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清城之战
内容
编辑推荐

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游戏小说,第一个由玩家亲身经历改编的小说,第一个真正记录网络游戏现状小说。

这是一部属于全部网络游戏玩家的故事,从本书中,你会了解什么是PK狂、情痴、工会战、装备、网游商……,你会了解游戏玩家一族。

内容推荐

《清城之战》故事背景取自网络游戏《仙境传说online》,简称R0。这款网络游戏改编自韩国超人气漫画家李命进的同名漫画,游戏中可爱的Q版人物吸引了相当多的女性玩家。自游戏在整个中国大陆推出以来,目前会员人数超过710万人,同时上线人数已达30万人次之多,位居Q版网络游戏排行榜之冠。

目录

序——吴多多/1

一、《网络英杰传》/1

二、《疯》/73

三、《清城之战》/137

后记/267

试读章节

72级的时候,我心柠檬和每一个巫师一样对前路感到迷惘。他尝试过在钟楼3层打钟怪,结果每每坐在那里恢复SP的时候都昏昏欲睡,而通常再度清醒的时候却已经死冒出了“重新开始”的选项;他试过一个人跑去浪人大厅挑战那些死后英灵未散的幽灵剑士,但他的直火通常只有在死前的几秒才放得出来;至于浪人,我心柠檬的冰墙总是很准确的封死了自己全部退路,然后对着浪人大喊“我靠!”   这些惨痛的记忆清晰的印在我心柠檬的脑海里,像胎记一样挥之不去。按照比较通常的叫法,我心柠檬是个菜鸟,但他不这样认为,有时他会用颇带点嘲讽的味道安慰自己说“段誉不也是这个样子。”但我心柠檬毕竟不是段誉——他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一个风流的老爹为他留下一堆美得冒泡得牧师妹妹帮他抗怪加血,甚至我心柠檬至今都不知道天赐和加速的作用是什么。况且,我心柠檬大抵没有段誉英俊,“否则我的王语嫣怎么还没出现呢?”我心柠檬就这么一遍一遍的问着自己。   一缕春风扫过古城,然而这里依然是死气沉沉的,让我心柠檬无法把这里跟“生机”二字挂上任何联系。此刻他正在站古城修道院的大门口,一边咒骂着古城的阴森一边犹豫是否要进去。毕竟我心柠檬已经连续死了5次,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产生了离开的念头,“练级要从娃娃抓起,如果先花上两个月,培养一个服侍转成牧师并娶她做老婆,那么我未来的练级之路就不必这样坎坷了。”转念又一想,“现在的女人这么势利,万一人家转了牧师就离我而去,我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去骑士团吧。” 正在我心柠檬犹豫不决之际,一行清晰的文字在我心柠檬的屏幕下方出现,打断了他的思考。随后他注意到说出这句话的是一个小服侍——不是单身一人,而是混迹在一支由猎人,巫师和牧师等乱七八糟职业所组成的杂牌军当中。我心柠檬凭借他不多的经验断定那些好心人是要带这个小妹妹冲50JOB,而“培养一个服侍转成牧师并娶了她”的念头又一次浮现在脑海里。   我心柠檬走了过去,在和风中用少女般的姿态拨弄了一下扎在脑后的辫子,羞涩的问道:“能带上我一个么?”同时一双眼睛不停闪烁着色咪咪的光芒,打量着队伍中每一位女同胞。一群人疑惑的看着眼前这个花痴一样的巫师,靠拢在一起唧唧喳喳的讨论了一翻,然后一起摇了摇头,“不,我们在带人。”   这支由两名巫师,两名牧师,一名猎人以及一名小服侍所组成的队伍迅速冲过骑士团的大厅,直奔二层。不耐烦和暴躁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若在平时,他们也许不能肯定单练和组队究竟哪一个更节省时间,但当那个没有战斗能力的小服侍存在时答案就不言而喻了。人终归是自私的,帮助别人未必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好处甚至快乐,但当他们——尤其是那两位牧师想到自己服侍时期的辛苦时,一股子怜悯打从心眼里冒了出来。尽管他们现在颇有些后悔。   在他们达到骑士团二层的不久前,当他们路过充满了怨气和杀机的修道院时,仿佛和古城一起降生的不安感就一直围绕着他们,因为他们遇到了一个看上去更另人不安的花痴巫师。本来在拒绝了巫师同行的邀请之后,这份不安理应消退,要命的是现在那名巫师正死皮赖脸的跟在队伍后面,于是队伍里的女同胞们不得不加快脚步,走在了最前沿。   这支队伍对我心柠檬的态度有所转变,是从骑士团二层的幽灵剑士们迈着方步向他们冲过来时候开始的。我心柠檬打开了能量外套,像个骁勇善战的骑士一般,在所有人出手之前用区区2000多的HP抗住了幽灵剑士的攻击,并在其他人出手的时候又迅速撤回队伍的后面,一边给自己加着血,他的举动把所有人看了个目瞪口呆。我心柠檬毕竟不是个骑士,不论是从他的信仰还是他的装束都不难看出这一点,所以他冲上去的原因很简单,向这支队伍的成员证明自己绝对是来帮忙而不是来抢怪的,并且这支队伍很需要一名向自己这样的成员。我心柠檬迅速撤退的原因也很简单,他不确定如果自己一个不留神被幽灵剑士砍翻,会不会有人为他复活,对于一个尾行者而言,保命无疑是最重要的。

