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人间词话七讲(精)/迦陵讲演集 |
内容 | 内容推荐 《人间词话》是清末民初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也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它文辞优美,但因为它的解说方式是中国传统的感悟式的意象批评,所以一般读者不太容易明白它的好处。当代词学大师叶嘉莹以深入浅出和典雅细腻的文字,为读者讲述了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著名的“境界”说、词与诗的美感特质的区别,以及对历代著名词家词作的评赏。书末附有《人间词话》原文,便于读者参照体会。这是叶嘉莹关于《人间词话》的讲稿的首次出版,也是迄今问世的葉嘉瑩著作中第一种图书配音像的作品。叶嘉莹演讲中对词人生命心魂的唤醒,与王国维对词知之深而言之切的感悟,构成了本书独特的魅力。 作者简介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1950年代任台湾大学教授,并在淡江大学与辅仁大学任兼职教授。1960年代应邀担任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后定居加拿大,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并曾于1980年代至1990年代再度赴美,在耶鲁大学、印地安那大学讲学,1991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自1970年代末返大陆讲学,先后任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客座教授,1996年在南开大学创办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设立“驼庵”奖学金。2008年,荣获中华诗词学会颁发的首届“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2012年6月获聘中央文史馆馆员,2013年荣获由中央电视台、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共同主办的“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奖。 叶嘉莹一直从事中国古典诗词的教研,擅长以深入浅出的文字,把当代西方文学概念融会、应用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探讨和诠释中。她天资敏慧,才思出众,加上典雅细腻的文笔,以及浮世坎坷的忧患经历,使她在谈诗论词之际,以直悟配合精析,见解独到,卓然成家。 目录 人间词话七讲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附录一 对传统词学与王国维词论在西方理论之观照中的反思 附录二 人间词话(王国维) 导语 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被称为中国古典诗学的辉煌终结和现代文艺美学的萌芽。全书融会中西,承前启后,既有对传统词学的继承和突破,也有对西方理论的接受和融通。 本书结合作者和诗歌的历史背景,诗人的生平及思想性格,注重阐发诗词兴发感动之旨;旁征博引,启发听众或读者体会诗词带给他们的心灵契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人间词话七讲(精)/迦陵讲演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加)叶嘉莹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24062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8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91 |
出版时间 | 2014-05-01 |
首版时间 | 2014-05-01 |
印刷时间 | 2021-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92 |
CIP核字 | 2014064418 |
中图分类号 | I207.23 |
丛书名 | |
印张 | 15.75 |
印次 | 18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