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饶宗颐是汉学宗师、旷世奇才,与钱钟书并称“南饶北钱”。从中西方的史前文化交流到宋明时期的南洋冒险,都能在《中外文化钩沉》中一窥究竟。借助出土文物与古代文献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彻底颠覆读者对中外交流史的固有认知。本书内含大量难得一见的文物图片,帮助读者近距离感知华族先民的璀璨文化与几近淹没的丝路历史。
图书 | 中外文化钩沉 |
内容 | 编辑推荐 作者饶宗颐是汉学宗师、旷世奇才,与钱钟书并称“南饶北钱”。从中西方的史前文化交流到宋明时期的南洋冒险,都能在《中外文化钩沉》中一窥究竟。借助出土文物与古代文献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彻底颠覆读者对中外交流史的固有认知。本书内含大量难得一见的文物图片,帮助读者近距离感知华族先民的璀璨文化与几近淹没的丝路历史。 作者简介 饶宗颐(1917年8月9日-2018年2月6日),字固庵、伯濂、伯子,号选堂,是蜚声国际的国学泰斗和书画大师,在传统经史研究、考古、宗教、哲学、艺术、文献以及近东文科等多个学科均有跨领域的贡献,在海内外汉学界享有崇高声誉。 内容提要 本书选录20余篇饶宗颐先生生前发表的有关中外文化交流史论述的论文,研究主题包括我国古代陶符与闪族字母之关系、殷代黄金及有关问题、中国与波斯和大秦的早期交通、古代香药之路、海道丝路等,较为全面地反映了饶宗颐先生有关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研究成果。读者将从中了解到,前人只知万字符随佛教传入中国,但实际上青海、辽宁的出土陶器已广泛采用这一符号;早在周、秦之际,波斯器物已经海路入华,加工制造;中国人对熏香的使用远比我们想象中 早,红山文化的祭器将我国熏炉的 早资料推至五千年前。 目录 《文明通鉴丛书》序 1 (《永乐大典》中之南海地名) 150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外文化钩沉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饶宗颐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9591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52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1-07-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1-07-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0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