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美国审查中企并购的逻辑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中资在美并购,为什么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对部分投资审查通过,其它投资则审查拒绝?究竟是哪些因素造成这一结果,美国接受或拒绝中企赴美并购的逻辑及因果机制是什么?本书从法律实务角度出发,选取了“大连万达并购AMC影院公司”案、联想并购IBM公司PC业务、华为联合贝恩资本并购3COM公司”案、“中海油并购优尼科石油公司”案等具有重大法律影响的案件的,详细剖析了美国应对中企并购安全审查的制度框架,指出国家安全考量、经济利益博弈和意识形态竞争综合权衡才是并购成功与否的内在逻辑。全书既有生动的案例叙述,又有深刻的法律制度分析,对中资企业进一步积极寻找发掘发达国家技术并购和基础设施投资机会,了解美国对中企并购安全审查的具体标准具有借鉴作用。 作者简介 吕贤,甘肃临泽人,南开大学法学博士,曾任职北京市通州区法院从事民商事审判工作,现执业于北京市中盾律师事务所,业务专注公司治理、海商法、国际贸易与投资合规研究及实务。在《国际论坛》《求是学刊》《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国有资产管理》及《中国领导科学》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若干篇。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及意义 第二节 既有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结构安排 第一章 美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与中企赴美并购 第一节 美国外资安全监管政策变迁 第二节 美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 第三节 中企赴美并购及其审查情况 第二章 美国应对中企并购安全审查的逻辑框架 第一节 美国外资安全监管政策选择的理论视角 第二节 中企赴美并购安全审查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美国应对中企并购安全审查的衡量标准 第三章 完全通过:大连万达并购AMC公司案 第一节 并购信息、产业动态与并购影响 第二节 万达并购AMC公司所涉技术和竞争问题 第三节 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审查结论的依据分析 第四章 妥协通过:联想并购IBM公司PC业务案 第一节 联想并购IBM公司PC业务的背景 第二节 联想并购与中美PC产业竞争态势 第三节 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对联想并购审查的分析 第五章 被迫撤回:中海油并购优尼科石油公司案 第一节 中海油并购案的背景分析 第二节 中海油并购美国能源企业的影响与争议 第三节 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对审查结果的考量因素分析 第六章 绝对拒绝:华为联合贝恩资本并购3Com公司案 第一节 华为公司并购案的背景介绍 第二节 华为公司崛起与中美信息产业竞争 第三节 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对华为并购的考量因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美国审查中企并购的逻辑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吕贤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32148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78 |
出版时间 | 2021-08-01 |
首版时间 | 2021-08-01 |
印刷时间 | 2021-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60 |
CIP核字 | 2021070983 |
中图分类号 | F279.712.14 |
丛书名 | |
印张 | 2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