第一个开口向我心柠檬表示感谢的是那个小服侍,她用十分感激的口吻说:“这位GG,你好厉害,人也好。”可以肯定的说,这是我心柠檬第一次听到有人夸他厉害,通常菜鸟总是喜欢结交比自己强大许多的人物,因为一个人进步的快慢是与身边朋友的水准呈正比的,所以对我心柠檬这样一个菜鸟来说,他通常只有对别人说“GG你好厉害”的份,断然轮不到别人夸奖自己;并且在我心柠檬以往的历程中也很少帮助别人,一来以他目前的能力没有解决麻烦的本事,二来他也不会制造麻烦,甚至连个让他帮忙倒东西的朋友都没有,所以我心柠檬在此前从来没有过能表现自己“人也好”的机会。正因如此,我心柠檬被小服侍一句话夸得有点气血上扬,顿时觉得自己像是WAR3里被撒满激活了的斧头兵,连影子都高大了起来。于是他更加忘我的在幽灵剑士之间穿梭,以体现厉害,小服侍则在一旁左一声“GG你真好”、右一声“谢谢GG”,乐此不彼。   或许是快乐冲昏了我心柠檬的头脑,所以他没有注意到这个时候队伍里其他人的愤怒。人们常说,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话是贬义的,也对也不对。根据西方一个鸟博士研究的快乐守恒定律表示,当一个人快乐的时候,那么必然会有其他人痛苦,并且痛苦的人数与快乐的人的快乐程度呈正比——即,某一个人越快乐,那么痛苦的人就越多。从这个角度来讲,的确快乐是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不道德行为,但这个“建立”的过程却不一定非要是主动的。   以上这个颠簸不破的真理,在后来我心柠檬混迹于PVP的日子里,一次一次交替扮演快乐者和痛苦者的时候得到了充分的印证,而这一次我心柠檬的快乐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他后来所以会在PVP里驰骋的起因,当然这些就是后话了。目前这个真理的具体表示是一个牧师忽然跳出来代表所有人向我心柠檬建议道:“你别跟着我们了,好不好。”我心柠檬脑海里瞬间出现一副画面:六月似火的骄阳还在头顶,如席的雪花却从空飘落,一个没落的男人留着一抹胡子,苍老的脸上挂满了泪痕,手里还弹着吉他轻唱着“喔,我的世界开始下雪。”   我心柠檬在那一瞬间呆在了原地,没有人说什么,似乎大家都对这个建议表示支持。我心柠檬突然明白了:人家一支队伍的人给小服侍分经验打了这么半天,小服侍连句话都没说过,偏偏自己抗了几次怪却让小服侍这一通感恩戴德,换谁谁也不会乐意。随后他无奈的转过身,用最快的速度消失在了这支队伍走的视野之中。   就在我心柠檬的心里还琢磨着:那个小服侍是否会跟自己道个别的时候,屏幕下方一个叫奈美//晨露的家伙发来一行M语:“其实,他们从一开始就想把你传送走了。”我心柠檬搞不清这个时候自己该激动,兴奋亦或者悲哀,随后在他把这个名字和队伍里留着两条棕色小辫子的女猎人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一切烦恼消失了。   奈美//晨露是一个60多级的猎人,和队伍里的其他人一样,奈美//晨露很清楚以目前这支队伍的攻击能力而言经验少得可怜。但她别无选择,需要知道在外挂横行的年代里手动的玩家简直是稀有动物,如果一个人号称自己手动到90级,大家会怀疑他;如果一个人号称自己手动到80级,大家会崇拜他;如果一个人号称自己手动到70级,大家会夸奖他;但是如果一个人手动到60级,她就只能无奈的跟着眼前这些人一起,在各自不同的目的之中寻求一个可以重合的线段。   奈美//晨露终于发现目前这支队伍和她要达到升级的目的几乎没有重合的部分,尤其是在亲眼看着队友将一个好心的巫师赶走的时候,奈美//晨露退出了队伍。随后他收到我心柠檬的回复:“要不要组队?”“没有牧师,怎么打?”“以我的实力,根本不需要牧师。”奈美//晨露决定试一次,毕竟从我心柠檬用身体封住了幽灵剑士的剑这一勇猛举动来看,他比之前那些人强一些。但奈美//晨露显然没有意识到再烂的牧师也比巫师能抗这个游戏设置,所以之后不到1分钟的时间里她感觉自己狼狈不堪,她和我心柠檬像大逃杀一样被满屏的幽灵剑士追着砍并双双扑街。奈美//晨露觉得糟糕透了,不幸的是,后来她发现这不过是个开始……

