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书匠/百花中篇小说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这是著名作家葛亮的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中篇小说,它以一南一北两位古籍修复师鹿简和老董为叙事中心,通过讲述我与两位古籍修复师之间的故事,既看到了“修书匠”这一群体以书会友、以书交友的价值取向,同时也表现了他们各自守持的学养和对理想主义的追求以及对工匠精神的传承。作者在细节中凝结质地、蓄积力量,借用“修复古籍”这样一个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消弭的职业,以古今、中西两种文脉渊源进行跨度化的对照,表达了对文化的承继以及中西文化思想的碰撞。 作者简介 葛亮,原籍南京,现居香港。文学博士,毕业于香港大学中文系,现为副教授。著有小说《北鸢》《朱雀》《七声》《戏年》《谜鸦》《浣熊》,文化随笔《绘色》《小山河》等。作品被译为英、法、意、俄、日、韩等语言。 《朱雀》入选《亚洲周刊》“华文十大小说”,2016年以《北鸢》再得此荣誉。作品入选“当代小说家书系”“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等,历年获得海内外三十余重要奖项。近期包括2016年度“中国好书”、“华文好书”评委会特别大奖、2016年当代五佳长篇小说、2016年度中版十大中文好书等,作者获颁《南方人物周刊》“2016中国魅力人物”《GQ智族》2017年度人物盛典“年度作家”,2017“海峡两岸年度作家”。 目录 《书匠/百花中篇小说丛书》无目录 导语 本书是香港艺术发展奖、首届香港书奖、台湾联合文学小说奖首奖、台湾梁实秋文学奖等奖项获奖作家葛亮的最新力作。葛亮的作品温润清澈,对生命的种种不堪充满包容与同情,通过社会中心地单纯的人物遭遇反映人生百态。他的作品一直为全国作家、评论家、编辑和广大读者所关注。其小说思想性和艺术性强,兼具阅读与鉴赏、研究与收藏价值。 小说卖点在于小开本,便于携带,有效填充大众读者的碎片化时间,机场候车、乘坐地铁等时间段,读者可以抛开手机进行深入阅读。当代作家的最新中篇不仅带有时代性、现实性,而且可以使读者站在小说阅读的最前沿,了解小说这种文学发展的新契机,对阅读时间、场地的要求进一步减少,鼓励大家去阅读,也符合国家全民阅读的号召。 这本书是百花社倾心打造的一款可以成系列的既长销又畅销的中篇小说单行本。依托《小说月报》的号召力,以最快的速度出版作者新近刊发的有寓意、有思想、有内涵的中篇小说单行本。 书评(媒体评论) 小说的尺幅,是极有讲 究的。能够激起人心普遍唱 和的,往往是中篇小说。短 篇易迷失于个体幽谷式炫技 ,长篇易迷失于时代产业竞 赛。于人情,于物理,中篇 小说以合适的尺幅照见人间 生活的本相。 百花中篇小说丛书,中 国中篇小说单行本专家。 ——汪惠仁 精彩页 一 简 借人典籍,皆须爱护。 先有缺坏,就为补治,此亦士大夫百行之一也。 ——北齐 《颜氏家训·治家》 我遇到简,十分偶然,是因为我的朋友欧阳教授。 欧阳教授是个很有趣的人。这有趣在于,他经常兴之所至,做出突如其来的举动。作为一个七十多岁的人,他经常会自嘲说,这就是“老夫聊发少年狂”。 这一年大年初三,我照例去他家给他拜年。欧阳教授其实是我祖父的学生,在中央大学学艺术史,后来又在祖父的母校杭州国立艺术院执教。祖父早逝,他作为门下得力的弟子,对我的父亲尽过兄长之责。我父亲对他便格外尊敬。后来他移居香港,而我成人后又赴港读书。每到年节,我父亲便嘱咐我去看望他。 欧阳太太是绍兴人,到了香港三十多年,早就烹得一手好粤菜。家宴中,仍然拿出加饭酒,温上。欧阳教授便与我对饮。我不是个好酒的人,但欧阳教授喝起酒来,有太白之风。刚刚微醺,行止已有些豪放,忽然站起身来,引吭高歌。自然还是他的招牌曲目——《费加罗的婚礼》中的咏叹调“再不要去做情郎”。欧阳太太放下筷子,和我对视了一下,摇摇头。目光中带着纵容和无奈。