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国际空难损害赔偿的理论与实践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以国际空难损害赔偿为研究主线,立足于大量的国际空难损害赔偿判例、国际航空公约的制度演进和发展脉络,以空难事故的理解为切入点,系统地梳理国际空难损害赔偿法律关系、国际航空旅客损害赔偿和地(水)面第三人损害赔偿的公约体系,围绕空难损害赔偿的责任原则、责任主体、赔偿范围、免责事由和司法救济机制等基础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了国际航空代码共享运输的空难损害赔偿责任、恐怖劫机所致空难损害赔偿责任和国际空难损害赔偿的国家责任问题。
作者简介
郝秀辉,女,1971年生,辽宁葫芦岛人。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现为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教授、院长、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航空法学、民商法学、法学教育,主讲民法总论、航空融资租赁法、航空法概论、航空运输合同法、航空侵权法、模拟仲裁、债权法等课程。
现任《航空法评论》主编、天津市一流本科法学专业建设点负责人、天津市级教学名师、天津市优秀教学团队(航空法特色课程群教学团队)负责人、天津市级线上一流建设课程(民法总论)负责人、天津市级航空法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负责人、天津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航空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天津市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天津市案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航空法学研究会理事和副支部书记、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兼职教员、中国矿业联合会授课教师。先后主持参加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司法部、中国法学会、中国民航局和天津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15项,主持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等教改项目3项。出版《航空运输合同法》《航空保险法》《航空法学原理与实例》《航空法通论》《航空器致第三人损害的侵权责任研究》《海峡两岸航空法之比较研究》《航空法案例教程:民法总论卷》等专著教材10部;发表航空法学术和教学论文50余篇;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励6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总计20项,其中国*级4项、市级5项。
目录
第一章 国际航空损害赔偿视域下“事故”的理解与适用
第一节 国际航空公约关于“航空事故”内涵的立法意旨
一、芝加哥公约体系下“航空事故”的内涵与释义
(一)芝加哥公约体系的框架与构成
(二)“航空事故”的界分和含义
(三)“航空事故”术语的特定适用目的
二、华沙公约蒙特利尔公约体系下“航空事故”的内涵
(一)华沙公约蒙特利尔公约体系的构成
(二)航空“事故”和“事件”术语的由来与变化
(二)“航空事故”术语的私法意旨
三、罗马公约体系下“航空事故”的内涵与理解
(一)罗马公约体系的构成
(二)“航空事故”与“事件”术语的演变
小结
第二节 我国对“航空事故”术语的立法界定与学理解释
一、航空安全管理视角下“航空事故”相关术语的立法界定
二、损害赔偿责任视角下“航空事故”相关术语的使用和解释
三、“航空事故”与相关术语的比较与辨析
(一)航空立法实践使用相关术语的状况和意图探究
(二)航空事故等相关术语的争议和辨析
四、“航空事故”的特点
(一)航空事故具有意外性
(二)航空事故的发生有时空限定性
(三)航空事故是航空运输的固有风险
(四)航空事故与航空运营有关
(五)航空事故具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性
(六)航空事故具有大规模侵权的属性
(七)航空事故的原因具有复杂性
第三节 损害赔偿诉讼中“航空事故”认定的争议要点
一、航空事故发生时的时空范围的争议
(一)事故发生在航空运输中
(二)事故发生在航空器上或在上下航空器过程中
(三)“事故”发生地与事故后果发生地不一致,以发生地为依据
二、“航空事故”是否须与航空器运营相关
(一)司法实践对“事故”与航空器运营相关性认定的争议
(二)与航空器运营相关的“事故”情形之认定
三、“航空事故”是否应为外在于乘客的不可预见且非同寻常的事件
(一)司法实践中乘客责任“事故”的认定争议
(二)“事故”的不可预见性和非同寻常性之认定
(三)“事故”原因的乘客外在性之认定
(四)旅客因深静脉血栓死亡是否构成“事故”的探讨
四、“航空事故”是损害结果还是造成结果的原因
第二章 国际空难损害赔偿法律关系
第一节 国际空难损害赔偿法律关系的界定和意义
一、国际空难损害赔偿法律关系的界定
二、国际空难损害赔偿法律关系的意义
第二节 国际空难损害赔偿法律关系的特征
一、涉案主体的广泛性
二、国际航空公约适用的优先性
三、赔偿责任主体的特定性与责任承担的替代性
四、旅客赔偿责任性质的竞合性
五、涉案主体地位的平等性
六、引起赔偿关系的航空事故的特定性
七、空难赔偿责任的复杂性
第三节 国际空难损害赔偿法律关系适用的国际公约体系
一、国际航空承运人对运输合同相对人 (旅客托运人)的赔偿责任公约体系
(一)有关国际航空旅客货物运输统一规则的文件体系
(二)国际航空承运人的旅客运输责任制度之发展
(三)国际航空承运人的货物运输责任制度之演变
二、国际航空承运人对第三人损害赔偿责任的公约体系
(一)1933年《罗马公约》
(二)1938年《布鲁塞尔保险议定书》
(三)1952年《罗马公约》
(四)1978年《蒙特利尔议定书》
(五)2009年“一般风险公约”和“非法干扰公约”
第三章 国际空难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第一节 国际空难致旅客损害赔偿的过失推定责任原则
一、航空运输业的萌生期与过失推定责任的确立
二、过失推定责任的含义与理解
三、过失推定责任的法理分析
(一)侵权法上过失责任原则主流思想的影响
(二)公平正义价值观对公约的影响
(三)安全注意义务的违反是过失责任的正当性基础
第二节 国际空难致旅客损害赔偿的严格责任原则
一、航空运输业的成长期与严格责任原则的确立
二、严格责任原则的内涵与理解
三、严格责任归责原则的法理基础分析
(一)弱势群体利益加强保护观念的影响
(二)责任保险的有力推动
(三)侵权法上安全价值与自由价值博弈的结果
第三节 国际空难致旅客损害赔偿的双梯度责任原则
一、航空运输业的成熟期与双梯度责任原则的确立
二、双梯度责任原则的内涵与理解
三、双梯度责任原则的法理基础分析
(一)双梯度责任在适用上具有相容性
(二)各国经济状况的现实差异奠定了双梯度责任的客观基础
四、过失责任在空难损害赔偿中的地位与表现
(一)过失责任在空难事故损害赔偿中的地位
(二)空难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过失”表现
第四节 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国际空难损害赔偿的理论与实践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郝秀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9759896
开本 16开
页数 2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0
出版时间 2022-01-01
首版时间 2022-01-01
印刷时间 202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航空航天
图书小类
重量 440
CIP核字 2021200455
中图分类号 V328.2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5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2:4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