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功夫/中华文化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为了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编者策划、编撰了这套“中华文化丛书”。整套丛书用中文、英文、法文、日文、德文、西班习二文,向中外读者展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

这本《中国功夫》(作者关永礼)是其中一册。

内容推荐

这本《中国功夫》(作者关永礼)是“中华文化丛书”系列中的一册。

《中国功夫》包括了武术的起源:生产与劳动;厚积薄发的文化底蕴;持久不衰的赓续传承;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十八般武艺;刀、枪、剑、戟、棍等内容。

目录

引言

发展历程

武术的起源:生产与劳动

厚积薄发的文化底蕴

持久不衰的赓续传承

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

武器流衍

十八般武艺

刀、枪、剑、戟、棍

擂台风云

武林掇英

少林拳

武当拳

太极拳

峨眉拳

南拳

形意拳

八卦拳

武术与文化

武术与武德

武术与养生

武术典籍举要

武术与文学

武术与电影

试读章节

中国武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种武文化,在持器和徒手两类技击武术中,持器类有“十八般武艺”之说。十八般武艺,泛指各种不同武术器械的功夫与技能,对武将中的武艺高强者常用“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来形容。有关十八种兵器,历代说法不尽相同,一般是指刀、枪、剑、戟、棍、斧、钺、鞭、锏、锤、叉、钯、镐(挝)、铲、弓、弩、矛等。这些武器有长有短,有单有双,有近有远,有明有暗,有硬有软,打、杀、击、射、挡各式器械齐备,可谓形式多样。随着时代的演进,许多器型几经变化,有的已经消亡。

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奠如三国时关羽使用的青龙偃月刀,后世称为关刀。特别是经过《三国演义》的渲染,关羽使用八十二斤重的青龙偃月刀,跨日行千里的赤兔马,温酒斩华雄,白马坡前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其神勇无敌、威震华夏的故事深入人心。关羽单刀赴会被关汉卿编写成元杂剧《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历代王朝对关羽屡加褒封,以其“忠孝节义”教化臣民,奉之为“武圣”,武庙遍天下。道教更奉之为关圣帝君,将其神化。民间有“关老爷磨刀捉妖”的传说。京剧就有一出红净戏《青石山》,表演关羽擒拿青石山下惑乱世人的九尾狐的故事。在民间,关羽一手持刀、一手捋髯的形象几乎成了“关老爷”的标准像。

《水浒传》中有个青面兽杨志卖刀的故事。杨志有一口吹毛断发、削铁如泥的家传宝刀,因遭变故,他被迫将珍爱的宝刀出卖。

清末大刀王五的故事更具传奇色彩。王五原名王正谊(公元1854~1900年),河北沧州人。他出身世代习武之家,从师学艺,拳法精熟,擅使大刀,名震江湖,人称“大刀王五”。后来他在北京开设“源顺”镖局,广交武林英杰,与著名维新派人物谭嗣同结交,成为谭嗣同的武术老师,授以刀法。戊戌政变前,王五赶到谭嗣同的住所,准备保护他逃离。谭嗣同已下定必死决心,反劝王五赶快离开,免被牵连。谭嗣同被捕下狱后,王五曾筹划劫法场,后因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未经审判而被西太后下令迅速处死而未果。后来,王五在协助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时被杀害。

枪,在诸多兵器中有“百器之王”的地位,别名“肩二”,又称“一丈威”,是武术长器械之一,以拦、拿、扎的枪法为主,辅以各种步法、身法,运动起来翻转自如,步法轻灵,灵活多变,势如游龙,有“抢扎一条线”、“去如箭,来如线,枪如游龙”等说法。由于活动范围大,要做到“开步如风,偷步如钉”。练习枪法可增加臂力、腰力和握力,素为武术家所重,是十八般兵器中难度较大、不易掌握的一种。

三国时张飞的丈八蛇矛颇为有名,《三国演义》中描写他手执丈八蛇矛,叱咤风云,驰骋战阵,神勇异常。戏词中形容他使枪(矛)的厉害:“丈八蛇矛贯取咽喉。”因张飞被封桓侯,以至后世有“桓侯枪”枪法传世。

桓侯枪,又称老八枪、三十六枪。相传张飞托梦将其枪法传与他的一个禹姓外甥,禹家将张飞的枪法家传世继,历时千年不衰。清代河南汜水人苌乃周从禹让处学得张飞枪法,枪技出众,在乾隆朝夺得武考第三名,人称“苌三”。后来苌乃周又将苌家枪法传与高足柴如桂,柴如挂号称“枪法无敌”。

宋代,民间枪术已有派别之分。《水浒传》中描写了金枪手徐宁以钩镰枪大破连环马。而杨家“梨花枪”更是享有盛誉。南宋时山东潍州女杰杨四娘善杨家枪法。因杨家枪舞动时如梨花摇曳,又称梨花枪。她以“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而驰骋大江南北。

