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幻兽之吻
内容
商品特色

详情-01.jpg

编辑推荐

★ 文学奖项“收割机”、著名作家周晓枫时隔四年全新作品,继其代表作《巨鲸歌唱》《有如候鸟》之后的重磅力作,收录钟山文学奖获奖文章《野猫记》

★ 席卷的修辞风暴、犀利的人性洞察,释放了散文的巨大潜能

★ 重新解读人与动物与自然的关系

★ 科普与非虚构,诗意与哲学浑然一体,给读者以切肤之感,也为散文写作提供了新鲜而独特的样本

★ 图文并茂,选用欧阳鹏杰(OY)的钢笔画做插图,阅读节奏舒适

内容简介

救助流浪猫的好意,它们能理解吗?当和解成为难题,世间的残酷便露出真容。

人与宠物,如何相爱相杀、斗智斗勇,又如何善始善终?

童话真的是一种“真空无菌”纯洁无害的文体吗?

女性写作者如何用文字抵达精神与生命的自由?

《幻兽之吻》收录周晓枫的9篇散文新作。既有关于流浪猫的生动“田野”文本,也有与两只宠物土拨鼠的相遇与别离;既对表面纯良而内里血腥的童话进行了剖析,也描摹抒写了那些璀璨于星空的女作家;她记录了飞翔,记录了梦境,也致敬了世间的灵兽……周晓枫用她辨识度很高的独特笔调,撇去偏见直指人心,有深情、有忏悔、有疼惜,有毒舌、有仰望、有敬意,揭示了欢乐场背后的真实,也坦诚暗藏生活中的秘密。

作者简介

周晓枫,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北京作协副主席。

出版有散文集《斑纹一一兽皮上的地图》《收藏一一时间的魔法书》《你的身体是个仙境》《聋天使》《巨鲸歌唱》《有如候鸟》等,曾获鲁迅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人民文学奖、十月文学奖、钟山文学奖、花地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等奖项。

出版有童话作品《小翅膀》《星鱼》《你的好心看起来像个坏主意》,曾获中国好书、桂冠童书、中国童书榜年度童书等奖项。

目录

野猫记

池鱼

行云

梦见

雌蕊

血童话

男左女右

幻兽之吻

跋:安静的风暴

精彩书摘

动因

为什么写作?我不知怎么回答,可为什么不写呢?

写作里有我的乐趣和虚荣,而且是超过预期的虚荣。尽管这种虚荣被严密包裹,连自己都未必看得清。我本性羞涩,骨子里虚荣,所以,生了一口烂牙齿的人畏惧糖——我难以在大庭广众之下接受掌声,那会让我更为羞涩和恐惧。

文字和文字碰撞,会产生美好的乐音——有如最为宁静的掌声,我听得到。如果文字的物理组合,没有产生化学反应,那种沉闷会让我调整和放弃——我既没有炫耀中的紧张,也没有失落中的尴尬。写作是适宜的安慰,也包括,不会伤及尊严的自我批评。

对我来说,一生什么最重要?我想是安全感,以及在这之上的自尊与自由。既敏感,畏惧伤害;又好奇,热爱冒险……胆怯的我可以躲在率性的文字里,浪迹天涯,胡作非为。写作懵懂,一切,由执笔者的性格所决定。

热情与冷漠,吝啬与慷慨,自私与利他,结合在同一个体之中……这是我。此岸和彼岸的我,天然和人工的我,拘谨和狂野的我,羞涩和无耻的我,泥浆里翻滚和云端上飞翔的我。这是每个写作者的境遇,在文字里遇到自己……那个无能和万能的“我”。

职业写作

专业作家,我想象不出比这更美好的职业,我由此放弃二十多年的编辑生涯。有朋友替我惋惜,想象虚拟中的仕途前景,他们遗憾于我似乎放弃了什么重要的财富。

可对我来说,根本不存在纠结,这不是52比48,而是悬殊的99.52比0.48,能有什么选择困难?还有什么放不下的?有人告诫:不做编辑,就会失去文坛话语权,没人有兴趣再来联络和问候,你会备感冷落。我才不在乎呢。失去一个讨好者的同时,十个讨厌的人也跟着不见了,就像扔出去一个保龄球打倒十个小人一样。多好,清静。

有些作家书法、绘画、摄影、乐器、收藏……样样精通,无所不能。我什么都不会。我的自卑培养了我的专注。就像借助凸透镜聚拢光线,我把所有热爱集中在一起。不要以看似专情实际空洞的眼睛去观察素材,心神足够凝聚,才能使它们释放火焰。专业写作,最重要的是专注写作。

写作是漫无尽头的、倔强而绝望的努力。每当有人自述在写作上高开低走,我就怀疑,写作开始阶段的高,高能高到哪儿去呢?我相信持续的自我训练。唯此,才能把词语的偶然性,过渡到趋向完美的必然性。

弦不能一直松着,需要拧;但不能拧断,也不能拧到固化……在压制、克制与控制中的走动,才是写作的有力节奏。侠客拿到一本错误的武功秘籍,但他专注投入,练得废寝忘食、走火入魔,乃至血液倒流、内脏错位……最后,竟无往不至,练出另一种周天。即使犯错,专注也会使你得到意外的回报。

