空门。后一种孤独使人走向他人和人间的爱。而高更在塔西提的创作生活,从最初的隐遁出走,到最后的“终极天问”,实现了从“社会属性”的孤独,像“哲学属性”孤独的抽离与升华,也终将个人艺术推向巅峰。

波斯诗人鲁米说:“你生而有翼,为何竟愿一生匍匐前进,形如虫蚁?”反观高更的人生,除了潜心沉浸于塔西提的艺术创作,似乎终身都在孤寂中踽踽独行,匍匐前进。而正是这种孤独成就了他,让这颗倔强而冥顽的灵魂,在艺术的乌托邦里生上翅膀,自由翱翔。

午歌

2015年12月于宁波

内容推荐

《生命的热情何在(精)》由法国“后印象派巨匠”保罗·高更所著。本书是他出走文明社会后在塔西提岛书写的散记。高更用充满诗意的文笔,勾勒出第二故乡塔西提的万种风情,层层拆解,屡屡绽放,使之成为艺术创作巅峰的记录,更是他晚年艺术创作的宣言。

本书记录了他在塔西提生活的十二年。高更以自传色彩绘出心中的美好,他要告诉文明社会,那些野蛮人教会他,关于生活与幸福的事。

编辑推荐

保罗·高更所著的《生命的热情何在(精)》是一本献给理想主义者的书:“你生而有翼,为何竟愿一生匍匐前进,形如虫蚁?

对心灵勇敢,对自己诚实。高更用他的半生和勇气证明:真正的理想,可以摒弃一切孤独与苦难。生命将会永远充满热情,永远光彩灼灼。

正如意大利著名美术理论家文杜里说:“高更在塔西提的生活缩短了他的生命,却拯救了他的艺术。

畅销书作家午歌、祝小兔联袂作序推荐,解读高更精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命的热情何在(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保罗·高更
译者 吴婷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89648
开本 32开
页数 1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6-03-01
首版时间 2016-03-01
印刷时间 201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04
CIP核字 2015309083
中图分类号 I565.64
丛书名
印张 6.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0
14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7: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