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刑事一体化视野下的贪污贿赂犯罪规制研究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立足于我国刑法修正、量刑规范化改革和反腐败追逃追赃工作实际,在“刑事一体化”理念的指导下,选取腐败犯罪的量刑基准,贪污罪的量刑规范化,受贿罪的对象,受贿罪的死刑适用标准,贪污贿赂犯罪的终身监禁适用标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证明责任,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客观方面,特别没收程序的法律属性、对象范围与证明规则,限期自首的实质根据、成立条件与量刑规则以及反贿赂合规计划的出罪功能十个专题进行研究,以期提高贪污贿赂犯罪规制的刑事法治化程度。
目录
第一章 腐败犯罪的量刑基准研究:以贪污罪为中心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腐败犯罪原理性量刑基准的完善
一 立法规定
二 理论争议
三 完善建议
第三节 腐败犯罪指南式量刑基准的增设
一 司法解释
二 典型案例
三 增设建议
第四节 余论
第二章 贪污罪量刑规范化的中国实践:基于《刑法修正案》(九)生效后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 贪污罪量刑规范化的研究基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样本的筛选
三 方法的选择
第二节 贪污罪量刑情节的适用现状
一 贪污罪责任情节的司法认定
二 贪污罪预防情节的司法认定
第三节 贪污罪量刑情节的功能评价
一 贪污罪责任情节与宣告刑的关联性考察
二 贪污罪预防情节与宣告刑的关联性考察
第四节 贪污罪量刑规范化的完善建议
一 切实贯彻二元量刑模式
二 适度调整具体量刑步骤
三 严格认定从宽量刑情节
四 逐步推行量刑深度说理
五 全面实现量刑实质均衡
第三章 受贿罪中贿赂范围的界定:立足于集合法益视角的分析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我国理论界关于贿赂范围的争议及评析
一 主要观点之争
二 比较与评析
第三节 特殊“贿赂”的分析
一 不动产作为贿赂的问题
二 无形财产作为贿赂的问题
三 权利文书、证件作为贿赂的问题
四 人体器官作为贿赂的问题
五 伪劣商品作为贿赂的问题
六 违禁品作为贿赂的问题
七 商业机会作为贿赂的问题
八 性服务作为贿赂的问题
第四章 受贿罪的死刑适用标准研究:以97《刑法》颁布以来省部级高官案件为切入点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受贿罪死刑适用中责任情节的认定
一 犯罪数额
二 犯罪手段
三 危害结果
第三节 受贿罪死刑适用中预防情节的认定
一 自首、立功和坦白
二 认罪、悔罪和退赃、退缴
三 特别宽宥制度
第四节 受贿罪死刑适用标准的体系化构建
一 准确评价极其严重的受贿罪的量刑责任
二 科学构建受贿罪的死刑适用标准的体系
第五章 贪污受贿犯罪的终身监禁适用标准研究:刑法教义学视野下的体系性构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贪污受贿犯罪死刑适用标准的界定
一 死刑适用的思维逻辑应当由轻到重
二 “罪行极其严重”只能涉及行为本身严重性的评价
三 贪污受贿犯罪罪行极其严重的判断资料主要包括结果要素
四 贪污受贿罪犯人身危险性的评价方法需要借助实质解释
第三节 贪污受贿犯罪终身监禁适用标准的展开
一 终身监禁的实践功能
二 终身监禁的适用对象
三 终身监禁的判断根据
第四节 贪污受贿犯罪死刑适用标准的体系性构建
第五节 简短的结论
第六章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证明责任研究:刑事推定的有限适用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本罪被告人是否负有证明责任
一 刑法解释的合理结论
二 证明责任的分配逻辑
三 保障人权机能的坚守
第三节 本罪是否实行了证明责任倒置
一 说明财产来源不是行使辩护权
二 履行说明义务即承担证明责任
第四节 本罪的认定是否属于有罪推定
一 有罪推定是无罪推定的例外
二 有罪推定具有有限性、非经常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三 有罪推定不是“非人道”“不公正”的标签
第七章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客观方面研究:以“公正性说”为根据的解读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利用影响力”的认定
一 影响力的含义
二 影响力的利用方式
第三节 “通过职务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认定
一 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
二 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第四节 “有其他较重情节”的认定
一 其他较重情节的内容
二 既、未遂标准
第八章 国际追逃追赃视野中的特别没收程序:法律属性、对象范围与证明规则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特别没收程序法律属性的界定
一 法律体系之考察
二 法律规定之考察
三 域外法制之考察
第三节 特别没收程序对象范围的明确
一 违法所得的认定
二 其他涉案财产的认定
第四节 特别没收程序证明规则的解析
一 特别没收程序的证明范围
二 特别没收程序的证明标准
第九章 境外在逃人员自首制度司法适用研究:实质根据、成立条件与量刑规则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 限期自首制度的效果质疑
二 限期自首措施的认定难题
三 限期自首的量刑不够规范
第二节 限期自首的实质根据
一 刑事政策与刑法之间的应然关系
二 限期自首与法定自首的协调尝试
第三节 限期自首的成立条件
一 投案自动性的缓和认定
二 投案接受主体的适度扩展
三 投案时间的具体判断
导语
本书主要采取了背景分析法(通过把握我国反腐败刑事政策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解读其价值目标和应有内涵)、质性分析法(通过分析我国反腐败刑事司法实践的典型案例,展现其办案思维和实践逻辑)、规范分析法(通过诠释我国反腐败刑事立法的常用规范,促进其功能优化和系统完善)和比较分析法(比较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和我国的反腐败刑事立法、司法实践,借鉴其成熟经验和有益成果)四种研究方法,并力求在研究领域、范围、方法上有所创新。具言之,首先,横跨中国刑法学和国际刑法学,囊括近几年反腐败刑事法治实践中的若干突出问题。其次,贯通刑事实体法和刑事程序法,践行“刑事一体化”理念。最后,结合刑法理论和法治实践,每一章均通过典型案例引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刑事一体化视野下的贪污贿赂犯罪规制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冠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93594
开本 16开
页数 2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8
出版时间 2022-01-01
首版时间 2022-01-01
印刷时间 202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434
CIP核字 2022014265
中图分类号 D924.392.4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6: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