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译笔求道路漫漫(草婴)/海上谈艺录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以总结草婴的艺术成果和艺术经验为主线,形象生动地描写了草婴艺术成长经历、个人成长历程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的精彩人生。本书还第一次披露了草婴鲜为人知的艺术往事,既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同时又有很好的可读性。全书内容翔实,文风活泼,思想敏锐。书中由艺术访谈和艺术传记两大部分组成,并配有大量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照片。

内容推荐

草婴,原名盛峻峰。文学翻译家。1923年出生,浙江镇海(今宁波)人。南通农学院肄业。1938年开始学习俄语,同时参加新文字研究会。1941年起,先后为《时代》杂志、《苏联文艺》杂志及《时代日报》译稿。1945至1951年任时代出版社编译。1952年后为人民文学出版社、新文艺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及上海文艺出版社翻译俄国和苏联文艺作品。1960年参加《辞海》编辑工作,任《辞海》编委兼外国文学学科主编。从1978年至1998年,系统翻译了列夫·托尔斯泰全部小说作品,包括三个长篇、六十多个中短篇和自传体小说。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和厦门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委员,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兼外国文学组组长,国际笔会上海中心理事兼翻译委员会主任,上海翻译家协会会长,中国译协副会长,现为中国译协名誉理事。

本书形象生动地描写了草婴艺术成长经历、个人成长历程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的精彩人生。

目录

艺术访谈

 与草婴面对面

艺术传评

 第一章 草萌沃土

 第二章 时代大学

 第三章 建设之歌

 第四章 引领新风

 第五章 倾力译肖

 第六章 时穷节现

 第七章 艰辛跋涉

 第八章 攀越峻峰

 第九章 思想之光

 第十章 山高水长

附录

 从艺大事记

 后记

试读章节

草婴祖籍浙江镇海,这里是浙商“宁波帮”的发祥地之一,是名副其实的“名人故里”、“院士之乡”。

这片土地,孕育了一个个商界大亨:“民营航运业的巨擘”虞洽卿,“东方船王”包玉刚,“影业之王”邵逸夫,“五金大王”叶澄衷……

贝时璋、杨福家、翁史烈等26名镇海籍两院院士,教育家林汉达,作家唐弢,上海博物馆前馆长马承源,以及陈逸飞、贺友直、周慧瑁、顾生岳等二十余名国内外知名书画家,更使人杰地灵的镇海充满了神秘的文化魅力。

如今,在上海的镇海籍人士及其后裔多达数十万之众,他们遍及上海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

盛氏是镇海名门望族。盛氏一族,人才辈出:自康熙以后,读书做官的共有408人,其中有大小官衔职称的197人,计举人13人,进士4人,当过知县的有5人,当过知府的有2人,而近代以来读书留洋、学业有成,当上学问家、实业家的已无法统计。

盛丕华——上海工商界领袖,镇海盛氏的杰出代表,上海解放后曾任副市长。1949年9月,他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0月1日,盛丕华应邀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盛典。

镇海骆驼桥,地处宁绍平原,位于甬江之北。这里水网交织、物产富饶,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小镇。据记载,骆驼桥始建于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相传,骆驼街沿河有大桥六座,骆驼即“六大”的谐音。

1923年3月24日,草婴在骆驼桥的盛家降生。家里给这男孩起了个阳刚之气十足的大名——盛峻峰。如果要排辈分,他是盛丕华的堂弟。

“峻峰”,毫无疑问寄托着盛家的期望。然而,几十年后无数读者只是记住了一位大翻译家的笔名——草婴,却并不知道盛峻峰是何人。

草婴,草的婴儿,与峻峰有着天壤之别可又密不可分……

19世纪末,政治改良昙花一现,甲午一战丧权辱国,大清王朝千疮百孔。但在中国人的强国梦里,拥有自己的民族工业,似乎依然是那样地值得憧憬。

镇海有家很有名气的盛滋记酿造厂,由盛峻峰的曾祖父开创。《镇海志》上记载,盛滋记酿园建于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