训练敏感,训练精确,训练自己如何去制造一种并非习惯之物。

飞机能够飞行,因为它的流线形状和曲面构造,因为它的燃烧与旋转,因为它严格依据空气动力学原理……无论叠加多少个因为,你依然不能适应成吨的钢铁被悬举半空。写作,就是组装材料,以结构的严谨逻辑性,达至艺术效果的奇迹。

温度

写作时,我一定会喝咖啡。有人喝咖啡是因享乐而沉浸,有人是因成瘾而受束,除了这两个原因,我还出于畏惧。每每开始动笔,我都担忧和害怕,我不相信自己能够从心所欲地独立完成。我需要借助外在的神秘力量,灵感就是皮肤透明的神,咖啡就是皮肤深棕的液体神。冬天必须喝烫口的,热气升腾,电脑上的字迹像隔着蜃气轻微抖动的幻境;夏天,我消耗大量星冰乐或冷萃咖啡,它们携带着冰冷的温度和汹涌的热量,进入胃和血液。温度特别重要,凉了的热咖啡和热了的凉咖啡,根本不是咖啡。形容词的温度,一掌定乾坤。

同样,需要精确控制写作的温度。对美德或罪行,即使内心情感炽烈到几近燃烧的程度,我相反让笔调保持一种控制中的冷淡——这样,可以把读者引领到源头,不致因写作者强烈的态度而迷失途中。可以不用哭或笑来表达悲喜,那样温度释放太快,容易丧失后劲。写性,更要控制温度,要写得既惊心动魄又若无其事,既狂热又冷酷。

判断作品好坏,常常用到“情怀”这个词。先得有“情”,那个“怀”,才有栽植成活的土壤。这个“情”,不是抒情中泛滥的“啊啊啊”,而是热爱、好奇、尊重、悲悯,也包括貌似无情的冷漠与绝望……“情”绝非一味暖热,恰恰它应该具有最丰富的温度层次。即使零度叙事,也需要格外的控制,并非尸体那么懒怠,然后炫耀获得所谓的冷静。温度决定烘焙的成色,写作炉火纯青,是在暗示一种关于温度的技艺。

形容词

我们有着奉简约为上的散文传统。起步阶段的习作者常常写得环佩叮当,成熟之后,他们与形容词的一夕之欢迅速瓦解,并耻于承认和回忆。这是修辞上潜在的种族歧视吗?动词站上台阶,名词驻足平地,劣势的形容词位居洼地。

那种昏天黑地、纸醉金迷的过度修饰存在问题,但唯简是尊,未必就是铁律。写意有写意的好,工笔有工笔的妙。有人是写作上省俭的环保主义者,极简主义无可厚非,很好。有人用字铺张,也谈不上罪过——毕竟词汇和物资不一样,浪费倒是个创造和积累的过程。这个世界,有素食主义者的佛教徒,也有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游牧者……不能因为饮食清雅,就肉食者鄙。各自的身体和情感需要不同罢了。还是让天鹅和孔雀都好好活着吧,不用雁过拔毛把自己变成西装鸡。

没有什么词语可以天然被辜负,包括被反复诟病的形容词。有人轻视乃至蔑视形容词的价值,他有他的道理;我为形容词辩护,也有我的原因。形容词是导向精确的条件,是对常规、平庸、简化和粗糙表达的一种纠正。比如月亮,它是公共的,但“温暖的月亮”和“荒凉的月亮”迥异,揭示出词语背后那个仰头的凝望者……所以名词是公共的,而形容词,隶属个体。

上帝命名万物,魔鬼用动词篡改,留给人类的,只剩形容词。我们通过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质的书写,标记各自独特的属性。

我觉得中英文不同。中文的名词里也隐含着某种形容词性,比如牛肉、鸡肉、鱼肉;英文的beef、chicken、fish,彼此之间没有血缘关系。我们为什么不简易地统称为“肉”?因为必须在形容词性的保障下才指代无误。还有动词。打和拍、掐和拧、扔和摔、摘和拽、推和搡……查阅这些动词的定义,联想这些动词的场面,你会发现暗含其中的,是形容词之别。我们斟酌使用哪个动词更准确,其实,就是在寻找和推敲这些动词里埋藏的形容词。我的英语水平堪称尴尬,有限的初级阅读正好让我形成足够的偏见:英文段落里的动词,作用至关重要,为了走向实证主义和科学精神所需要的精确;中文可以古道西风瘦马,可以老树枯藤昏鸦,这里面没有动词,为了走向模糊,并抵达唯有模糊里才能传达的精确。形容词,其实无所不在。

形容词里有我的狂喜和忧惧,也有我的淡漠……我爱慕它们。一个平凡的形容词或者一个讨厌的副词,嫁给了对的名词或动词,可以成就近乎完美的婚姻。好的修辞也是一种意外而完美的镶嵌,天衣无缝。

