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存在与超越--黑塞的跨界研究
内容
内容推荐
探索心灵、研读内心是德国文学的重要传统命题。德国著名文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 1877-1962)被认为是“20世纪最具透视心理和灵性创意的作家”。他的思想及创作内容深邃复杂,具有多领域、跨学科的特点。本书以“存在”为主线,试图从文学、哲学、心理学三个模块拼贴出黑塞“向内之路”的多元地图,以期展现黑塞理想的“整体知识”图景。
作者简介
陈敏,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任职东华大学外语学院,专业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为德国施莱格尔研究协会会员、世界汉学研究会会员、上海市外文学会会员等。主要研究方向:从中德比较文学和比较哲学的视角阐释19-20世纪德语文学的重要作家及其作品。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一项,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各一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20篇,出版译著近百万字。获国家留基委资助,先后在德国波恩大学及海德堡大学访学。
目录
引言
第一编 文学篇
第一章 黑塞文学世界的现实模型
一 早期创作中的个体与世界
二 中后期创作:困境中执着追寻现代人的“自我”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创伤
(二)家庭窘困
(三)中期创作——开启“向内之路”
(四)“向内之路”的后期创作
第二章 浪漫的“向内”与现代性反思
一 黑塞与浪漫主义
(一)黑塞的浪漫主义研究
(二)魔法韵味的童话创作
(三)浪漫主义抒情诗
二 现代人的心灵之困
(一)现代性、现代人的存在
(二)现代文明与信仰危机
第二编 哲学篇
第三章 存在之思
一 尼采对黑塞的影响
(一)生命哲学中的自我发展观
(二)酒神精神与自我完善——以《东方之旅》为例
(三)尼采的文化批评论
二 老庄之“道”与“向内之路”
(一)东方之旅
(二)“道”与心灵家园
第三编 心理学篇
第四章 黑塞与心理学之情缘
一 危机与治疗
二 心理学家的哲学探索
(一)荣格与尼采
(二)荣格与道家思想
三 伟大的德国中国人卫礼贤
第五章 梦与心灵
一 作家与心理分析
二 文学中的心理学
(一)“原型”意象的文学象征
(二)善恶之神(Abraxas)与《德米安》
(三)死亡与重生
(四)性欲的象征
(五)自我超越与自性化
三 心灵的存在与超越——梦
(一)逃离现实的关学场域——早期创作之“梦”(1916年之前)
(二)梦与自我探索(1916年之后)
(三)梦与自我认知和成长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本书从黑塞创作与荣格分析心理学、中年黑塞的人生经历、黑塞与荣格的思想对话以及他们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情缘等四个方面,以荣格分析心理学与黑塞的关系为切入点,围绕黑塞及其创作中自我存在与超越思想的特征,对黑塞展开跨界研究。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从文学、哲学、心理学多元跨学科角度研究黑塞建构自我存在的理想方式和自我超越的途径。尤其对于黑塞诗歌的阐释,在国内外黑塞研究中尚属前沿。另外,书稿对黑塞作品中的多元哲学思想和中西方比较文学、比较哲学的研究,对于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有着重要意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存在与超越--黑塞的跨界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390002
开本 16开
页数 27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9
出版时间 2021-08-01
首版时间 2021-08-01
印刷时间 202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20
CIP核字 2021172810
中图分类号 I516.065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