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涉及如何摆脱难缠的上司、难缠的下属、难缠的同事、难缠的客户、难缠的朋友、难缠的谈判对手、难缠的竞争对手、难缠的面试考官等十大方面,每个方面都是实用的学问,它能帮你气定神闲地谋划事业,铸就不平凡的人生。
图书 | 摆脱你身边难缠的人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涉及如何摆脱难缠的上司、难缠的下属、难缠的同事、难缠的客户、难缠的朋友、难缠的谈判对手、难缠的竞争对手、难缠的面试考官等十大方面,每个方面都是实用的学问,它能帮你气定神闲地谋划事业,铸就不平凡的人生。 内容推荐 “难缠的人”不一定就是坏人和恶人,他们可能是你的上司、你的下属、你的朋友、你的谈判对手…… 我们研究难缠的人,就是为了辨识他们,找出应对和摆脱之策,以免他们频频地扰乱我们的正常生活。 只有善于辨识难缠的人,才能找到摆脱这策。 应对难缠人的厚黑胜经。 目录 第一章 如何识别难缠的人 1.洞悉他的行为特性 2.弄清他是哪一类人 3.以习惯性来判断对方 4.明白对方的用意 5.多留意行为怪异的人 6.负面看问题的人难以相处 7.背地捣鬼的人最讨厌 8.反应过当就会让人看不顺眼 9.别期望对方在行为上有所改善 10.刘邦其实是个十足难缠的人 11.袁世凯这个人“太损” 第二章 如何运用技巧摆脱难缠的人 1.了解对方的思考方式 2.与对方保持一定距离 3.从反应方式上找到应付之道 4.对付难缠人要有厚黑心机 5.如何摆脱否定主义者 6.如何摆脱自以为是的人 7.如何摆脱推土机式的人 8.如何摆脱气球型的人 9.如何摆脱刻意逃避的人 第三章 如何摆脱难缠的上司 1.对暴躁型上司,冷静地走开 2.对优柔寡断型上司,依“旨”办事 3.对极权型上司,公事公办 4.对不善体谅的上司,分析性格后表态 5.对公私不分的上司,要把事做得巧妙 6.对工作狂上司,坚持作息规则 7.对完美型上司,适时称赞其长处 8.对管家婆型上司,主动报告工作 9.对独裁型上司,先“礼”后“兵” 10.对占有型上司,别让他有可乘之机 11.对凶狠型上司,关键在于应付技巧 12.有时,宜迂回敲打对方 13.如何以最佳方式摆脱难缠的上司 第四章 如何摆脱难缠的下属 1.不要按你的对错标准要求下属 2.对好抱怨的下属,尽量缩减工作期限 3.对“问题”员工,适时给以当众赞美 4.对“刺头”的下属,应私下沟通 5.对爱较劲的下属,给他出其不意的反击 6.对好提建议的下属,虚心听取意见 7.对懒散的下属,让他们“动起来” 8.对传播谣言的下属,以事实坦白 9.对叛逆型下属,不强制他如何去做 10.对敢挑战你的下属,坚持你的标准 11.对不守纪律的下属,要么调要么辞 12.你这样做,下属才甘愿卖命 第五章 如何摆脱难缠的同事 1.先过“谈吐”这一关 2.对常反对你的同事,改变他不如尊重他 3.对关系紧张的同事,尽量称赞和关注他 4.对爱较劲的同事,以合作化解对抗 5.对依赖型同事,空闲时给他一些建议 6.对报复心强的同事,不抢他的风头 7.对不投缘的同事,应站在中立的角度 8.对找麻烦的同事,要求对方做辅导者 9.对不安好心的同事,必须懂得回避 10.对异性同事,要坚持自己的立场 11.对愚弄你的同事,须分清好与坏 12.女职员应从小事上检点 13.以机智绕过老板的秘书 14.别简单地一口拒绝 第六章 如何摆脱难缠的客户 1.六个字搞定收款难的客户 2.利用弱点去“钻空子” 3.巧用语言破僵局 4.言恳意切,也能达目的 5.先拿下关键型人物 6.对耍赖的客户,不见兔子不撤鹰 7.对诉苦的客户,以厚脸对付厚脸 8.对抗议的客户,道歉再加补偿 9.对棘手的客户,一手软一手硬 第七章 如何摆脱难缠的朋友 1.朋友应以真心换真心 2.对贪财的人,两个字就是“不交” 3.对“宰熟”的朋友,敬而远之 4.对合不来的朋友,道不同不相为谋 5.对无聊的朋友,想办法让他“走人” 6.对疯癫型朋友,只好说“对不起,我有事。” 7.对送礼上门的朋友,该说不时就说不 8.对别有用心的朋友,坚决不上他的“钩” 9.对好抱怨的朋友,设法打断他的话 10.对好传秘密的朋友,不信不讲也不传 第八章 如何摆脱难缠的情人 1.切勿在婚姻上患得患失 2.“烫手的山芋”干脆甩手不要 3.爱不是幻想,要以理智抑制情感 4.在不伤害她的同时能体面地退出 5.必要时也来个“破财消灾” 6.对野狗型男人,不做他的“伤心妹妹” 7.对蜗牛型男人,追求快乐者就不要与他同行 8.对倔犟型男人,与他沟通是件发疯的事 9.对吼狮型男人,聪明的女人不嫁给他 10.对孤狼型男人,不把自己往狼嘴里送 11.对“坏”男孩,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12.美满的婚姻让情人走开 第九章 如何摆脱难缠的谈判对手 1.“耍弄”是谈判中惯用的伎俩 2.坚守住自己的底线 3.把对手所出的估价当作一次笑话 4.不要落人对手“最后出价”的圈套 5.必要时,提一项你不在乎的条件 6.不要在小的方面栽跟头 7.碰到机会就狠狠地刺激他 8.保留谈判的退让空间 9.逢迎对身份敏感的对手 10.从对手的失误中,获得胜利 11.赞美对方的专业,视他为专家 12.要表现出“你吓唬不了我”的气势 13.让对方知道你想要的 第十章 如何摆脱难缠的竞争对手 1.欣赏对手,才能战胜对手 2.攻心为上,才能获得意外的收获 3.善待对手,用心与对方交流 4.把对手变成难得的朋友 5.视竞争对手为前进动力 6.雍正击倒政敌的心机 第十一章 如何摆脱难缠的面试教官 1.幸运属于有准备的人 2.拿你的智慧去征服考官 3.在考官感兴趣的方面好好表现自己 4.要有一个敢于创新的大脑 5.对无聊的考官,只能向他说“再见” 6.摸透各种性格的面试考官 7.压力面前,重要的是承受能力 8.以优雅的姿态表现自己 9.