          P139-P143

序言

对大多数人来说,如果这本书还值得称道的话,那么我认为本书最大的意义在于该书的存在。换句话说,在游戏行业逐渐开始挤进入们的视野时,无论作者,还是出版商,给予本书的定义与希望占重要比重的是:为了存在而存在。

从古至今,游戏一直伴随着人们的生活,但游戏者从来都是为人所鄙夷的,这点在电子海洛因这个作者只听说过两个游戏名称而想当然编出的为世人所关注的报道时到达了顶点。直到今天,这种烙印仍没有消去,但这对玩家群体来说,已经不再是什么问题了——陪伴他们的是游戏,而不是什么所谓某个有关专家的调查数据。诚然,那些数据非常真实,例如被拘留的问题少年都爱玩游戏,并且都是游戏高手。是呀,他们确实是游戏高手,但他们同时也都有两只眼睛,两个耳朵,两只手和一张嘴,他们都是人生出来的而不是马、兔子或其他动物.他们至少都曾经有过家,差别只是家里的卫生间不全是抽水式马桶而已。

即便是不同游戏的玩家,都能从这本书里找到自己的影子,因为作为玩家,那一份热情,那一份执著,那份对虚拟世界中其他同伴的感情寄托,都是相同的。那么现在,终于该轮到玩家们来说话了,可说的话并不多,因为那本已经与玩家们的正常生活融合成一部分,他们目前所存在的状态就是他们要表达的话,如果不了解这个前提,是根本无法读懂他们的。

本书的文字很贴近生活,或者说是很贴近网络游戏生活。所有的对话,均来源于真实的网络游戏用语,或许我们会见到些从字典中都查不到的词汇,这种事情经常会碰到——尤其是看这本书的时候。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欣赏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形象,因为只要具备中学生的阅读水准,要看也轻而易举。事实上,就算是小学生,看完这本书也不是什么难事,因为他们虽然对文字懂得还不多,但最起码懂游戏。

