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碳中和革命:未来40年中国经济社会大变局 |
内容 | 商品特色 编辑推荐 本书着重阐述了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碳中和之路,还秉持人文理念,为我们讲述中国乃至世界在碳中和领域的科技创新故事,并为中国面向碳中和的未来教育革新建言献策。这本书能唤起更多人加入创新驱动的碳中和时代大潮中来。我们憧憬,未来40年碳中和引发的中国经济社会大变局,将是一场真正以科学精神为根本驱动力的伟大革命。 作者简介 曹开虎,曾任《第一财经日报》能源与环境领域资深记者,现任北京能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能见研究院副院长,长期研究能源与环境行业。 粟 灵,曾任卫生部新闻中心研究实习员,《中国企业家》杂志记者,现任能见研究院研究员,长期研究能源与环境行业。 内容提要 对于中国而言,碳中和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发达国家有60~70年的过渡期,而我国只有30年左右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另一方面,我国作为全球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过去四十余年改革开放中已积累起新一轮变革的经济基础和技术实力。 本书是一本兼具专业性和可读性的科普读物,我们试图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讲清碳中和的来龙去脉和深远影响,直面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本书将通过六大章节回答以下问题: ① 我们为什么要提出碳中和? ② 我们凭什么能够实现碳中和? ③ 为实现碳中和,我们将做出怎样的努力? ④ 碳中和世界是怎样一幅画面? ⑤ 面对未来世界我们该如何做? ⑥ 碳中和时代下,国际能源格局将会如何演变? 目录 第一章??何以碳中和 第一节?中国宣言 第二节?气候“灰犀牛” 第三节?零碳大博弈 第四节?重塑中国 第二章??技术大爆炸 第一节?跨越新能源临界点 第二节?“西电东送”再升级 第三节?储藏新“石油” 第四节?电动汽车进化论 第五节?氢能崛起 第六节?从信息文明到智慧文明 第三章??碳中和的账本 第一节?转型成本会增加吗 第二节?加大技术投入 第四章??碳中和的机遇 第一节?零碳能源世界 第二节?零碳新工业体系 第三节?零碳智慧出行 第四节?新建筑革命 第五节?智慧城市 第六节?新农业与新农村 第五章??我们怎么办 第一节?企业转型进行时 第二节?风口上的人 第三节?教育革新 第六章??碳中和时代的国际能源新秩序 后?记??未来已来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碳中和革命:未来40年中国经济社会大变局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曹开虎,粟灵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2142156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21-11-01 |
首版时间 | 2021-11-01 |
印刷时间 | 2021-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50 |
CIP核字 | 2021202231 |
中图分类号 | F124 |
丛书名 | |
印张 | 1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