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抑郁是因为我想太多吗(元认知疗法自助手册)
内容
内容推荐
在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观点:我们不会被抑郁症突然袭击。抑郁症并非来自外界,而是由我们自己引起的,即反复思考让我们陷入了抑郁状态。
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会得抑郁症·因为每个人在面对危机和消极想法时所采取的策略是不同的,其中一些策略是不合适的,会直接导致我们患上抑郁症。元认知疗法认为,只要我们不去关注自己的想法,它们就会自行消失。和我们的身体一样,心理也能自愈,只要我们不去不断地抓那些伤口。
在本书中,你将看到作者皮亚·卡列森博士如何通过元认知治疗安然无恙地度过了家庭危机;你也将看到4位抑郁症患者的故事,他们在接受了6-12次治疗后,都从抑郁症中走了出来。
这本实用的书中提供了心理学家的建议、案例研究、练习和提示。皮亚·卡列森博士告诉我们,抑郁症并不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疾病,我们可以通过“多做少想”来控制和预防抑郁症。
作者简介
皮亚·卡列森(Pia Callesen),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博士,丹麦资深元认知治疗专家,元认知心理畅销书作者。她在曼彻斯特大学的元认知研究所完成了元认知疗法的培训认证,在牛津大学完成了元认知疗法的高级大师课(由元认知疗法创始人阿德里安·威尔斯亲自授课)。她有15年认知行为疗法方面的咨询和学术研究经验。在元认知疗法的研究和应用过程中,长期接受阿德里安·威尔斯教授的亲自督导。
丹麦元认知咨询诊所CEKTOS的首席咨询师和负责人。CEKTOS是丹麦极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元认知诊所,覆盖丹麦多个城市及地区。所有CEKTOS诊所的心理医师、心理咨询师都持有或正在接受元认知研究所的培训认证,拥有专业且丰富的元认知心理治疗经验。
目录
作者声明
推荐序
前言
第1章 不再无休止地自我剖析
80%的患者摆脱了抑郁
我们是有自我修复能力的
使人患上抑郁症的关键思维
导致大多数精神疾病的主要原因
反复思考的5种信念
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第2章 识别触发抑郁的想法
什么样的想法会吸引我们的注意
吸引我们注意的想法如何导致反复思考
是什么想法触发了你的负面情绪
反复思考无法解决现实问题
过度思考会导致抑郁
娜塔莎的案例:“现在我可以打开心结,把想法和注意力放在别的事情上了。”
第3章 夺回思维的控制权
控制权一直在我们手中
每个人都可以学会分离注意
梅特的案例:“我的头脑里日日夜夜充斥着各种想法。”
第4章 反复思考只是一个坏习惯
莱夫的案例:“我曾确信,我必须处理我的灰暗想法才能继续前行。”
第5章 走出你的想法,进入你的生活
即使没有动力,也要去行动
我们可以同时感受悲伤和快乐
将想法和行动分离
贝丽特的案例:“会吸引我注意的想法现在只是过眼云烟。”
第6章 使用元认知疗法,摆脱药物的依赖
也许你可以不再依赖药物
大脑缺乏血清素会让你抑郁吗
元认知疗法适合不同程度的抑郁
卸下辅助车轮前行
请病假不利于治愈抑郁症
第7章 永远不再抑郁
少思考,多行动
术语表
参考文献
导语
反复思考各种烦恼,让你陷入了抑郁状态。
丹麦资深元认知治疗专家、元认知心理畅销书作者皮亚·卡列森作品。
元认知疗法是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体系推荐的治疗方法,有高达80%的抑郁症治愈率。
已授权瑞典、挪威、德国、法国、荷兰等18个国家出版发行。
书中提供了心理学家的实用建议、研究案例和练习提示,告诉我们:抑郁症并不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疾病,我们可以通过“多做少想”来控制和预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抑郁是因为我想太多吗(元认知疗法自助手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丹)皮亚·卡列森
译者 译者:燕环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695813
开本 32开
页数 1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22-01-01
首版时间 2022-01-01
印刷时间 202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变态/病态心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00
CIP核字 2021231598
中图分类号 R749.405
丛书名
印张 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0: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