拒绝未必就是损失 10.面试中走极端有时也是可行的 第十二章 如何摆脱难缠的人的电话 1.以积极的态度引起对方的注意 2.运用称赞使之成为事实 3.向对方表示你是玩真的 4.摆脱电话推销者的方法 5.对莫名电话坚决说“不” 6.如何摆脱难缠的催讨人 7.不给电话骗子有任何机会 试读章节 大多数人分不清哪些人是难缠的人,因而无法对付他们。实际上,好多难缠的人也的确是令人莫明其妙的。如果我们将难缠的人加以识别,例如将否定主义者、极权型、自诩专家型、小心眼、偏执狂、不怀好意者、挖你心窝者、故意刁难者、优柔寡断者、只会抱怨者等等,当作难缠的人来看待的话,即可发现对方的难缠行为并非唯独针对你一个而已,而是对任何同样情况下的人均如此。有了这样的认识,你便不致显得不知所措,相反的,你能采取更积极、更有效的方式来摆脱对方。 识别对方类型的另一项实用原因便是你可以借此洞悉对方的行为特性。以优柔寡断者为例,不论造成他们这种行为的根源为何,他们迟迟不肯作出决定的用意不外乎是为了避免使自己陷于某种困境之中。因此,当你把优柔寡断者列为某种类型的难缠之人后,你对于他们的习性便能充分加以掌握,进而拟定应付之道。 值得注意的是,设若你将某人定为抱怨者,但并不等于他与其他抱怨者的行为完全相同。我们所以将他标示为难缠的抱怨者,乃是指他与同类型的人在某些行为方面相同,但在其他方面仍有着较大的不同之处。 另外,如把正常交往的人当作难缠的对象来看,进而疏远对方,对人际关系势将造成伤害;但由于本书的主旨在于摆脱那些令人穷于应付的人物,而这种保持距离的方式则有助于产生效果,其立意仍在于让你摆脱种种的束缚,得以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我们一旦识别了难缠之人并对其加以分类,你即可洞悉对方的行为特性;并通过这些行为特性,从对方原先不可理喻的行为中理出一些头绪,对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如此一来,你所感受到的困惑及无助将必大为减少,从而更能冷静而成功地摆脱对方。 至于此处所指的了解,套一句心理学家乔治·凯利的说法,就是“从内里去了解”。换句话说,难缠人物即使在面对他人的厌恶、抗拒等否定回应态度之下,依然不断做出那些难缠的行为,可见他们对于事物持有另外一套看法。而你在拟定应付对策之初,即应根据对他们的观察所得,凭着自己的人生经验及阅历来设法了解他们的想法。 当然,要获得这种了解可谓千难万难,但即使只能了解一丁点,便足以让你从双方的情境之中摆脱出来,更成功地应付对方。 摆脱点击 我们一旦识别了难缠之人并对其加以分类.你即可洞悉对方的行为特性;并通过这些行为特性,从对方原先不可理喻的行为中理出一些头绪,对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如此一来,你所感受到的困惑及无助将必大为减少,从而更能冷静而成功地摆脱对方。 P16-17 序言 现实生活中,你身边难缠之人为数不少,甚至在你的工作和生活圈里随处可见。这类人的存在经常会扰得你“晕菜”,更有甚者还影响到你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但是为了生存,你还不得不与他们相处、打交道。 那么,如何摆脱身边这些无时不有的难缠人,并让你有个轻松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及更加圆熟的人际关系呢?这就是本书要给你阐释的道理——做人要留心眼,摆脱难缠的人更要有心机。对这类人,你要有一套对付他们的方式、方法和技巧,否则你就很难在当今社会成就一番事业。基于这一点,在对方还没有把事情搞砸之前,你就要接招回应,并将之摆平。尤其在紧急突发之际,你更应有一手反击的招数。 本书将你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遇见的方方面面的难缠之人逐一排队,并提供恰如其分的摆脱要诀。无论他是职场上的上司、同事、下属,还是商场上狡猾难缠的谈判对手;无论他是你的朋友,还是同行业中的竞争对手;无论他是自命清高、乱发脾气的难缠人,还是欠钱不还的泼皮破落户;无论在官场,还是在情场……本书都会教你如何应用智慧跟他们“斗智斗勇”。扫平了前进路上的“碎石瓦砾”,你的事业才会驶入“快车道”。 摆脱难缠的人,不仅是一种技巧,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智慧。个中智慧玄机,尽在本书的字里行间。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摆脱你身边难缠的人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许睿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大众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094793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8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0 |
出版时间 | 2009-12-01 |
首版时间 | 2009-12-01 |
印刷时间 | 2009-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912.1-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41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