这本书的作者,还有其他相关的很多人,从来没指望这类文章能让一部分对文字深有研究的人看得上眼,注意这句并不存在贬意或是其他情绪,而是就事论事。因为其文字本身的确很通俗,按照另一种说法是庸俗,总之这本书不像是在写小说,而是在讲故事。这就意味着,会令一些人失望,但不管怎么说,这总比那些看了就头疼的八股文强。同样是看不下去,一个是死了几亿脑细胞没读明白,另一个是轻松看完,即便都很无聊,后者也是占优势的,何况后者读起来未必真的就看不下去。

其所以说这么多话对作者的文字评头论足,一是希望大家注意阅读时的尺寸把握,这不是什么名著,也不是什么优秀文艺作品,只是几篇关于玩家的故事和恶趣味。这样的文字能与读者见面很难说究竟是读者的大幸还是不幸,更多的时候,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灾难的开始。事实上,当你看第一篇故事时,就已经掉进了火坑。如果你还想看第二个故事,那就是从一个火坑又掉进另一个火坑。全看完的时候,你就已经无药可救了——最后这个词作者经常听到别人这样对他说,他父母重复得最多。

本书作者是我现实中的朋友,从另一个领域讲,是我在游戏中的搭档,我们曾配合击败很多游戏高手,虽然这对目前这个世界来说,还没有更多的意义。但恰恰是因为这一点关系,我们已经将友情保持了7年,并且以后还会保持下去。我是70年代的人,作者却生于80年代后,按照现在流行的观点,这是最格格不入的两个群体,事实上我们也确实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甚至说没有丝毫相同之处——除了爱玩游戏。

作者17岁成为游戏圈内知名作者,18岁时独自在国内各地闯荡,19岁时成为公司的产品经理,到20岁时,出高薪挖他的公司已经不计其数。他每个月都把工资的三分之二汇给他曾经出走的那个家庭。

其实他只是个玩家。

我们该如何了解作者呢?我们该如何了解玩家呢?翻开本书,寻找你想得到的答案,之后无论发现了什么,那都是作者——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后记

太多优秀的作家、作者,写完一篇小说之后会感叹“这是一篇极不成熟的文字,很大程度上我只是写给自己看的。”虽然我不是优秀的作家、作者,并且很不幸的在翻回头去看自己的作品时也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但为了脱俗,所以这样的话就不去重复了。

我知道有许多作者写完一篇文字之后,总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处于写不出东西的状态。很庆幸我没有这方面的苦恼。最初动了写《清城之战》的念头,所想的无非是想记叙下当今网络游戏玩家的游戏状态,当时我并没想到这篇故事可以和《疯》、《网络英杰传》一起整理成书。所以在动笔之后我开始思考了其他的一些问题。

现在的网络游戏小说、故事非常多,能出书的却少之又少。对此业界有着许多争议,其一是游戏相关的文字,到底能不能叫“游戏文学”?短暂的争议之后,所有人的结论是:这玩意如果披上“文学”的外衣,自己也会不好意思。所以,所谓的“游戏文学”,只是个吸引眼球的幌子而已。其次,虽然“游戏文学”并不存在,但我们都乐意假定它是存在的,可是,这个假定的“游戏文学”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游戏业内有着许多“游戏文学”比赛,作为一个从业者,这样的比赛我一个也没有参加。许多获奖作品我是拜读过的,那是我目前难以企及的水平,但它们的内容却大都和网络游戏没有关系。我无法赞同那也算“游戏文学”,我想这也是许多及业界人士自己都否定“游戏文学”的一个原因。

我的观点是:假定存在的“游戏文学”是一个声波,那么它记叙描写的应该是声波本身,而不是以声波为载体去描写其它。就好像我们不能因为金庸先生每一篇武侠小说里都有爱情的描写,就把他的文字定义为爱情小说一样。所以我认为,高水准的爱情故事、奇幻小说甚至武侠小说因为沾了游戏两字就被归入“游戏文学,绝对是“游戏文学”的高攀,至于作者又何以下嫁,暂不讨论。

