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汉字与书法艺术/中华文化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为了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编者策划、编撰了这套“中华文化丛书”。整套丛书用中文、英文、法文、日文、德文、西班习二文,向中外读者展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

这本《汉字与书法艺术》(作者杨燕君、俞伽)是其中一册。

内容推荐

这本《汉字与书法艺术》(作者杨燕君、俞伽)是“中华文化丛书”系列中的一册。

《汉字与书法艺术》包括了烈火熔铸的文字——金文;首次统一的标准化文字——篆书;刑徒佐隶的变通产物——隶书;实用主义的完美体现——草书;中国书法艺术审美的两极——“二王”的流婉与魏碑的壮美;“二王”遗风等内容。

目录

引言

天雨粟,鬼夜哭——仓颉造字

药铺里的惊世发现——甲骨文

烈火熔铸的文字——金文

首次统一的标准化文字——篆书

刑徒佐隶的变通产物——隶书

实用主义的完美体现——草书

中国书法艺术审美的两极——“二王”的流婉与魏碑的壮美

“二王”遗风

风雨《兰亭序》

剽悍之风

大唐气象——在继承与革新中瀚进

与唐诗同辉——欧阳询与唐楷

颠张醉素——张旭、怀素与狂草

颜筋柳骨——文如其人

的颜真卿与柳公权

宋人尚意——法度之外的意趣内涵

一代文豪苏东坡

才气横溢的黄庭坚

违世异俗的米芾

博采众长的蔡襄

翰墨流转,法古立新——元明书法

夹缝中的艺术家——赵孟颊

意趣古澹——董其昌

另觅幽径——清代书法

崇碑抑帖

寄意金石

试读章节

公元前221年,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秦始皇赢政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经过数百年的战乱,在中国的广大疆域上,行政的壁垒终于被打破了,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被秦统一之后的华夏,广阔的疆域带来了繁杂的国事和不计其数的来往文书。而统一之前的秦、楚、齐、燕、赵、魏、韩七国,书不同文,一个字写法各异,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于是,秦始皇便下令创制新体文字。

在中国文字史上,籀文在先秦时期占有重要地位。这种文字笔道匀称,字体整齐,是当时官定的标准文字,曾长期使用。《汉书》中曾经记载,太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他在古文的基础上创制了文字十五篇,俗称“大篆”,这种字体也被后世人称为“籀文”。在它的基础上经过省改、简化,秦丞相李斯作《仓颉篇》、中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这种文字笔力遒劲,取名“玉筋篆”,相对于大篆而言又叫做“小篆”。小篆较之大篆,形体笔画都已大大省简,而字数日益增加,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大篆向小篆过渡时期还出现了石鼓文。石鼓文是唐代在陕西风翔发现的中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称“石刻之祖”。因为文字是刻在十个鼓形的石头上,故称“石鼓文”。内容为介绍秦国国君游猎的十首四言诗,亦称“猎碣”。今中国考古界一般认为是战国时代秦国的遗物。石鼓文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由大篆向小篆衍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性字体。历代书家对其书法艺术有着相当高的评价,长期以来,它被人们视为习篆的重要范本。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后,始皇帝多次向东巡游全国。他先后在峄山、泰山、琅邪、之罘、东观、会稽、碣石七处留下纪功的小篆刻石。这些作品比起先秦的文字线条更加优美,结构匀称,舒缓整齐,形象地表达出了帝王的威严与华贵。光阴荏苒,这七处刻石,或毁于兵火,或随岁月磨灭,今天我们只能见到泰山和琅邪残石。

在中国书法史上,秦朝还有一个人物赫赫有名,那就是名将蒙恬。《太平御览》引用《博物志》中的记载:“蒙恬造笔。”在中国民间,蒙恬一直被视为毛笔的发明者。不过,出土的文物已经证明,毛笔远在蒙恬之前早已经有了,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就出土过三支竹竿毛笔。但西晋崔豹在《古今注》中讲到蒙恬“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制作毛笔。这里提到了两种动物的毛发,鹿毛坚挺,而羊毛柔软,用它们混合制成的毛笔应该柔韧兼备,更适于书写。这种工艺类似于今天的兼毫笔。蒙恬作为毛笔制作工艺的改良者,显然亦功不可没。

