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投资大师也会犯的错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向你介绍了巴菲特、彼得·林奇、格雷厄姆、罗杰斯、巴鲁克等投资大师曾经犯下的错误,并且会对这些事件发生的前前后后加以详细的叙述和分析,对事件发生时所处的投资背景也会有一个深度的解析。这样,就会使读者对这些事件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层次的思考。

书中会大量列举索罗斯、巴菲特、格林厄姆、李嘉诚等人的失败案例,而且这些案例都有着比较高的参考价值。其中像索罗斯袭击香港金融市场、巴菲特华尔街马失前蹄等案例,都是投资史上的经典案例。相信书中介绍的这些案例都会让读者耳目一新。

内容推荐

巴菲特、索罗斯、格雷厄姆、李嘉诚、郭台铭……相信许多人都听说过这些在投资界如雷贯耳的名字。因为他们都是众多投资者心目中大师级的投资家。对于这些投资大师的成功经历和投资理念许多投资者都耳熟能详。甚至是如数家珍,但是对于大师们曾经犯下的错误人们却知之甚少。

其实,投资大师也是人,也会犯一些错误。但是,与平常人不同的是,他们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在犯错之后总结经验,使自己以后尽可能地少犯错,特别是少犯重复的错误。所以说,研究投资大师们犯的错,对投资者的意义更重大,帮助也更多。

目录

上卷:国际投资大师犯的错

第一章 没有始终如一地彻底贯彻自己的原则

 格雷厄姆:必须时刻按照自己的原则出牌

 巴菲特:无意的放松会让自己的投资多走弯路

 彼得·林奇:一次无意的“出轨”会招来无限的痛苦

 罗杰斯:很多投资者就输在仅仅一次的“无意”上

 巴鲁克:投资中的“无意”是死神手中的冥火

 希克斯·缪斯:不要把钱放在并不了解的地方

第二章 情绪的盲点影响投资的判断力

 巴菲特:我的情绪坏了一刻钟,我的投资坏了一年

 彼得·林奇:情绪的盲点往往会给投资者带来灭顶之灾

 格雷厄姆:我投资失败的根本因素——情绪的盲点

 索罗斯:石油危机让我忽视了投资行为上的盲点

 安东尼·波顿:我最希望得到的圣诞礼物——投资时没有情绪盲点

第三章 切误迷信专家,更不要盲目相信所谓的“投资权威”

 彼得·林奇:不要过分相信股评专家的建议

 格雷厄姆:警惕高风险投机中的内部消息

 杰西·利弗莫乐:不要相信存在数学分析的赢利法则

 比尔·米勒:过于相信投资理论让我晚节不保

 巴鲁克:“权威消息”是我投资生涯中永远的伤疤

 索罗斯:专注于自己的投资系统,别跟着“专家”走错路

 威廉·江恩:行业专家是投资判断过程中的绊脚石

第四章 过于谨慎会导致投资失败

 巴菲特:放弃机会就等于放弃躺在自己怀里的金币

 彼得·林奇:投资需要谨慎,但不需要太过谨慎

 格雷厄姆:过度谨慎将会导致投资机会白白溜走

 索罗斯:错过投资时机就是错过赢利时刻

 罗杰斯:投资者越谨慎,投资机会就离投资者越远

 巴鲁克:这个世界上还没有诞生该投资就投资的投资者

 安东尼·波顿:不应该因为一次投资失败就改变自己的投资风格

第五章 不知不觉犯的错——太过自信的过错

 巴菲特:过度自信让我在投资市场一败涂地

 彼得·林奇:太过自信的投资者,往往会踏进自信的陷阱

 格雷厄姆:投资市场上一定要警惕过于自信的过错

 罗杰斯:投资中,没有永远的自信赢利

 巴鲁克:自信是一把双刃剑,只有真正的投资者才能驾驭它

 索罗斯:自己总结的投资经验并不是永远有效

第六章 市场决定成败——没有注意到投资市场发生的变化

 巴菲特:把市场波动看做你的朋友而非敌人

 索罗斯:没有预测到行业因素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罗杰斯:越是在冒险的环境中,越需要头脑冷静

