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美好场所》是一本非常有见地的、令人信服的循证类学术著作,适用于那些致力于设计鼓舞人心的城市环境、积极改变人们生活的读者群体。
美好的场所并不会凭空出现,它们是被创造出来的。本书为创造美好城市场所提供了大胆的畅想和实现路径。库欣和米勒通过书中引人入胜的叙述提醒我们,创造使人幸福生活的场所,设计师除了需要有极具想象力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的洞察力之外,还需要使用循证的科学方法,即对理论、研究和实验的严谨分析。
图书 | 创造美好场所(以健康与幸福为导向的循证城市设计)/景观理论译丛 |
内容 | 内容推荐 《创造美好场所》是一本非常有见地的、令人信服的循证类学术著作,适用于那些致力于设计鼓舞人心的城市环境、积极改变人们生活的读者群体。 美好的场所并不会凭空出现,它们是被创造出来的。本书为创造美好城市场所提供了大胆的畅想和实现路径。库欣和米勒通过书中引人入胜的叙述提醒我们,创造使人幸福生活的场所,设计师除了需要有极具想象力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的洞察力之外,还需要使用循证的科学方法,即对理论、研究和实验的严谨分析。 作者简介 德布拉·弗兰德斯·库欣(Debra Flanders Cushing)是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昆士兰理工大学设计学院的景观系副教授和空间学科主管人。库欣是景观设计、儿童和青少年友好社区规划方面的专家,在其教学和学术研究生涯开启前,她曾经在各类设计实践中担任设计师。目前已成为副教授的库欣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全龄公园的体育活动和社会参与上,推动用游戏化的方式促进儿童与大自然的感官接触,提高公共空间中公共艺术的可供性。多年来,她向设计和规划专业学生传授环境行为学理论知识,并且经常把这些理论纳入工作坊和研讨会的项目中。库欣热衷于在多学科中使用循证设计,关注环境能够更有益于所有人的健康与福址的方法,尤其重视那些在某些方面处于弱势的群体。 目录 总序 创造美好场所 作者简介 前言:为什么要循证设计? 第一部分 当代城市设计六大批判性理论 1 可供性理论——寻找线索 2 瞭望-庇护理论——隐与现 3 个人空间理论——保持距离 4 地方性理论/场所精神——发现秘密 5 场所依恋理论——培育联结 6 亲自然设计理论——自然疗愈的力量 第二部分 将设计理论应用于全球重要议题 7 健康本源设计——倡导健康生活 8 儿童友好性设计—促进儿童和青年人茁壮成长 9 老年友好、包容性设计——为所有人而设计 10 可持续设计——从根本上重新设计建成环境 结论:通过理论风暴创造美好场所 致谢 序言 本书为创造美好城市场 所提供了大胆的畅想和实现 路径。想象并设计出能让所 有人健康、幸福生活的城市 环境是一项非同寻常的任务 。库欣和米勒通过书中引人 入胜的叙述提醒我们,理论 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奠基石。 本书借鉴了国际研究、图文 并茂的实例分析、个人经验 ,以及从历史和流行文化中 精心挑选的案例,希望为读 者提供灵感、指引和T具。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 分概述了当代城市设计的六 大关键理论——可供性 (affordance)理论、嘹望 一庇护(prospect-ref-uge )理论、个人空间 (personal space)理论、 地方性/场所精神(sense of place/genius loci)理 论、场所依恋(place attachment)理论以及亲自 然设计(hiophilic design) 理论。第二部分中库欣和米 勒利用她们独创的“理论风 暴”方法,向设计师展示了 如何设计出具有包容性的、 可持续发展的、有益健康的 美好场所。《创造美好场所 》是一本非常有见地的、令 人信服的循证类学术著作, 适用于那些致力于设计鼓舞 人心的城市环境、积极改变 人们生活的读者群体。 德布拉·弗兰德斯·库欣( Debra Flanders Cushing) 是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昆士兰 理工大学(QUT)设计学院 景观系副教授。在投身于教 学和学术研究之前,库欣曾 是一名在景观和社区规划方 面拥有丰富知识的设计师。 她呼吁各个学科领域的设计 师使用循证(evidence- based)设计方法,创造有 益于人们(尤其是儿童和青 少年)健康与福址的公园和 其他城市环境。 伊冯娜·米勒(Evonne Miller)是澳大利亚布里斯 班昆士兰理工大学设计学院 的教授和设计实验室主任。 由于她的专业背景是环境老 年学和设计心理学,其研究 重点是设计可持续的、包容 性的以及老年友好性场所。 米勒在城市设计、人口老龄 化、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等领域发表过大量学术文章 ,提倡以创意艺术为基础的 参与式研究。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创造美好场所(以健康与幸福为导向的循证城市设计)/景观理论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澳)德布拉·弗兰德斯·库欣//(新西兰)伊冯娜·米勒 |
译者 | 译者:邵钰涵//殷雨婷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650265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5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5 |
出版时间 | 2022-08-01 |
首版时间 | 2022-08-01 |
印刷时间 | 2022-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20 |
CIP核字 | 2022113050 |
中图分类号 | TU984 |
丛书名 | |
印张 | 1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1 |
宽 | 170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