既然提到了毛笔这种书写工具,那么我们不妨再来回顾一下各个时期人们书迹的主要载体。

前面提到的甲骨文和金文,顾名思义,就是刻在龟甲、兽骨或铸在青铜上的文字。从前文我们可以知道,甲骨是占h祭祀的产物,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而青铜在那个遥远的时代,价值太昂贵了,以至于即使是王和贵族也不会随便将它浪费掉,那不是普通人能够使用的材料。不过人们自然有他们自己的应对方法,从文献记载来分析,最晚在殷商时期简牍(竹简、木简、竹牍和木牍等的总称)出现了。

这是一些用来书写文字的木片、竹片,称为竹简和术牍。在蔡伦发明的造纸术广泛流传之前,简牍是重要而实用的书写工具。虽然当人类社会出现文字的同时,书籍也就出现_r,商代的甲骨文应该算是我们最早的书籍,但最接近于今天的中国古代真正的书籍形式,就是从竹简和木牍开始的。由竹简和木牍所开创的书籍形式和制度,对后代的书籍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人所说的“册”、“卷”、“编”等书籍计数单位,一直沿用至今。P25-30

序言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丰富的内涵,不仪充分表现出以华夏文化为中心的统一性,而且有着非常明显的多民族特点。中华文化的统—性,在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时刻,即使是在多次的政治纷乱、社会动荡中,都未曾被分裂和瓦解过;它的民族性则表现在中国广袤疆域上所形成的多元化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而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中华文化又吸收了许多外来的优秀文化。它的辉煌体现在哲学、宗教、文学、艺术里,它的魅力体现在中医、饮食、民俗、建筑中。数千年来,它不仅滋养着炎黄子孙,而且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历史与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许多国家兴起了学汉语热,来中国的外国留学生也以每年近万人的速度递增。近年来,一些国家还相继举办了“中国文化节”,更多的外国朋友愿意了解、认识古老而又现代的中国。

为了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我们策划、编撰了这套“中华文化丛书”(外文版名称为“龙文化:走近中国”)。整套丛书用中文、英文、法文、日文、德文、西班习二文,向中外读者展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在来自不同领域的百余位专家、学者的笔下,这些绚丽的中华文化元素得到了更细腻、更生动、更详尽、更有趣的诠释。

整套丛书共分36册,从《华夏文明五千年》述说中国悠久的历史开始,通过《孔子》、《孙子的战争智慧》、《中国古代哲学》、《科举与书院》、《中国佛教与道教》,阐述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不同基因与思想、哲学发展的脉络。通过《中国神话与传说》、《汉字与书法艺术》、

《古典小说》、《古代诗歌》、《京剧的魅力》,品味中国文学从远古走来一路闪烁的艺术与光芒;通过《中国绘画》、《中国陶瓷》、《玉石珍宝》、《多彩服饰》、《中国古钱币》,展示中国古代艺术的绚烂与多姿;通过《长城》、《古民居》、《古典园林》、《寺·塔·亭》、《中国古桥》,回眸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璀璨与辉煌;通过《民俗风韵》、《中国姓氏文化》、《中国家族文化》、《玩具与民间工艺》、《中华节日》,追溯中国传统礼仪、民俗文化的起源与发展;通过《中医中药》、《神奇的中医外治》、《中华养生》、《中医针灸》,领略中国传统医学的博大与精深;通过《中国酒文化》、《中华茶道》、《中国功夫》、《饮食与文化》,解读中国人“治未病”的思想与延年益寿的养生方法;通过《发明与发现》、《中外文化交流》,介绍中国科技发展的渊源与国际交流合作之路。

这套丛书真实地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作者以通俗生动的语言,在不长的篇幅内,图文并茂地讲述了丰富的历史、故事、传说、趣闻,突出知识性、可读性和趣味性,兼顾多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很适合对中华文化有兴趣的中外大众读者阅读。

参加本套丛书外文版翻译工作的人士,大都是多年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学者,校译者多为各国的相关学者。在本套丛书出版之际,谨向这些热心参与本项工作的中外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感谢。

本套丛书由中国山东教育出版社、中国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和中国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联合出版。2009年9月,中国将作为主宾国,参加在德国法兰克福举办的国际书展。我们真诚地希望,这份凝聚着中国出版人心血的厚重礼物能够得到全世界读者的喜爱。

卢祥之

2009年1月15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汉字与书法艺术/中华文化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燕君//俞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003651
开本 16开
页数 1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图书小类
重量 0.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292.1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20
156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2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