 威廉·江恩:投资市场上没有永远的常胜将军

 马龙:别让市场偏见迷惑了你的双眼

 索罗斯:市场环境的某些变化比天上的雷电更吓人

下卷:华人投资大师犯的错

第一章 疏忽:在投资时忽视了关键细节

 李嘉诚:谁疏忽了细节,谁就将走向失败

 李兆基:我投资的成功是因为我的疏忽比别人少

 杨百万:一个微小的细节,是我投资生涯中永远的伤疤

 荣智健:别让一时的疏忽毁了全盘的投资计划

 郭台铭:疏忽细节是投资失败的原因但不是借口

第二章 不致命但能导致重伤——过早的止赢或止损

 赵丹阳:过早的止赢,经常让我陷入保守的漩涡

 郭台铭:在投资市场上,看得太过清楚的投资者往往是保守主义者

 林园:盲目止损是一种没有自信的表现

 王永庆:因为看得太过清楚,所以缺乏投资的魄力

 曹仁超:学会止损,别让巨额亏损重演

 胡立阳:把握好止损的最佳时机

第三章 对于未来的赢利预期过于理想化

 荣智健:我的很多次失败都是理想化惹的祸

 曹仁超:理想化投资是投资市场上看不见的敌人

 赵丹阳:理想是美好的,失败是残酷的

 殷保华:投资市场,容不下任何一个理想化的投资者

 史玉柱:每一次的投资成功,都不需要一丁点的理想化因子

第四章 投资过程中最低级的错误——追涨杀跌

 李嘉诚:投资市场上,我从来不把追涨杀跌当做勇敢

 杨百万:追涨杀跌是不成熟投资者的表现

 李兆基:让自己率性而为的冲动少一点,成功就会多一点

 荣智健:成功的投资者身上没有追涨杀跌四个字

 麦挺之:好多次的率性而为,带给我的是最低级的失误 

第五章 大师们的非常规性失误——急功近利

 赵丹阳:失败告诉我,偶尔的急功近利是胜利女神最憎恨的

 杨百万:投资过程中,急功近利让我谦虚了一辈子

 李嘉诚:投资市场上,偶尔的急功近利也会让你陷入绝境

 李兆基:急功近利就像放在兜里的手枪一样偶尔也会走火

 段永平:偶尔的急功近利,也会让你成为恐怖片中的男主角

 宏皓:永远都不盛气凌人才能成为投资市场中的“牛人”

第六章 不够成熟的投资理念导致的投资失误

 赵丹阳:投资者要学会隐藏自己的弱点

 杨百万:我最大的弱点就是从来不会隐藏自己的弱点

 李嘉诚:投资者最大的优点就是能把握住投资机会

 郭台铭:正确的趋势判断是赢利的最有力武器

附录 大师的投资名言

试读章节

格雷厄姆:必须时刻按照自己的原则出牌

格雷厄姆在中国的知名度并不是很高,但是被我们所熟知的股神-巴菲特正是格雷厄姆的学生,而巴菲特在投资界的声誉远远超过了他的老师。其实,巴菲特虽然因优异的投资业绩与巨额的财富而声名在外,但是他的投资理念几乎全部来自于他的老师格雷厄姆的学术精华。而且,就目前来看,巴菲特在投资理论方面的建树并没有超越他的老师格雷厄姆。

在60年以前,本杰明·格雷厄姆与大卫·陶德共同编写的《有价证券分析》一书就已经问世了,这本书也奠定了格雷厄姆“证券分析之父”的地位。在微观基本分析方面,巴菲特、彼得·林奇等传奇股王都是格雷厄姆的学生,所以格雷厄姆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上最知名的投资大师的启蒙大宗师。巴菲特本人曾经真诚地说过:“在许多投资者的指南针上,格雷厄姆的投资理念就是到达北极的唯一正确指示。”

作为一位大师级的投资分析师及投资者,格雷厄姆在投资界享有崇高的荣誉。他在理论分析的同时也亲自参与了一些投资活动,在这些投资中格雷厄姆也赚取了大量的资本。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宗师级的投资者,也无法避免在投资活动中马失前蹄。在格雷厄姆的投资生涯中,他也曾因为没有彻底地贯彻自己的原则而导致投资失败。

1929年的年初,美国华尔街股市突然大幅度上扬,年平均股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比1921年上涨了5倍之多。欣欣向荣的股票市场吸;l了大批投资者和普通民众的注意,几乎全美国所有的人都不顾一切地涌入股票市场,希望能在迅速上涨的股票市场中赚上一笔。无疑,股票市场成了一个令所有人狂热追捧的投资场所。