我要写的绝不是那样的文字,这和我是否有能力写那样的文字无关。本书的3篇故事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当今任何一款网络游戏中找到他们的影子,而3篇故事本身则是已经发生,或是正在发生,或是将要发生在网络游戏当中的。这才是我想要表达的东西——讲述属于全部网络游戏玩家的故事。

正因为要围绕这个主题,所以单纯的从结构上来看,3篇故事都存在着太多的漏洞,这一点我是完全承认的。譬如说,曾经有人在读完《清城之战》后,问我某几个厉害的人物怎么会忽然冒出来,事先竟没有任何铺垫,又或者某个先前非常厉害的人物,怎么就凭空消失了。

其实类似这样的问题,我都曾在原文中给出了答案:网络游戏就是这个样子。任何人不应该以武侠、奇幻或者怎样的思路去理解网络游戏相关的故事。只要读者能在看完之后,从文字中找到网络游戏里似曾相识的身影,我认为自己就成功了。

所以,在写完《清城之战》后没多久我又写了《疯》。因为我觉得在《清城之战》里有一类人是我未能让他们的性格心态得意体现的,在《疯》里,我自己扮演了这样一类人的角色。

老实讲那是我最爽快的一次游戏以及写作体验。记得在周星驰的电影《喜剧之王》里,扮演卧底警察的吴孟达有过这样一段台词:“我没有剧本,也不可以NG,只要有一次NG就要死亡。所以我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演员,我才应该去拿奧斯卡奖。”

在写《疯》的时候,我事先策划好了里面所记录的每一件事,设计好了自己在游戏中说的每一句台词,并且还预先想象他们可能会有的反应。在游戏里,一切当事人都是随机遇到的,让我真正感到了生活其实是最伟大的表演,在不知道我设计的剧情和台词的情况下,他们竟然完美地上演了一处故事,并且从没出现NG。  我用他们的表现与我的预想做了细致的比较,最终挑选出更有趣的那一种,然后进行整理、编排形成这样一篇完整的文字。至今想来,这种集编剧、导演、男主角等角色于一身的体验,都实在是我玩网络游戏的一大突破。

我相信我所想的这些至少是不完全错误的。因为在《清城之战》和《疯》连载的时候,不论读者是否是那款网络游戏的玩家,他们都饶有兴致的看了下去,并被故事中的人和事打动。然而在我和一些出版社的交涉过程中,我的想法遭到了一定的质疑。

一些出版社的编辑认为,这样的故事恐怕难以被不玩网络游戏的人所理解。这个理论的具体证据是,说这话的编辑自己就读不懂我的故事。我想,这也是为什么目前仅有的几本出版了的“游戏小说”,都是那些下嫁给“游戏文学”的非游戏故事。

无奈之下.我很快又动笔完成了《网络英杰传》。《网络英杰传》是一篇《三国演义》的同人作品,我试图通过这样的形式,告诉不玩网络游戏的人说:看,这就是网络游戏,并且为了不至于让读者认为我一直在重复自己,于是又在《网络英杰传》加入了许多游戏公司运营的内容,使它看上去更充实。

我按照《网络英杰传》、《疯》、《清城之战》的顺序对三篇文字进行排列。我希望在读者拿到这样一本书的时候,能够循序渐进地了解其实并不太神秘的网络游戏世界。

不论怎么说,《清城之战》终于还是可以出版成书了。我相信读者对这本书的看法.可以给以上所有问题一个答案。惟一需要声明的是:写《清城之战》时,我用的笔名是我心柠檬;写《疯》时,我用的笔名是无聊;写《网络英杰传》时,我用的笔名是笑三少。对于所有可能因此产生误会的读者,我要说:

——其实这都是我,唐拓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清城之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笑三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209870
开本 16开
页数 2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05-09-01
首版时间 2005-09-01
印刷时间 200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9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9: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