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优雅变老的艺术:美好生活的小哲学
内容
作者简介

作者奥特弗里德·霍夫生于1943年,在杜伊斯堡大学获得伦理与社会哲学教席,担任社会哲学与政治国际研究所所长。他在弗赖堡大学教授法哲学,1992年被聘任为图宾根大学哲学教授,在该校成立政治哲学研究所,担任该研究所的负责人至今。2002年荣获巴伐利亚文学奖[卡尔-福斯勒奖(Karl-Vossler-Preis)]。2009~2015年担任瑞士人类医学国家伦理委员会主席。他是海德堡科学院、德国国家科学院(Leopoldina)成员,现为清华大学哲学系名誉教授,德国图宾根大学政治哲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道德哲学、应用伦理学、康德、亚里士多德、认识论。

前言

前言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公共领域中,老年及变老这个话题几乎得不到关注。从前,人口结构变化一直被回避,而近一段时间以来,在人口结构变化的不断推动下,情势发生了改变。我们不得不说,专业书籍及论文、报刊散文及文学作品再次面对这样的使命,即思考几代人之间的关系,思考个人、社会及政治可能的际遇、风险和冲突。但哲学界依然沉默。在哲学界大量参考文献中,“年龄”(德语为Alter,英语为age)这个关键词一次都不曾出现。

哲学家固然没有特殊的知识,他们只不过运用了所有人都有的理智和所有人都可以获得的经验。但他们却为理智与经验带来了方法上的训练。此外,他们还可以从丰富的传统中汲取概念、观点及问题意识。从前,特别是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老年及变老是一个令人尊敬的话题。很长时间以来占主导地位的哲学语言是拉丁语,在拉丁语中,“De senectute”(关于老年)是哲学经典话题或接近哲学的思考。人衰老了,还要疲于应付生命中的这个阶段,甚至要与这一阶段抗争,抗争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不少。尽管这一现实一直以来都存在,但后来哲学对这一话题却避而不谈了。

哲学对此漠不关心的原因之一,是看问题角度的突然改变:在哲学领域中,“老年哲学”作为生活艺术曾占据主导地位。但义务伦理学(Pflichtenethik,也称为deontologische Ethik)先是占据了“老年哲学”在哲学领域中的地位,后来又完全将之排挤出去。此外,又出现一个瓶颈,即概念澄清及理论方面的讨论。因此,在生活经验上,也在相关的经验科学上,人们不敢给老年哲学以必要的关注。我想通过此书为老年哲学争取更广泛的研究范围。

目录

前言/001
第一章理论初览/001
又开始讨论这个话题了/001
与“经济优先”抗衡/003
三种老年哲学学说/007
亚里士-欧-克拉底(Arist-o-crates):哲学与医学的合作/010
呼唤医学伦理/014
纲要/017
第二章与老年人的负面形象抗衡/020
形象而不是刻板印象/020
两个极端:赞美晚年vs贬损晚年/022
早期历史/025
希腊医学/034
从弗朗西斯·培根到帕布罗·卡萨尔斯/035
其他文化一瞥/039
第三章“老龄化社会”还是“赢得的时光”?/044
不断提高的预期寿命/046
按日历划分人生阶段值得推敲/052
持久的活力/054
有益于老年人的学说/058
第四章社会政治的任务/060
社会伦理指导原则/060
改变职业领域/061
新的教育领域/066
适合老年人的生活空间/067
第五章老年艺术的典范/070
西塞罗:早期老年研究/070
插曲:莎士比亚、歌德和黑格尔/074
阿图尔·叔本华:灰暗中的喜悦/077
雅各布·格林:变老的快乐/081
恩斯特·布洛赫:收获的季节/084
本真:即使到了晚年也要“做自己”/086
第六章有尊严地、愉快地变老/090
变老是要学习的/090
生活智者的建议:“四个L”/093
社会伦理要求/098
老年伦理的黄金法则/104
其他老年学原则/107
学习过程的模式/108
第七章高龄老人:老年医学中的老年艺术/115
自尊、自主、开创性地变老/115
多方面的帮助/119
老年不是一种疾病,老年医学是生活的学问/120
经济vs伦理/123
培训和研究/125
患者护理/128
痴呆症后记/132
第八章谈及死亡(一):规划生命尽头?/137
无须回避死亡/137
以波爱修斯的《哲学的慰藉》为例/140
系统性思考/142
七个策略/145
死亡的基本模式/149
两个最后的说明/156
第九章谈及死亡(二):恳求一种告别文化/159
社会任务/159
四个层面/162
医学及其他/165
宗教一瞥/167
老年自杀:医生允许帮助吗,应该帮助吗?/170
允许死亡/177
第十章生活和老年艺术的民主层面/181
参考文献/187
人物索引/193

内容简介

奥特弗里德·赫费看到了世界上许多不同文化所蕴含的生活智慧,认为和“保持年轻”一样,“变老”也是需要学习的,学习如何步入收获的岁月,如何最终挥别人生。赫费纠正了一些普遍存在的认知偏差:老龄化社会的表述不见得总是准确的;人不是因高龄而死,而是死在高龄时,因而以治愈为目标来要求老年医学是不合适的……他反对在老年问题中任由经济因素主导一切,反对老年人和变老普遍的负面形象,并提出了一系列有助于人们对抗高龄时的衰弱,获得安宁,积累身体、精神、社会和情感资本的实用建议。

商品特色

详情-01.jpg

内容推荐
奥特弗里德·赫费生于1943年, 为海德堡科学院、德国国家科学院 (Leopoldina) 成员, 伦理学、社会学、法哲学教授, 先后任教于杜伊斯堡大学、弗赖堡大学和图宾根大学等, 在图宾根大学成立政治哲学研究中心并担任负责人至今, 现为清华大学哲学系名誉教授。2002年荣获巴伐利亚文学奖。2009-2015年担任瑞士人类医学国家伦理委员会。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道德哲学、应用伦理学、康德哲学、亚里士多德哲学、认识论, 部分著作已出版中文译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优雅变老的艺术:美好生活的小哲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奥特弗里德·赫费(Otfried H?ffe)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179492
开本 32开
页数 195页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91000
出版时间 2021-03-26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1-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3.6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5: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