在当时来看,股票的价格不断飞升的势头似乎永远没有尽头,所有的人对股市的未来都抱有超出理性范围之内的乐观情绪,这也推动着股市的成交金额不断地创出新的纪录。

格雷厄姆当时正在做一系列的投资,但是通过观察他发现当时股票的平均利润只有2%,但是道·琼斯工业指数的平均报酬率却已经达到了5%,股价的不断攀升是极不正常的。根据他以往的经验来看,这样疯狂的股市后面一定蕴藏着危机。而在格雷厄姆的投资原则中有一条,就是要及早远离那些几乎疯狂的市场。

当时格雷厄姆也开始考虑是否要趁着最后的衰退还没有到来就及早退出股市,但是面对每天从股票交易市场传来的振奋人心的消息,格雷厄姆又动摇了。毕竟股票市场目前的惊人涨幅是每一个投资者都梦寐以求的。如果在这个时候退出的话,就意味着退出这股疯狂的淘金浪潮,如果股市这样一直涨下去的话,那么自己就可能错失一个一生中最好的投资机会,也就等于错失了大笔丰厚的投资回报。

面对丰厚回报的诱惑,格雷厄姆放弃了自己一贯的投资原则,决定在股市中赌一把。可以说,当时的格雷厄姆已经被疯狂的股市引诱得丧失了自己的原则。因为像他这样一个杰出的股票分析师,不可能对未来股市的走势没有一个大概的预判。而他还如此执著地停留在股市,一方面是因为受到了股票疯狂上涨的感染,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对自己的投资能力相当自信,认为自己可以预判股市最后衰退的时间,从而在衰退来临之前退出股市。

但是,真正的衰退要比所有人想象的来得更早。1929年的9月5日.华尔街股市在一日之间一落千丈,而投资者的信心也在这一天彻底崩溃。他们开始迅速撤出股市,虽然当时美国政府不断发出鼓舞人心的信息,但是仍然不能阻止人们放弃对股票的投资。在之后的9月、10月两个月中,股市仍然呈现迅速下跌的趋势。到10月24日的时候,华尔街股市突然再次大规模崩溃,在短短数小时之内很多股票狂跌50点之多。后来虽然略有回升,但弱势已成。因而,震惊世界的华尔街风暴就此拉开了序幕。  而此时的格雷厄姆因为没有及时地从股市中抽身,仅仅是按照他自己的避险策略进行避险,虽然避险计划给格雷厄姆挽回了一些损失,但是格雷厄姆在这一系列的股市大崩盘中遭受的损失仍然是相当严重的。可以说,这位世界级的投资大师吞下了一个因为不坚持原则而酿成的苦果。

这次失败也给格雷厄姆敲响了警钟,他曾经说:“一个投资者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自己的原则,因为在投资活动中到处都充满了惊人的诱惑,如果没有自己的原则就很有可能受到这些诱惑的干扰而给自己造成损失。就像我在华尔街风暴中那样。”

格雷厄姆吸取了教训,在后来的投资活动中他特别注意坚持自己的原则。所以,在他之后的投资生涯里充分体现出了一个大师级投资者的实力,也为他自己赚取了可观的收益。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讲,更需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因为就连格雷厄姆这样的投资大师在股市中一旦丧失了自己的原则都会失去方向,更何况是普通投资者了。

一般来讲,人在面临诱惑的时候才会丧失原则,而对于投资来讲,越是诱人的地方就越是充满了危机。西方投资者常说一句话:“上帝欲使人灭亡,必先使人疯狂。”而丧失原则就是疯狂的开始。所以,在任何时候投资者都必须坚持自己的原则,使自己远离疯狂。

知识链接:

在1930年的经济危机中,格林厄姆1年就损失掉了自己20%的财产。那个时候,他认为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了,于是又开始贷款投资股票。但是后来股市仍然不断地下跌,这给格林厄姆造成了巨额损失。用他的话讲,当时是“一个噩耗接着一个噩耗,糟得越来越糟”。到了1932年,格林厄姆的账面上已经损失了’70%的资金,濒临破产。

