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读人群 :大中专院校师生
汝信先生在本书中借助对戏剧、绘画等的讨论,表达了对美的追寻。
图书 | 汝信文集 第六卷 美学(下) |
内容 |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大中专院校师生 汝信先生在本书中借助对戏剧、绘画等的讨论,表达了对美的追寻。 内容简介 《汝信文集》第6卷“美学II”分为三部分,部分收入《美的找寻》一书,这是作者从美的理念到美的实践的转型之作,收录了作者关于凡高、罗丹、米开朗基罗、莎士比亚等人散论,表现了作者对于戏剧、绘画、雕塑等看法;第二部分为美学论文,收入了作者发表在各种期刊上的美学论文,除了关于西方无意识问题等几篇通论文章外,主要是关于尼采美学的论文,这些论文开启了我国对尼采美学的研究;第三部分为美育人生,收入了作者散见各处的演讲和书评。 作者简介 汝信,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长期从事西方哲学和美学研究,是知名的美学家,黑格尔专家,克尔凯郭尔和尼采研究的先驱。汝信还撰写大量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时政评论文章。近二十年来,主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方美学史”、“世界文明大系”及“世界文明理论”课题。 目录 美的找寻 第一版序言 美的找寻 第二版序言 永恒性的追求——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化艺术遗址 考察纪行 那里永远是春天——卢浮宫希腊雕塑的启示 人的重新发现——在意大利看米开朗琪罗 在莎士比亚故乡看《麦克白斯》——关于悲剧的一些思考 对印象派绘画的一些印象——奥赛博物馆观后感 《吃土豆的人》的启示——参观凡高博物馆有感 罗丹博物馆参观记 《天鹅湖》的悲剧结尾和莎乐美的爱——看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演出有感 一颗寂寞的心——克列绘画展览观后 20世纪艺术之谜的初步探索——参观毕加索博物馆后的思考 毕加索再探索——谈立体主义后的毕加索 重访埃尔米塔日博物馆——在俄罗斯看法国绘画 思想家和诗人的摇篮——参观图宾根神学院的追忆 美学论文 关于当前美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论尼采悲剧理论的起源——关于《悲剧的诞生》一书的研究札记之一 西方美学史上“美”的概念的发展 尼采的美学和文艺思想 西欧美学 德意志观念论美学对俄国的影响 关于尼采美学的几个问题 关于黑格尔《美学》的若干问题 尼采的美学思想 关于西方美学理论中的无意识问题的历史考察 美 育 人 生 《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序 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走向21世纪的中国美学”开幕式致辞 陶冶情操 完善品格——《全彩艺术史系列》丛书序 21世纪中国美学的使命 “美学与文化:东方与西方”国际学术研讨会致辞 向往艺术——《艺术学:问题域和焦点的扫描》序 “美学与多元文化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致辞 富有创新精神的美学论著 美学也应关心民生 《新中国美学六十年:全国美学大会(第七届)论文集》序 近代西方美学转型的启迪 《当代中国美学研究(1949-2009)》序 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看美育 中国现代“人生艺术化”探究——评《人生艺术化与当代生活》 《中国当代美学口述史》序 《美学何为》序 “人生论美学”与时俱进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汝信文集 第六卷 美学(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汝信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9533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758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1-06-01 |
首版时间 | 2021-06-01 |
印刷时间 | 2021-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990 |
CIP核字 | 2021032411 |
中图分类号 | B83-53 |
丛书名 | |
印张 | 47.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