大美不雕,对不对?当然对。但形容词的判断标准,是必要性,并非动辄概以修辞之过。李亚伟有句诗:“我在一群业余政客中间闻到了楼梯间寂寞的黑眼睛的香气。”哪个形容词应该去掉?一个都不能少。

可以朴素,不能赤贫。可以克制,不能乏力。我怕那种简单到简陋却自以为是简朗的得道者,他们以法西斯的眼神看待每一个犹太形容词。

读者

我每隔几年出一本散文集。喜悦同时有点内疚,责任编辑为难了,几千册印数需要几年才能耗尽库存。滞销是我的命运,属于他人的加印奇迹,我从来没有体会过。

“市场不景气。人们只看手机,纸书的江湖地位被撼动。谁会关心巴尔扎克怎么说?人们只关心扎克伯格。”类似的解释不成立,是虚假安慰。我也无法以严肃文学为借口,因为很多有品质的写作者风生水起。

从事出版的朋友,批评我缺乏宣传上的配合。属实。我对宣传的态度,目前停留在排斥和痛恨之间。我慌慌张张,缺乏对作品集的停顿和总结,只顾跌跌撞撞向前跑。我看似心无旁骛,看似缺乏经营功名的乐趣,其实绝非如此。我只是胆怯心虚,无法在观众前卖弄自己的知识或品德。我习惯躲在舒适的黑暗里,怕聚光灯,我是探照灯扫过来也想转身的那种人。更重要的,是我缺乏余力。如果有时间和精力,我为什么不继续写,或者舒舒服服地看本书呢?我对新人恐惧,对旧人怀恋;对事物的态度相反,好奇新物,厌倦旧物。我几乎没有第二遍读的书目,甚至少有耐心摘抄激赏的精彩句子,哪有心思反刍自己的文章?写的时候缠绵不已,印出来就恩断情绝。编辑认为,我由此错过推广自己的某个重要机会。然而,机会未必会在迎接或等待之后必然来临;并且,即使这个所谓的机会如约而至,我想起之前为此殉葬的时光,就觉得,它无论怎么重要都是不值得的。

竞争激烈的出版环境下,有些图书自说自话、自生自灭。即使如此,我认命。之所以不痛改前非,是我觉得自己的性格和风格根本不适合营销。即使我偶尔听从发行安排,一路摇唇鼓舌,我看销量未必能有起色。

好吧,耕植文字,我要它们在我内心成活,不急于嫁接到读者那里。其实没有观众也有益处——至少,写作者可以作为一个人,而不是一个演员,去爱或恨。写作,永远是孤军奋战,是一己之勇。还是尊重内心吧,无论是被褒还是被贬,被关注还是被冷落,被喝彩还是被呵斥,不改其志。

何况读者助阵的呐喊不能进入创作环境,那会相当于噪声。对于写作者来说,环境的安静和内心的安静非常重要,有助于专心地追踪题材。我想,成功猎杀的前提,除了需要锋利的牙和凶暴的指爪,还有个重要因素就是安静。一个能安静的大动物,才能生杀予夺。

我一直喜欢宁静的事物,因此迷恋写作。一个书写故事的人,他所制造的惊心动魄比秒针走动的声音还轻,这太美妙了。我以前必须在真空般的寂静里写,后来改变习惯,边听音乐边写。奇怪,音乐没有加重声音的存在,反而,加重了安静。

……你可以成为音乐的听众。音乐也可以成为你的读者。

远方

到达远方的时候,我们也许什么都没有收获,反而途中遗失太多;也许没有遗失,我们就根本无法抵达远方。有人写,是因为他想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写不了了,就像人活一辈子,想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一样。以写作为信仰的人,容易沦为殉道者,不过一笔一画,他也为自己的灵魂搭建天梯。

我对远方缺乏想象,写作之路本身足够回报我。过程九十九米,终点一米……如果可能,我愿永远都是过程。初心不改,写作始终是寂暗中的安慰,每一个写下的笔画,都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擦出的光痕。

每个人一生所走的道路,相当于绕地球两周半;如果体内血管相连,我们也能抵达这样的长度。你的心要指挥你的笔,你的笔所传达出来的,重新抵达你的心——这个三角形,要完成连续而流畅的循环,所写的东西才是有效的。从身到心,写作是孤独漫游,是走到极境,又倦鸟归巢。我们可能因丰富而宽广,也可能因丧失纯粹而污驳。在这条路上,我们将看到自己的虚荣、软弱和恐惧……看清自己的能力,同时就会看清自己的无望,最后看清,无所畏惧也无所顾忌的悲伤。

一笔一画。一个字,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一个篇章……使自己的写作无限靠近自己绝望的期待。最美的前方,从来不是琼林宴或金銮殿,而是星宿满天的虚空。唯写作里,有我们的河流、星空和万神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幻兽之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晓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21728828
开本 32开
页数 33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52
出版时间 2021-05-01
首版时间 2021-05-01
印刷时间 202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1.文学爱好者/散文爱好者/自然文学爱好者;2.对动物感兴趣的读者3.关注女性写作者、女性文学的读者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496
CIP核字 2021039108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5:5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