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步步为零(上半身与上半生的MSN网上对话)
内容
编辑推荐

一个很有意思的书名,一本在文字间不断闪烁着亮点的书,一个“将自己归零”的论点。这本书反映了一位学者对人生发展的思考,在谈到热门冷门职业的选择时,他说:“炒黄金也有跳楼的,捡垃圾也有挣大钱的。”在谈到创业时,他说必须拥有“坚定的理想,坚强的神经和放弃的心。”在谈到人际关系处理时,他说要:“本着爱心来接受一个与自己很不一样、有很多自己不欣赏的地方,但是也许有很多为自己不知的长处的人。”这本书反映了一位咨询专家对经营管理的总结,他提出了经营中的“配合”这个概念。这本书反映了一位企业家的奋斗,他谈到困境时的乐观心态。本书由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创办人袁岳所著,处处闪现着真知灼见,给人以事业和生活中前行的能量。。

目录

第1篇 职业发展篇

 关于成就

 关于创业

 关于职业选择

 关于学习

第2篇 性格品质

 关于坚持

 关于乐观

 关于包容

 关于认真

第3篇 经营管理

 关于营销

 关于创新

 关于国际化与竞争

 关于企业家

 关于零点管理

第4篇 生活情感

附录

后记

试读章节

   职业选择中的十大关系

数据和事例似乎代表科学,但其实非常重要的还有对数据和事例的科学解读。考虑问题除了一个变量之外,一定还要考虑一些制约事物以及本身的变化的变量。如果我们只按照最朴素的分析方式来看待事物或者只针对单一的数据发议论,那么所做出的结论往往是错误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讨论职业选择的时候,要从一些事物的相互关系之中去加以辨析。

第一个关系:“热门”与“冷门”

从国民经济总值(GDP)发展水平来看,可以对“热门”“冷门”行业的区分有个参考值。造成“热门”很热、“冷门”很冷的原因是很有趣的。举例来讲,到餐厅吃饭的时候,人们往往都会有一个习惯,就是去人多的餐厅,而不去宽松没人的餐厅。热门如麦当劳,热门但没有营养。在热门行业中找工作,一般人会想到,这个行业现在“井喷”式发展,相应的对人才需求也一定是井喷式发展。这个想法可能是错误的,就是因为某个行业很热,所以它对人才的需求是很冷的。热门行业的人力资源总监的脸色可能很难看;其次在热门行业中学到的本事是稀松的,对人的高要求,是一个行业危机的时候,一个行业快速成长、甚至在成为泡沫的时候,能在这个行业中学到什么?在我国第一个互联网春天的时候,人们只学到了一些互联网春天的故事,等到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时候,发现当时学的东西基本上没有大用。所以一个行业热门的时候,包括在这个行业中赚的钱都是很投机的,因为在这个阶段对人才的要求不是常规的要求,也不是安身立命的要求。

对热门行业的选择要有非常强的竞争力,包括要有对待热门行业中的冷脸的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多人在热门行业中可以遇到特殊的机会,比一般人在冷门行业可以获得特殊利益,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热门行业不适合普通人的选择。相反,冷门行业中确有可能提供更合适一般人才的机会。比如现在市场上卖的功能饮料,销售非常好,但是市场中的定律是,当一样产品卖到“火”的时候它离“衰”就很近了。职业也是相同的道理,特别热的职业,不一定是普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相反,在一些冷的职业中,有可能学到这样的技能。冷门行业不是因为处于前增长中,就是处于下坡状态一一在走下坡路的情况下,要考虑的是怎样改变眼前的困境;处于前增长的状态,意味着离热不远.所以对很多人才来说,在热门与冷门之间不妨选择“冷门”。

第二个关系:“有名”与“无名”

