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从珞珈山到旧金山(一对孪生知青姊妹在中美奋斗的传奇人生)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胡智、胡慧孪生姊妹献给母亲80寿辰的礼物。

胡智、胡慧通过在美国30多年的打拼,以一个新的视野来评判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变,并倾诉对生于斯、长于斯的珞珈山的感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内容推荐

本书写的是一位母亲和她的双胞胎女儿在中美奋斗的传奇人生,真实记录了胡智、胡慧及母亲在反右、“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期间同共和国一道走过的那些苦难岁月;真实记录了跨两代人、近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我相信书中“罗湖桥上父女泪”一幕会让所有读者动容);真实记录了胡智、胡慧同时经历知青(土插队)、留学(洋插队)的艰辛历程。正如胡智在书中所写的一首自由体诗:“凡是有太阳的地方/就有我们中国人/只要时代给我们机会/我们就能茁壮成长起来/从幼小的树苗/长成不屈不挠的劲松……”如果你是当年上山下乡1700万知青中的一员,或你是改革开放至今有过求学海外经历的100多万留学人员中的一员,本书一定会引起你强烈共鸣。

目录

推荐序一 西风渐去看“珞珈”

推荐序二

作者序

楔子

第1章 战乱中的情缘

第2章 黎明前的分离

第3章 少女时代的风采

第4章 火红年代的激情

第5章 湖乡中的姐妹花

第6章 风暴中的灾难

第7章 逆境中的挣扎

第8章 挣脱牢笼的夜莺

第9章 觉醒后的奋斗

第10章 松花江畔的情侣

第11章 罗湖桥上父女泪

第12章 工农兵大学生的艰辛

第13章 蛇山下的久别恋歌

第14章 大洋彼岸的欢聚

第15章 梦圆后的拼搏(珞珞的故事之一)

第16章 商海中的奇女子(珞珞的故事之二)一

第17章 回馈社会其乐无穷(珞珞的故事之三)

第18章 难忘的美国挚友们(珞珞的故事之四)

第19章 中西合璧的婚礼(珞珞的故事之五)

第20章 来美后的第一份工作(珈珈的故事之一)

第21章 工厂饭店的打工经历(珈珈的故事之二)

第22章 期盼绿卡的日子(珈珈的故事之三)

第23章 享受天伦之乐(珈珈的故事之四)

第24章 跻身白领行列(珈珈的故事之五)

第25章 密西根的中国女人(珈珈的故事之六)

第26章 架起中美海峡两岸友好的彩桥(珈珈的故事之七)

第27章 破镜重圆

第28章 永不停息的奔跑(珈珈的故事之八)

第29章 夕阳下的美好晚年

后记

试读章节

一座城的传奇在于历史,一个人的传奇在于经历,翻开书页,你会发现书中主人公的传奇故事都与一座美丽的大学校园相关联。珞珈山,一座原本平凡而普通的山,因闻一多的妙手改名而成为武汉大学的胜景,人的一生又是因哪一只手的拨弄而埋下宿命的悲欢?

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自强学堂,经辛亥革命后停办。后至1913年(民国二年)7月,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成立,1923年更名为武昌师范大学,1925年扩充改为武昌大学,1926年11月合并武汉地区各大专院校,定名为武昌中山大学,这便是武汉大学的前身。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抗日战争期间,武汉大学迁至四川乐山。1946年又迂回武昌珞珈山。毕业于北洋大学采矿科和北大地质系的陈进展先生,就是20世纪20年代留学英国、毕业后供职于德国的中国早期优秀知识分子之一。

陈进展早年曾留学于英国伦敦皇家科学院,并获得矿冶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很快受到德国柏林大学的盛情聘请,从英国来到德国柏林大学担任该学院专职矿冶研究员。他心系灾难深重的祖国,于1927年离开德国,回到了阔别的家乡——A市,就任A省大学矿冶系教授。回国后不久,陈进展开发了城北的一片荒地,自己设计建造了两幢相对而立的三层楼房,还修建了一个漂亮的院子。院子中间有一个长方形的大花坛,一年四季群花姹紫嫣红,赏心悦目;花香随风飘散,沁人心脾。大门外两旁有半人高成弧形的冬青树,从外面走进院子,曲径通幽,绿意盎然。院子后面是湖,湖中翠绿的荷叶衬托着雪白、粉红的荷花,亭亭玉立,迎风招展,荷香四溢。日出,雨来,风起、云驻,湖面变幻出种种迷人风采,美不胜收。

陈教授身材魁伟,仪表堂堂,留着长长的胡须,颇有大学者的风范。他性情豪爽,广交良友,A市贤达都很敬重他,亲切地称呼他“陈大胡子”。

在陈进展先生回到A市的第3年,1930年4月16日清晨,陈进展教授家中,一个女婴呱呱坠地。在她降生前,陈府中已有两位千金小姐,陈进展多么希望妻子给他生个男孩以接陈家的香火,这个男孩长大后还可以跟他学采矿,报效灾难深重的祖国。陈进展一听到婴儿的啼声,急忙跑进卧室来。

“对不起,又是一个女孩。”妻子轻声说。

陈进展笑着说:“嗨,有什么对不起的,生男生女不是由你决定的,这是科学。来,让我看看我们的小千金。”陈进展俯下身子,只见女婴长着两只大大的、水灵灵的眼睛,他情不自禁地亲了又亲孩子粉嫩的脸蛋。

这女儿是陈进展归国后生的第一个孩子,长得清秀美丽,又聪明伶俐。她们夫妻俩给孩子取名叫“梅芬”,平时直呼“小梅”。小梅深得爸爸妈妈的宠爱,被视为掌上明珠,但接受的管教也很严。

小梅6岁生日那天,一大早,陈进展就领着她在院子里跑步。等父女俩汗淋淋地回到家,陈家的奶妈赶紧把小梅领进客厅说:“小梅,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今天是你的生日呢!一大家人都在等着你一块儿吃长寿面呢!”

