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秦汉时期政治文化体系的整合与建构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基于秦汉政治文明整合与创构的宏大视野,以政治与学术的演进交鸣为主线,深入考察这一时期政治文化在不同阶段的存在形态及其与学术思潮的互动与交融,努力找寻这种复杂关系背后的历史逻辑与必然因素,对于先秦时期公共话语体系的探索与建构、先秦以降刑礼之争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帝制时代初期政治文化体系的独特架构、两汉时期政治结构的演变以及儒生政治的理论与实践等相关问题皆有涉及。
作者简介
袁宝龙,男,吉林白城人,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北京史记研究会理事。目前主要从事秦汉边疆思想史研究。曾参与完成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重大项目“礼与中国古代社会”、重大国情调研项目“民族团结与边疆稳定”等,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秦汉边疆思想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多篇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先秦时期政治文化探索与学术思想流变
第一节 天命论时代的政治形态与学术探索
第二节 礼崩乐坏视野下的春秋社会
第三节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诸子争鸣
小结
第二章 帝制时代的曙光
第一节 夷夏观念的发展与族际整合的逻辑基础
第二节 秦人的早期历史及其夷夏身份认同
第三节 秦帝国的学术思潮与宗教神学之建构
小结
第三章 西汉初期政治结构与学术演进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汉初权力结构的基本特征与哲学选择的必然性
第二节 “无为”视野下的帝国政治
第三节 “无为”政治的余晖
小结
第四章 帝制政治的“大有为”时代
第一节 公羊学独尊与汉代仕进理念的调整
第二节 汉武帝时代帝国政治文化的特征与成就
第三节 西汉中前期的族群整合与文化建构
小结
第五章 儒生政治的兴起与覆灭
第一节 中兴时代的政治形态转型与学术思潮嬗变
第二节 西汉帝制时代的衰微与儒生政治的勃兴
第三节 儒生政治的极致与儒学理想的破灭
小结
第六章 经学极盛时代的帝国政治
第一节 两汉之际谶纬神学与今古文经学的分歧、互动与合流
第二节 东汉时期的学术形态与政治文化体系的崩溃
第三节 汉代帝国政治的终结与学术新气象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本书讲述的是东汉时期政治与学术的发展趋势,皆表现出浓厚的时代特征。世家大族始终在这两个领域中具有显著的影响力,这也成为魏晋时期门阀士族崛起的先声。东汉末年,曹操提出“唯才是举”的用人理念,这于陈腐萎靡的时局颇有振聋发聩之效,也帮助曹操集团在群雄逐鹿的乱局之中占据优势。东汉时期,佛教东来,立足中土,影响日益显著。同时,道教方兴未艾,两汉以来长期持续的儒家思想一元格局面临土崩瓦解的深重危机。随着黄巾之乱后东汉帝国的终结,秦汉时期关于帝制时代政治文化体系的探索也走到尽头。世家大族的乱世独全,佛道两家思想的初露锋芒以及经学的最终统一,宛如落日余晖,见证了秦汉时期政治文化探索历程的最终落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秦汉时期政治文化体系的整合与建构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袁宝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182614
开本 16开
页数 3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9
出版时间 2021-05-01
首版时间 2021-05-01
印刷时间 202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568
CIP核字 2021076176
中图分类号 D691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4
168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0: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