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体的未来:一位医学家的身体探索笔记
内容
亮点展示

微信图片_20211105090951.jpg

编辑推荐

德劳因·伯奇是一家医院的执业医师,是老年医学专家,也是畅销书《药物简史》的作者,具备专业的医学素养与科学精神;

从人体发展历史出发,大胆预测,谨慎求证,带领读者了解诸如未来人类年龄、颜值、身高、体重、身体改造、基因编辑等28个方面的内容;

内容简介

《人体的未来》探讨了医学的未来、我们不断变化的身体素质以及长寿的意义。本书通过对成长、衰老、死亡疾病、性、精神、饮食等话题的探索,分析当今已经可能发生的事物并追踪医学的未来。人类并非生来如此,也并非永远如此。我们经历了哪些变化,未来又会有什么改变?本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坚守人道主义的科学性解读。

作者简介

德劳因·伯奇(Druin Burch)

牛津大学教授、医学家、未来学家、撰稿人,畅销书《药物简史》的作者,并长期为医学期刊、《泰晤士报文学副刊》和《卫报》等撰稿。具有多学科背景,曾在牛津大学学习人文科学,研究过人类和黑猩猩的遗传学,之后又开展医学研究。他曾在英格兰东南部多家医院工作,现执教于牛津大学,教授人类进化学、生理学和生态学,且为牛津大学医院 NHS 信托基金会的顾问。

目录

01.未来生命 / 001

02.死亡 / 011

03.年龄 / 019

04.孩提时代 / 033

05.青春 / 037

06.中年 / 049

07.老年 / 063

08.疾病 / 077

09.移植 / 111

10.交通 / 129

11.性 / 133

12.高度 / 149

13.宽度 / 161

14.软骨 / 171

15.力量 / 175

16.文化 / 187

17.阶级和不平等 / 205

18.睡眠 / 225

19.种族 / 231

20.压力 / 239

21.创造力 / 243

22.吃喝 / 249

23.美貌 / 257

24.幸福 / 263

25.精神与智慧 / 275

26.生物改造技术 / 299

27.遗传学 / 313

28.定制生命 / 331

致谢 / 349

精彩书摘

1

未来生命

推测未来人类的身体和生命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是相当新鲜的一件事。各种科幻小说都热衷于对未来进行描写,且几乎像写事实一样。然而,要把想象变为现实依旧难如登天,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缺乏变革的能力。在18 世纪末以前,人们甚至连变革的概念都没有。但是,在18 世纪末到19 世纪初这令人眼花缭乱的几十年里,一切都改变了。要展望未来,必须先审视过去,而在那几十年里,我们第一次做到了这一点。在此之前,人类的知识告诉我们,我们的世界自创世以来的6000 年里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到圣城[a] 去看一看,你会发现《圣经》(the Bible)准确地描述了它的地理环境。从金字塔下面挖出的木乃伊,也很明显是我们的同类。唯一明显的差别,就是人类总是排斥新兴的思想,贪恋旧的思想,这种差别随着岁月的流逝越发顽固。“在什么时代,就该做什么事。”公元前63 年,西塞罗(Cicero)如此说道。“我亲爱的老朋友,你我再也见不到这样的日子了!现在的桃子没有以前的那么大了。”画家本杰明·罗伯特·海顿(Benjamin Robert Haydon)在1842 年给华兹华斯(Wordsworth)的信中如此写道。一百多年后,斯派克·米利根(Spike Milligan)说:“幸福已成往事。”[a]

仅仅在两百多年前,我们才有了看到更遥远的过去的能力。原来,人类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如同高山、大海,甚至地球本身,也并非一开始就存在一样。意识到这个世界有多么古老和奇怪的地质学家们总是抱怨,时间的嘀嗒声令人恐惧,使人耳聋。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说:“一切都在变化。”但他还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变化有多么真实。一条蜿蜒的时间细流缓缓地刻画出一条条河谷、一座座山峰和一个个时代。丁尼生(Tennyson)对自然有一种近乎悲哀的崇敬,他认为大自然太过庞大,根本无暇顾及人类。在如此庞然巨物面前,生命显得太过渺小,人类的存亡就像一只麻雀的死活一样不值一提。虽然丁尼生称大自然不关心个体,只关心种群,但随着对生命的记录越发清晰,即使是种群也是可以被消耗掉的,甚至是数量庞大的种群。

曾有天文学家写到,他们仰望天空时会感到眩晕,他们的自我意识已经迷失在了那种可怕的无边无际的感觉之中。“我们一生的年日是70 岁,若是强壮可到80 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圣经》如此写道,自信而准确。然而当广阔的世界进入我们的视野,我们被所谓的“深层时间”和“深度空间”所包围时,《圣经》中对现实世界的指导已经不那么简单而明显了。医学变得脱离现实、令人兴奋——曾有一种假设,[a] 桑塔亚纳(Santayana)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想法会越来越少,因为我们已经意识到,即使没有我们,这个世界也会继续发展下去。

说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已经掌握所有知识,现代从业者所做的只不过是保护和保存古人的智慧而已。这种假设,已经蒸发到了恒星之间的寒冷缝隙中,随着地质学家手中锤子的无情敲击而支离破碎。当过去变得如此不可思议时,未来会带来什么呢?谁又知道现今诸事会有什么可能性?当爱德华·詹纳(Edward Jenner)正在研制疫苗时,他兴奋地写信给他的导师约翰·亨特(John Hunter),就自己的一个想法询问意见。“为什么只是一个想法?”亨特以讽刺的口吻回复,“为什么不付诸实验?”我们的身体、寿命和活力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如同其他所有事物一样,蕴藏着实验、改变和发现的无限潜力。过去已经不再属于我们,但未来就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必须意识到,未来的形态并不固定,而是由我们亲手去塑造的。

生命会自我重塑。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呼出氧气。它们的呼吸过程帮助创造了无数的生命。通常,为了互惠互利,许多生物被招募为植物的辅助工具。物种内部也在进行重塑。一个老掉牙的笑话是这么讲的:两个疲倦的家伙在非洲的小溪里洗澡,他们看到一群饥饿的狮子靠近,于是一个人赶紧擦干脚,开始穿袜子和鞋子。“你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另一个人问,“我们又不可能跑赢狮子。”“没错,”第一个人带着愧疚回答说,“但我能跑赢你就行。”竞争促进生存,而生存是变革的引擎。生物学家J.B.S. 霍尔丹(J. B.S. Haldane)指出,甚至利他主义的起源也可以用基因上的利己主义来解释——他说,他会牺牲自己来拯救八个表亲或两个亲兄弟。达尔文(Darwin)注意到,物竞天择不仅挑选出了具有直接优势的特征,而且做了其他更微妙的事情。20 世纪末,斯蒂芬·杰伊·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曾将其中一些事情描述为“结构设计中不可避免的后果”。像雄狮一样,男人变得比女人更快、更强壮、更高大,因为男性需要通过互相打斗来竞争。对男性的速度、力量和体形更有品位的女性,更有可能生育出成功的后代。这些品质本具有实用意义,而后来变成了审美意义。在有限的肉体之外,这同样适用。真理和荣誉有助于生存和繁殖的成功,首先它们在我们心中占据重要地位,才会在我们的基因中占有一席之地。我们的道德感和美感不是对我们真实欲望的虚假覆盖,而是支撑它们的结构。“亲爱的,我就不配真爱你了,若我不更爱我的荣名。”[a] 这句诗蕴含着真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体的未来:一位医学家的身体探索笔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劳因·伯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19286675
开本 32开
页数 360
版次 1
装订
字数 270000
出版时间 2021-10-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Q983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6: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