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心理抚养
内容
详情

详情-01.jpg

内容简介
心理抚养是一种全新的育儿理念。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往往特别重视孩子是否吃饱穿暖、身高体重如何、是否活泼健康,把这些当成爱的全部,却因为疏于了解、关注婴幼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从而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难以逆转的心理困境,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后,会出现拒绝交流、出走、顶撞、不合群、学习困难等问题。对此,心理学专家李玫瑾在《心理抚养》一书中向父母传递了这样一种理念:养育孩子,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加重要。作者认为,心理抚养主要包括情感、性格、观念、能力四个方面,父母必须参与心理抚养的全过程,通过陪伴与关爱获得孩子的依恋感,进而获得管教孩子、“立规矩”的资本。家长通过参与孩子成长,进行情感抚育,教他做人做事,这种心理抚养比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更重要。“父母亲自陪伴孩子成长,比给孩子挣钱更有价值”,我们不能错过塑造孩子未来人生的最佳和最关键时期。
作者简介
李玫瑾,著名犯罪心理学家,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代表作有《谁在犯罪》。她通过三十余年的教学与研究发现,人的心理问题与早年的养育息息相关,由此提出了人的养育要关注早年心理抚养,尤其要关注与人性相关的情感、与命运相关的性格等观点。她的相关讲座被广泛传播,以其内容为主的著作《幽微的人性》也因此广受好评。
目录

序言

第一章?家庭是人生的起点 

没有时间思维的人容易迷失人生

所有社会问题其实都是人的问题

人的问题源于早年的养育

孩子的问题多是身边的大人造就

亲自陪伴比只给孩子挣钱更有价值

父母要珍惜与孩子相处的过程

家庭结构齐全不等于功能健全

家庭功能体现在父母的修为中

要孩子改变,大人要先改变自己

大人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第二章?心理彰显人之灵魂

遗传与生理相当于“心理硬件”

人的心理遗传中包含着祖上的修为

早年养育相当于系统软件编程

心理系统有缺陷会成终身“漏洞”

意识水平标志着人的心理水准

缺少自我反思意识的人心理不成熟

跳出自我中心,才能更好地识人识己

人的许多潜意识活动常常不自知

改变认识是做思想工作的重点

让心理困扰者自我成长是心理咨询的要义

情绪是观察心理的窗口

情绪需要表达,更需要管理

情绪宜解不宜结,否则容易得“心癌”

个性是人的“心理名片”

危险人格的形成往往与家庭养育方式有关

第三章?心理发展有迹可循

谈恋爱要先了解对方的成长经历

谈对象怕不可靠,问两个问题就知道

了解一个人的过去即可知他是什么样的人

同一类人有相似的心理发展路径

心理发展有内在的逻辑进程

心理发展还呈阶梯递进的模式

养育的最佳时期是依恋期

青春期最需要父母的智慧

对成年子女要学会放手与接受

为老不尊者早就存在个性缺陷

.......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心理抚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玫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674227
开本 16开
页数 3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8
出版时间 2021-06-01
首版时间 2021-06-01
印刷时间 202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550
CIP核字 2021086391
中图分类号 G444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70
1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2: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