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国际人权公约与中国/国际问题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近年来,人权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书作者在对人权概念作出逻辑、历史、价值和制度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在现代法治社会中人权保护的基本要求,人权实现的方式及人权实现的保障机制,内容涉及人权的一般理论问题,人权国际保护的历史发展及保护机制,人权保护在中国宪法和法律制度中的历史演变及特征,两个国际人权公约在中国实施应解决的问题等方面。

内容推荐

《国际人权公约与中国》一书比较全面和系统地探讨了中国在签署和批准联合国通过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后,如何处理国内法与两个国际人权公约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采取国内法上的有效措施来保障两个国际人权公约中所规定的普遍人权能够在中国得到尊重、保护和实现等备受国内法学界和人权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对人权概念作出逻辑、历史、价值和制度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在现代法治社会中人权保护的基本要求,人权实现的方式及人权实现的保障机制。作者详细地分析了中国宪法和法律在人权保护方面的历史演变、现状及特征,结合两个国际人权公约所确立的人权保障理念以及人权保护体系,全面系统地论证了中国国内法所确立的人权保障制度与两个国际人权公约所建立的人权保障制度之间的价值异同,主张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权保障法》的基础上来使两个国际人权公约所规定的普遍人权在中国得到有效地保护和实现。

目录

代序/1

前言 /4

第一章 人权的一般理论问题

 一 人权概念的界定/2

1.人权概念的逻辑分析/5

2.人权概念的历史分析/12

3.人权概念的价值分析/33

4.人权概念的制度分析/37

 二 人权实现的方式/58

1.人权可以由人权享有者通过自身的行为自发地实现/58

2.人权实现需要排除人权享有者自身之外的妨碍因素 /62

3.人权的实现需要政府为人权享有者创造一定的实现条件/63

4.人权的实现需要界定人权价值观念上存在的价值矛盾/64

5.人权的实现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历史过程/67

6.人权的实现需要建立一整套完整和有效的保障机制 /68

 三 人权实现的保障机制/69

1.通过立法手段来建立各项人权保障制度 /69

2.通过司法审判程序来实现人权的有效法律救济 /71

3.通过个人申诉程序监督本国的人权保障活动 /72

4.通过国际人权机构的技术援助来推动本国人权保障事业的发展/74

5.依靠从事人权保障活动的非政府组织来提高政府实现人权保障的能力 /75

6.建立完善的人权教育体系以推动人权保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76

第二章 人权国际保护的历史发展及保护机制

 一 国际人权关系的产生、发展和演变/78

1.人权问题国际化的出现 /78

2.国际联盟的成立 /79

3.国际劳工组织的成立 /80

4.联合国的诞生 /81

 二 国际人权关系的基本法律框架/83

1.国际人权公约以及区域性国际人权文件 /85

2.国际人权公约的签署、批准制度 ,/86

3.缔约国在国际人权公约下的责任 /87

4.国际人权公约的保障机制 /88

 三 两个国际人权公约所建立的普遍人权体系及权利要求 /91

1.两个国际人权公约所保护的人权的种类及特征/92

2.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一般性意见的特点及主要内容/98

3.人权事务委员会一般性意见的特点及主要内容 /110

第三章 人权保护在中国宪法和法律制度中的历史演变及特征

 一 人权保护在中国宪法制度中的历史演变及特征/129

1.《共同纲领》在人权保障中的主要特征及其作用 /129

2.1954年宪法在人权保障中的主要特征及其作用 /132

3.1975年宪法在人权保障中的主要特征及其作用 /140

4.1978年宪法在人权保障中的主要特征及其作用 /147

5.1982年宪法在人权保障中的主要特征及其作用 /154

 二 人权保护在中国法律制度中的历史演变及其特征/171

1.以打击各种犯罪行为为核心,建立和完善了自成体系的人权保障的刑事法律制度/17l

2.以保护人身权和财产权为重点,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民事权利实现的民事法律规范/175

3.以规范政府行政行为为目标,先后出台了一大批以保护公民行政法上的权利为内容的行政法律、法规 /177

4.以保障诉权作为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建立和健全了比较成熟的诉讼法制度/182

5.以保障政治权利的实现为前提,通过了大量的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的法律/188

6.积极参与人权保障的国际合作,先后参加和缔结了一系列有重要影响的国际人权公约和有关人权保护的国际条约和协定 /190

 三 中国宪法和法律所建立的人权保护体系/192

1.以公民的基本权利为核心的宪法权利体系 /192

2.以人身权和财产权为中心的民事权利体系 /197

3.以行政许可为重点的行政法权利体系 /198

4.以诉权为基础的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权利体系 /200

5.以公共利益为特征的集体人权体系 /204

第四章 两个国际人权公约在中国实施应解决的问题

 一 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理论及其新发展/206

1.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传统法理 /206

2.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新动向 /208

3.正确地认识国际法与国内法之间的关系 /216

 二 两个国际人权公约与中国宪法的关系/220

1.国际人权公约的效力 /221

2.缔约国在国际人权公约下所承担责任的性质 /224

3.普遍人权与宪法权利之间的关系 /227

4.增进实施普遍人权的有效途径/230

 三 提交实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报告应当注意的问题/231

1.提交实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报告

应当注意的重点问题 /231

2.《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中的普遍人权在

中国国内法上的实现方式 /237

 四 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应当注意的问题 /263

1.批准公约时应当注意的重点问题/263

2.公约中的普遍人权在中国国内法上的实现方式 /284

第五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权保障法(专家建议稿)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权保障法》(专家建议稿)立法说明 /338

1.立法目的和宗旨 /338

2.法律依据/340

3.主要调整范围 /342

4.结构 /342

5.主要法律原则/343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权保障法(专家建议稿) /344

第一章 总则 /344

第二章 机构/347

第三章 国家权力机关的责任 /350

第四章 国家行政机关的责任 /351

第五章 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的责任 /352

第六章 突发事件与紧急状态处置期间的人权保障/354

第七章 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的保障 /355

第八章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保障 /361

第九章 国际交流与合作 /364

第十章 附则 /365

附录一 索引/367

附录二 主要参考资料/373

后记/38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国际人权公约与中国/国际问题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莫纪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226313
开本 32开
页数 3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5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815.7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7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0:5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