小梅立即绽开笑脸,开心地说:“哇!原来是我的生日啊!太好了。”

餐厅里,一家人围着大圆桌坐定,每人面前放着一碗肉丝青菜面,上面还加了一个虎皮卤鸡蛋。

陈进展的夫人笑眯眯地对大伙说:“这个卤鸡蛋就是一个大元宝,大伙吃了小梅的长寿面和大元宝,都可以活到一百岁!”

在笑声中,一家人吃得乐乐呵呵。

饭后,奶妈牵着小梅来到卧室,打开衣橱说:“小梅,你看,你爸爸妈妈又给你买了这么多新衣服。你说,你今天想穿哪一套?由你自己挑。”

小梅东选西选,选了一套粉红色的连衣裙和白色的外套,还有新袜子、新皮鞋,奶妈给她梳好了小辫,上面扎上一个漂亮的紫色蝴蝶结。小梅两手提着裙子,歪着小脑袋,天真烂漫地跳起舞来。

P3-4

序言

本书写的是一位母亲和她的双胞胎女儿在中美奋斗的传奇人生,真实记录了胡智、胡慧及母亲在反右、“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期间同共和国一道走过的那些苦难岁月;真实记录了跨两代人、近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我相信书中“罗湖桥上父女泪”一幕会让所有读者动容);真实记录了胡智、胡慧同时经历知青(土插队)、留学(洋插队)的艰辛历程。正如胡智在书中所写的一首自由体诗:“凡是有太阳的地方/就有我们中国人/只要时代给我们机会/我们就能茁壮成长起来/从幼小的树苗/长成不屈不挠的劲松……”如果你是当年上山下乡1700万知青中的一员,或你是改革开放至今有过求学海外经历的100多万留学人员中的一员,本书一定会引起你强烈共鸣。

有种温馨来自心灵中的惦记,心灵的沟通给人永恒的温馨;

有种快乐来自思念中的回忆,思念的快乐好似潺潺的小溪;

有种关爱超越了世俗的偏见,贴心的丝絮缤纷五彩的交织;

有种温暖胜过了彩虹的美丽,更美的是永驻在心底的甜蜜。

谨将此书

献给我们日夜魂牵梦绕的祖国母亲和故乡武汉;

献给我们的至敬至爱的生父及继父,感谢他们的养育、教育之恩;

献给我们今年八十大寿的母亲(书中有关“父母”的章节多是由母亲亲自书写);

献给我们同甘苦、共患难的姊妹,她们在我们生命最困难时支持我们,鼓励我们战胜困难,渡过人生道路上一个又一个难关;

献给我们深爱的儿子和女儿,在我们生命最艰难时支持我们活下来,渡过难关,向新的目标迈进;

献给我们挚爱的外孙、外孙女、孙女、孙子。

谨将此书

献给我们的母校武汉市三十九中及华中师大一附中,由于她们的教育,让我们成为正直、善良、对社会有用的人;

献给始终关爱我们的老师、同学和朋友们;

献给在我们一生中帮助过我们的贵人,是他们让我们迈过生命中一个又一个槛。

谨将此书

献给我们同时代的知青战友及那教育我们认识一个实实在在生活的父老乡亲和兄弟姊妹;

献给我们的同胞——在异国他乡的征途中,开创新的人生的中国留学生和新移民。

谨将此书

献给我们的青年同胞——祖国和世界各地的青年朋友们,希望你们通过本书,了解我们那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经历;了解我们这个以吃苦耐劳著称于世的民族;了解我们民族“和为贵”的文化传统。希望你们学会应对困难,与人为善,和平相处。希望我们民族的奋斗精神以及与其他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德继往开来。

谨将此书

献给未来。

后记

《从珞珈山到旧金山》这部长篇纪实文学故事,记录的是一个并不普通的家族的历史。这个家族史中的每一代人、每一个人,都是普通的中国人。然而,他们的经历既普通,又不普通。但,都是那么厚重,那么真实,那么曲折,又那么峰回路转。

在历史上,史官记录的只有帝王的历史和达官贵人的历史。今天,却有了并不普通的普通人的历史,而只有将每一个普通人并不普通的历史串联起来,才能构成一部真实可信的历史。这,或许正是本书的价值之所在吧。

书中的“梅”正在安度晚年。虎年恰是她的八十寿诞,这部书是献给这位寿星最好的生日寿礼。  书中的“珞”和“珈”,一直辛勤而愉快地奔走在生她们、养她们的珞珈山与旧金山之间。她们是中国人的后代,是美籍华人,她们已经并将继续搭起一座又一座中美友好的桥梁。

“珞、珈、梅”是三位非凡的女性,她们是中国女性的象征,也是中国女性的代表。

她们的儿女们身上,流淌着中国人的血液。

她们的骨肉中饱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珞、珈、梅”和她们的后代是中国人永远的骄傲和自豪。

“珞、珈、梅”的后辈们,一代又一代,还在演绎着他们新的故事…

读过这部书稿的工作人员和朋友们,都极感兴趣地期待着:她将以长篇电视连续剧的艺术形式,重新展示在中国、美国和世界各地观众的面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从珞珈山到旧金山(一对孪生知青姊妹在中美奋斗的传奇人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胡智//胡慧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7082199
开本 16开
页数 3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0-11-01
首版时间 2010-11-01
印刷时间 2010-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0.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40
168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3: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