欧阳教授却俯下身,将一块椒盐石斑夹起来,放到我的盘子里。同时并没有停下喉间震颤的小舌音。我自然没有吃那块鱼,因为照例很快到了高潮,是需要鼓掌的。 然而,这酒劲来得快,去得也快。到了家宴的尾声,我们都知道,余兴节目是展示欧阳教授近来的收藏。教授很谦虚地说,毛毛,我这一年来的成果很一般。市面上今不如昔,能见到的不是新,就是假。 说罢,便在太太的搀扶下,摇摇晃晃地引我去他的书房。 欧阳教授有一个很令人羡慕的书房。尤其在香港这样寸土寸金的城市,居然有三面靠墙的通天大书架。书桌则对着落地玻璃窗,可观得远山点翠。欧阳教授常为此顾盼自雄,称自己有远见,早早搬离了中心区,在新界置业,才不用受逼仄之苦。他的藏书虽不至汗牛充栋,但在我一个青年人看来,确有洋洋大观之象。据说这只是数分之一,有些善本书,因为要防潮湿和久存的书蠹,送去了专业的仓储。 我抬头看见,欧阳教授亲书的大篆“枣庄”二字,悬在书桌上方。这是教授书房的名字,也是他的得意之作。教授是山东人,枣庄确是他的故里。然而还有一层深意,却是凡俗学浅之人未必能领会的。旧时刻书多用梨树与枣树,作为书版,取其致密坚固。刊印书籍也称“付之梨枣”。教授将其书房命名为“枣庄”,便有以一室纳万卷之意,可见过人气象。 欧阳教授拿出一只匣子,打开来,扑鼻的尘味。他说,去年七月在东京开研讨会,结束了就去镰仓逛了一遭。在临街瓷器店里,看到有人寄售这套《水经注图》,全八册,可惜少了第三册。不过打开来,有杨守敬的批注,算是捡了个漏。 我讨喜道,老辈儿人都说呢,收藏这事像盲婚盲嫁,大半靠运气。 教授说,可不!有心栽花花不开。春天的时候,西泠放出一箱璧园会社石印《吴友如画宝》,我可上了心,竟然没有拍到。 还有这个,也是造化。在上环饮茶,说是一个老伙计要移民,把家里的东西尽数出让。我是赶了个大晚集,但这个收获,算是藏家小品,却很有意思。我看到他拿出一些残旧的纸页,打开来,是竖版印刷。教授说,这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香港“友联”出版的“古文活页”。 我问,友联,是出过张爱玲的书吗? 他说,正是。这个活页是仿照欧洲传统出版方式推出的,当时在中国香港很风行,特别在年轻学生里。数十页成章为一份,读者逐份购入,辑录成册,再自己找订书公司订装。欧洲出版社,经常只印不订,叫Temporary Cover。老时候的中国香港也有。你瞧这个,订书公司潦草得很,完全是西洋的订法。外头是假书布,里头这个还是以往线装书的版式。我打算重新整一下。 对了,毛毛。上次听你母亲说,找到老师的手稿,可带来香港了? 我说,是。包裹在一大袋子生宣里。杭州那边的档案室要清理,这才发现。 P3-7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书匠/百花中篇小说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葛亮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百花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068109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3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6 |
出版时间 | 2021-07-01 |
首版时间 | 2021-07-01 |
印刷时间 | 2021-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20 |
CIP核字 | 2021117290 |
中图分类号 | I247.5 |
丛书名 | |
印张 | 4.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天津 |
长 | 163 |
宽 | 115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