到了明代,武术家更重枪法,枪被尊为“艺中之王”。明代名将戚继光对杨家梨花枪备加推崇,并对其枪法纠偏补弊,加以发展变化,广泛用于军事训练,在抗击倭寇侵扰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剑,素有“百刃之君”之誉,别称“三尺”。汉高祖刘邦自称:“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作为短兵器,剑以劈、刺、点、崩、撩、挂等多种剑法进行搏击,配以各种步法、腿法构成套路,手腕灵活,身法敏捷多变,姿态潇洒优美,具有刚柔相济、吞吐自如、气势连贯等特点,有‘‘刀如猛虎,剑似飞凤”之喻。

中国古代有佩剑之风,上层社会的贵族士人以佩剑作为身份地位的一种标志。春秋时,吴越两国的铸剑术十分发达,著名的铸剑师有干将、奠邪。相传这对夫妇冶炼铸造的剑锋利无比,受到世人青睐。《搜神记》中曾记录了一则有关干将、奠邪为楚王铸剑被杀的故事。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出土了一柄越王勾践剑,此剑通长55,7N米,柄长8,4N米,身宽4,6厘米,剑身满饰菱形纹,剑格两面以蓝色琉璃镶嵌花纹。剑身靠近剑格处镌有“越王勾践自作用剑”的八字鸟篆铭文。这柄制作精良的剑跨越两千余年,保存完好,锋锷依然犀利,堪称绝世珍品。

唐代有尚武任侠之风,唐诗中多有摹写剑客、舞剑之作。盛唐大诗人李白雅好剑术,他仗剑远游,心雄万夫,曾在长安市上手刃数人。贾岛的《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寥寥二十个字,一个仗剑行侠的形象跃然纸上。最著名的是大诗人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中记述了唐代开元盛世时著名女舞蹈家公孙大娘与其弟子李十二娘舞剑器表演时观者如堵的盛况,酣畅淋漓地表现出其飒爽英姿。p15-22

序言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丰富的内涵,不仪充分表现出以华夏文化为中心的统一性,而且有着非常明显的多民族特点。中华文化的统—性,在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时刻,即使是在多次的政治纷乱、社会动荡中,都未曾被分裂和瓦解过;它的民族性则表现在中国广袤疆域上所形成的多元化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而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中华文化又吸收了许多外来的优秀文化。它的辉煌体现在哲学、宗教、文学、艺术里,它的魅力体现在中医、饮食、民俗、建筑中。数千年来,它不仅滋养着炎黄子孙,而且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历史与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许多国家兴起了学汉语热,来中国的外国留学生也以每年近万人的速度递增。近年来,一些国家还相继举办了“中国文化节”,更多的外国朋友愿意了解、认识古老而又现代的中国。

为了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我们策划、编撰了这套“中华文化丛书”(外文版名称为“龙文化:走近中国”)。整套丛书用中文、英文、法文、日文、德文、西班习二文,向中外读者展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在来自不同领域的百余位专家、学者的笔下,这些绚丽的中华文化元素得到了更细腻、更生动、更详尽、更有趣的诠释。

整套丛书共分36册,从《华夏文明五千年》述说中国悠久的历史开始,通过《孔子》、《孙子的战争智慧》、《中国古代哲学》、《科举与书院》、《中国佛教与道教》,阐述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不同基因与思想、哲学发展的脉络。通过《中国神话与传说》、《汉字与书法艺术》、

《古典小说》、《古代诗歌》、《京剧的魅力》,品味中国文学从远古走来一路闪烁的艺术与光芒;通过《中国绘画》、《中国陶瓷》、《玉石珍宝》、《多彩服饰》、《中国古钱币》,展示中国古代艺术的绚烂与多姿;通过《长城》、《古民居》、《古典园林》、《寺·塔·亭》、《中国古桥》,回眸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璀璨与辉煌;通过《民俗风韵》、《中国姓氏文化》、《中国家族文化》、《玩具与民间工艺》、《中华节日》,追溯中国传统礼仪、民俗文化的起源与发展;通过《中医中药》、《神奇的中医外治》、《中华养生》、《中医针灸》,领略中国传统医学的博大与精深;通过《中国酒文化》、《中华茶道》、《中国功夫》、《饮食与文化》,解读中国人“治未病”的思想与延年益寿的养生方法;通过《发明与发现》、《中外文化交流》,介绍中国科技发展的渊源与国际交流合作之路。

这套丛书真实地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作者以通俗生动的语言,在不长的篇幅内,图文并茂地讲述了丰富的历史、故事、传说、趣闻,突出知识性、可读性和趣味性,兼顾多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很适合对中华文化有兴趣的中外大众读者阅读。

参加本套丛书外文版翻译工作的人士,大都是多年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学者,校译者多为各国的相关学者。在本套丛书出版之际,谨向这些热心参与本项工作的中外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感谢。

本套丛书由中国山东教育出版社、中国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和中国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联合出版。2009年9月,中国将作为主宾国,参加在德国法兰克福举办的国际书展。我们真诚地希望,这份凝聚着中国出版人心血的厚重礼物能够得到全世界读者的喜爱。

卢祥之

2009年1月15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功夫/中华文化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关永礼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003705
开本 16开
页数 1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体育运动-体育理论与规则
图书小类
重量 0.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852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20
156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0: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