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八仙
内容
内容推荐
《八仙》一书文字简炼,通俗易懂,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本书所有文章选自于《白化文文集》这套丛书中极具代表性的多篇文章。涵盖了各个不同方面的冷门趣味知识,如《古代的文体》《也说说“升官图”与“彩选》等文章。此外,作者还精心挑选了多幅图片作为文字的辅助说明,一些照片更是十分罕见,文字阐述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可谓大家小书。
作者简介
白化文,1930年8月27日生,北京人。多年从事佛教、敦煌学、目录学等学科的研究工作,对有关佛经、佛寺与佛像的问题、敦煌遗书目录和敦煌变文的问题及文学目录和宗教目录的问题的研究有深厚造诣。曾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中国佛学院教授、中国楹联学会顾问,中国俗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语言文学研究分会副秘书长等职。已出版著作30余种,发表文章60余篇。
目录
什么是对联
古代的文体
也说说“升官图”与“彩选”
唐代士子与樱桃
笔床茶灶 雨笠烟蓑
八仙
中国的罗汉
竹夫人与汤婆子
琉璃喇叭·鼓珰·料泡·响葫芦·倒掖气
试释如意
话拂尘
谈麈尾
塔与经幢
璎珞、华鬘与数珠
导语
《八仙》一书为作者之前所出版的《白化文文集》中的文章选集。白化文先生以其丰厚的学养有趣地描绘了中国古代各种冷门小知识,展现出中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这对于我们当代的读者也极具启发意义。
《八仙》一书的作者白化文先生多年从事佛教、敦煌学、目录学等学科的研究工作,对有关佛经、佛寺与佛像的问题、敦煌遗书目录和敦煌变文的问题及文学目录和宗教目录问题的研究有着深厚的造诣。
精彩页
什么是“对联”,举例以明之,下举两例就是:
列为无产者;
宁不革命乎!
——邓小平撰写的对联
此联在写法上属于“冠顶联”,即上下联首字冠以“列宁”。
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
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
——朱德《题泸定桥》
这两副联,从内容到形式都很好,是典型的优秀对联。
那么,像这样的对联是如何写成的,或者说,写成什么样子,才算是对联?一两句话可说不清楚,就得费点事,详细谈谈啦。
怎么样谈法:开宗明义,首先得给“对联”下个定义,也就是讲讲对联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由此自然会引出第二个应该解释的问题来:它属于哪种学术范畴;接着会引出第三、第四个问题:它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它有哪些应用类型。这几个问题有其连带性,我们在下面大致按以上几个问题的顺序,有连带地进行说明。
对“对联”特点的认识
对联,是用汉字书写的(后来发展到也可用其他少数民族文字书写,但都是凑合着来,绝不如用汉字写来那样干脆利落。这一点,以后有可能时再讨论),悬挂或张贴在壁间柱上的两条长幅;要两两相对。它的特点,大致有:
1.上下两个长条幅,字数必须相等,合成一副联,称为上联、下联。各联的字数没有一定之规,从一个汉字到几百个汉字都可以。这就是说,上下联至少得各有一个汉字或一个符号(如标点符号)。多了呢?毫无限制。当然,常用的对联,上下联一般各在四个汉字到二十几个汉字左右。这是因为,上下联字数太少,不容易表达出完整的意思来;多了呢?能有那么多的话吗?对联对字数固然不作限制,可是,笔者至今还没有见过上下联各两三千字的对联呢。这是从上下两联对文字的要求——字数无限制但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来看。
2.对一副对联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必须在上下联中把一个完整的意思表达出来。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字数多少就可随意了。拿中国汉族民族文化创造的若干诗歌体裁,如律诗、绝句来和对联对比,这一点就会很明显地表露出来:律诗和绝句,各用八句或四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若是把它们中对仗的两句,特别是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抽出来,把它们写成对联,有时候还勉强凑合,有时候就不行。因为它们不是为作对联准备的,不见得能表现出作者希望表现的一种完整的意思,原来的完整的意思是要靠整首诗来整体表现的呀!例如,拿一首挽诗和一副挽联对比,挽诗中的两句对偶句就未必能单独构成一副挽联——当然,在某种情况下也许能行——这就是它们之问存在的需要细心体察的精微区别之处。这是从要表现的内容的角度来看。
如上所述,上下联要共同表达出一个完整的意思来,因而,从句式结构看,一般来说,上下联至少各有一个分句或词组,多则不限。当然,从句型结构方面看,上下联应该是对应的。
3.从修辞学角度看,构成对联基础的是对偶辞格。对偶辞格是汉语和汉字特有的一种辞格,它是把通常为两个(多则可为几个,如元代杂剧和散曲中常用的三或四个)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基本相似的字、词、词组、句子并列,用来表达相关的意思的一种辞格。从内涵上说,它要求意义上的关联,也就是不能各说各的(特殊的如无情对另议);从形式上说,它的基本要求是要对称;此外,它还要求音节上的和谐相对。对联,可以说是汉语修辞学对偶辞格发展到极致的产物。这就是说,一般来说上下联不能构成上述内涵、形式、音节三方面的比较严格的对偶的,就不能算是对联,至少不能算是好对联。
4.对联的实用性很强。从某个角度看,对联是从古代私塾教学童“对对子”直接发展而来的。创作对联的基本功,还得从对对子练习开始。可是,口头甚至书面练习对对子还不是对联。《分类字锦》《巧对录》等类书与联话书籍所录的,大抵都是对子而非严格意义的对联。对联是一项综合性质的成品。一副对联,得为一个主题而创作出来,最好能书写下来,为张挂之用。它是为某种实用目的而创作的。而且,连张挂的形式也固定下来了:上联在左,下联在右。人们从对面看,则上联在右首,下联在左首。它们必须成对称形式,悬挂在相对的位置。连载体形式也固定下来了:必须是两个完全相等的长条形字幅状。一般来说,别的形状如某种“蕉叶形对”,极为少见。特别是横幅不行,如我们有时见到的四合院中左右穿廊游廊之上,常嵌有相对的“东壁图书”“西园翰墨”横幅,虽为工对,却只可算是两廊的横幅罢了。对联有经常悬挂在楹柱上的,特称“楹联”。后来,楹联发展成对联的一种文雅的称呼了。相对来说,对联便成为楹联的俗称。可是,抄录下来的对联词句只可称为“联语”。我们和大家一起讨论的,差不多都是联语,旁及一些对联的载体等。P1-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八仙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白化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652874
开本 32开
页数 2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7
出版时间 2021-06-01
首版时间 2021-06-01
印刷时间 202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274
CIP核字 2021081566
中图分类号 K203-53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4
1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9: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