通常的人格分为两种:一是内在型人格,另外一种是外在型人格。内在型人格的特点是做事情主要自己舒服,有自我满足的标准;而外在型人格就比较在乎选择有普遍影响力的组织作为自己的存身之所。在一个大的单位中,一个人是如此渺小,甚至哪天失踪了很久才有人知道。而广东人中的很多有钱人,自己做生意,悄悄发财,也不露富,只讲究自己的实惠。像在调查行业中,。有人会说,能力不错的人,到哪个行业做都比这里钱赚得多,干吗做那么辛苦的行当。有人可能说,我就喜欢研究,尤其是这种工业化的研究、现代化的咨询,这是基于其内在人格。我常讲“王八跟池塘”的理论:大的海龟,感觉自己很大,当它跑到海里去的时候,就小到看不到它的存在;而只有海龟l/3大的龟跑到水池中了,就显得很大了,所以一个人才在适当的小行业中更容易出头。当然在这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好或者不好的区分,是根据各人不同的人格特点来确定。

第三个关系:“长期”与“短期”

……

P52-56

后记

    上半身与上半生的MSN叙事

 

朱大可先生在《凤凰周刊》上把“上半身”定义为“知识界及其思想操作系统的一种公共隐喻”;而把前半生指为一种前瞻性的未来的叙事。我们在这里把“上半身”定义为对自己与他人行动的头脑省思和基于省思的行动经验的总结,它反映的是一种在本土曰常社会生活中的鲜活思想,而不是移植的概念,也不是不能言喻的行动描述;同时把“上半生”定义为由天真、理想与选择性行动构筑的探索年代,一种用热情去“贯穿”的人生体验。不言而喻;“上半身”叙事缺少下半身叙事的性感与趣味;而“上半生”叙事也缺少“下半生”叙事的深远与严峻。

叙事有许多的形式,有挤牙膏式的命题著作,铺设了框架,去收集与编集资料的逻辑形式(如我所编著的《零点调查》);有兴之所致的专题写作,以点见面,有感而发,以事见理的点题思考(如汇文成集的《绝配》与《公道》);而在我的经验中,还增加了围绕所感兴趣的主题,与有识同道之士形成的快速思想对话(如《中国这边,美国那边》、《老板这边,员工那边》)。这次又与能量传播公司的丁平小姐第一次尝试以MSN叙事的形式形成这本对话体的书,它的特点在于超越设定的特定时间而散布在日常生活中的随时随处,以呈现在生活中的事情作为话语的切入点,较少专门思想的做作,也少专业梳理的隐晦,而MSN的书面形式又比一般的口头对话更具有当场合理化的特点,所以展现出一种介子书面语与口头语之间的MSN语态。这同时也提醒了我,传统意义上的书斋枯坐式的写作本身不仅仅限制了思想表现的容量,同时也弱化了思想表现的形式。思想就其本身的特点而言,其活泼度远远超越我们所想,因此在表现形式上的这种另类探索也使我们对于“上半身”与“上半生”的表现更加丰满,同时也有可能。

这不是一本传记,也不是一种系统的思想录,而更像一种利用即兴形式进行的要点回顾性叙事。今天是我的40岁生曰,是所谓不惑之年的门槛,我并不确知我是否真的不惑,但是至少这是到我一生之中线时,试图对于自己人生经验所曾触及范围的一种反思。基于上半身的反思性实践是人类的特性,也是人类理性的基本形态,也许许多人在不知不觉中错过自己的人生中线,也在无知无觉中游移在自己的上半身与下半身之间,所以突出上半身的价值也许并不是没有价值的。这本叙事书是给处在上半生中的许多朋友的参考,是对已到人生中线的朋友的提醒和到了下半生的朋友的一种对照。在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没有以此教训人的意思、沒有因思路流畅而自以为人生成功的骄傲、更没有与许多传记与语录作者互别苗头的考虑。希望印刷文字曾经是精神贵族的特权符号的遗有的意思,不要印照在这本书上,这是作者的一系列MSN对话的记录,也希望是我们作为两个朋友与许多读者的对话录的开场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步步为零(上半身与上半生的MSN网上对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袁岳//丁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226290
开本 32开
页数 2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05-09-01
首版时间 2005-09-01
印刷时间 200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38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8: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