但是,这次损失对于格林厄姆和整个投资界来说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因为格林厄姆所著的《有价证券分析》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版的。它其实是对1929年资本主义大萧条深刻反思的产物,凭借此书格雷厄姆在有价证券这一行创立了一整套卓有成效的理论,这本书也成为华尔街的《圣经》。P5-7

序言

巴菲特、彼得·林奇、格雷厄姆、罗杰斯、巴鲁克……相信许多人都听说过这些在投资界如雷贯耳的名字,他们都是投资者心目中大师级的投资家。关于他们在投资活动中的传奇经历,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投资者们早已是耳熟能详,而且介绍他们的生平及投资理念的书籍和网络信息也是层出不穷。这些都可以证明他们在投资行业中获得的成就和荣耀。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无论是在互联网上还是在图书上,都着力介绍了这些投资大师们的成功经历和投资理念,可对于大师们曾经犯下的错误几乎都有意无意地只字不提,难道说这些大师们真的就没有在投资领域失误过?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任何人都会犯错误,哪怕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而这些大师之所以会成为大师,在很大程度上也要归结于他们曾经犯下的错误,并且在犯下错误之后他们总结出了避免再次犯错误的经验。所以说,错误也是这些投资大师们成功之路上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所以,我们出版这样一本专门介绍投资大师投资失误的书籍,让读者们对这些大师有更全面的认识,对投资本身也产生新的理解。

本书将会大量介绍那些投资大师曾经犯下的错误,并且会对这些事件发生的前前后后加以详细的叙述和分析,对事件发生时所处的投资背景也会有一个深度的解析。这样,就会使读者对这些事件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层次的思考。

书中会大量列举索罗斯、巴菲特、格林厄姆、李嘉诚等人的失败案例,而且这些案例都有着比较高的参考价值。其中像索罗斯袭击香港金融市场、巴菲特华尔街马失前蹄等案例,都是投资史上的经典案例。相信书中介绍的这些案例都会让读者耳目一新。

本书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罗杰斯、巴菲特这样的国际投资大师所犯下的错误;第二部分会将目光锁定在华人投资大师的投资错误上。之所以采取两部分来叙述,是因为国际投资环境和国内投资环境在很多地方都有所不同,这样会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更有针对性和选择性,从而方便读者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投入到阅读当中。

本书选择人物的时候,有选择性地选取了一些在中外投资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人物,这其中有像巴菲特、索罗斯这样人们耳熟能详的投资人物,也有像格雷厄姆、巴鲁克这样在上个世纪初期叱咤风云的投资大师。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不仅仅在投资事业上取得过辉煌的业绩,在投资理论上也贡献了许多参考价值极强的投资理论。研究和分析这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投资大师,对于提高读者的投资水平将大有益处。

虽然本书介绍的主要是投资大师所犯的错误,但是我们却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的时候能够从错误中了解投资大师们的成长历程,汲取投资大师们对于失败经验的总结。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避免犯类似的错误。

其实,在投资活动中,最终的成功者并不是那些在许多投资中都有收益的人,而是那些在整个投资生涯中犯错最少的人。所以,我们希望这本书能给读者以启示,希望读者能成为未来投资行业里的成功者。

本书在创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因为对于大师们的失败过程在许多资料中都是一言带过,而我们又希望能为读者尽可能详细地叙述这些失败案例的细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起到警示和启示的作用。所以,在创作的时候可以说是费尽心机。

总而言之,出版本书的目的就在于给广大的投资者展现出一个真实的投资过程,从而使读者能够在以后的投资中避免犯错。

作者

20lO年1月

书评(媒体评论)

警惕高风险投机中的内部消息。

——格雷厄姆

情绪的盲点往往会给投资者带来灭顶之灾。

——彼得·林奇

不要相信存在数学分析的赢利法则。

——杰西·利弗莫乐

放弃机会就等于放弃躺在自己怀里的金币。

——巴菲特

投资市场上没有永远的常胜将军。

——威廉·江恩

谁疏忽了细节,谁就将走向失败。

——李嘉诚

过早的止赢,经常让我陷入保守的漩涡。

——赵丹阳

我的很多次失败都是理想化惹的祸。

——荣智健

正确的趋势判断是赢利的最有力武器。

——郭台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投资大师也会犯的错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必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191307
开本 16开
页数 2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8
出版时间 2010-02-01
首版时间 2010-02-01
印刷时间 2010-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4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0.59-49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72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7: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