1915年,经美国不少官员的一再游说,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终于拍板,中国第一次以政府的名义参加世博会(时称“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四千多件参展物品分两批运到美国旧金山,重达两千多吨。190万参观者走进耗资9万元兴建的中国陈列馆,目睹了中国实业界的海外盛会。令骆驼桥盛氏家族最值得骄傲的是,在这届国际博览会上,他们创制的“盛滋记”酱油,与杭州张小泉剪刀、贵州茅台酒一起获得了金奖。

盛滋记酿造厂的产品有酱油、黄酒、腐乳、醋,它们给盛家带来的财源,经过“公私合营”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

1992年,草婴在夫人盛天民陪同下前往杭州参加一个文学活动,接着他们回到了阔别已久的镇海骆驼桥老家。那时,他们意外地发现地方国营盛滋记酿造厂还在。不过,以后几年就再也没有音讯了。

昔日的骆驼桥镇,如今是宁波市镇海区的骆驼街道。历经九十余年,张小泉剪刀、贵州茅台酒名气越来越响,但“盛滋记”酱油曾经的辉煌却早被家乡人遗忘。

2006年,八十多岁的草婴先生住进了上海华东医院,但他还是抱病接受了家乡媒体特派记者的专访。“哦,你是想来点‘土特产’?”面对小同乡,草婴先生笑容可掬,十分幽默。接着,他谈到了盛滋记酿造厂,谈到了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牌。来访者听得一愣一愣:哇,还有这事?

也难怪,在镇海档案馆,与“盛滋记”相关的档案,如今仅保存着:1958年的一份“汇报材料”,1964年7月的《关于新建过路棚屋的报告)),1965年的((关于64年县级年度先进生产者的事迹》……

在硝烟弥漫的商战中,从这片土地上走出去的实业家实在太多了,也许他们夺得的各种“奖牌”不计其数,那枚来自巴拿马的金牌又何足留恋?

何况,盛家的后辈本来就对经营实业缺乏兴趣!从曾祖父之后,“盛滋记”一直采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策略,高薪聘请懂行的外人打理生意。

盛家堪称书香门第。盛峻峰的祖父以中医为业,他在上海坐堂行医,颇受病家欢迎。因家境较为宽裕,盛峻峰的父亲盛济黔早年留学日本,只因中途患肺结核,他不得不中断学业回国。为了给儿子看病,祖父在上海找到了一位德国医生。德国医生说,若要身体好,最好让盛济黔学医。就这样,父亲进入了同济医学院(今同济大学的前身)学习西医。

盛济舲从同济医学院毕业后在上海开设了一家诊所,以治病为业。一年后,盛济黔出任宁波铁路医院院长。

盛峻峰的姑妈、大姐、大姐夫都到国外深造过。大姐夫回国后,成为上海铁路医院院长。大姐在上海邮电医院工作,曾任妇产科主任。

小峻峰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一个弟弟。二姐和三姐也都学医、从医。

从工厂创业到弃商学医留洋,盛家几代人的职业抉择反映了当时很多国人“实业救国”、“医学救国”的强国梦想。

而盛峻峰选择的,却是一条与机器、商品,与听诊器、手术刀并不相同的人生道路。其实,按照祖父和父亲的理想设计,盛峻峰的未来应该也是出国留学,学工、学医。他们希望他中学毕业后去学医,用医学救国救民;退而求其次则是学习工程,将来做个工程师,以实业救国。长辈们还有一个非常实际的理由:峻峰自小体质就很弱。

健壮的体魄,对这个家庭的成员来说尤为重要:盛峻峰的父亲为肺疾袭扰;哥哥四五岁时患脑膜炎夭折;二姐和三姐,也在二三十岁时令人痛惜地染病英年早逝,其中一个同样遭受了肺结核的致命折磨。草婴先生曾在很多场合感慨说:“我九死一生。”这其中有的系“十年浩劫”的人祸所为,另几次则因肺结核引起。频频光临的灾难,使这个家庭的成员具备了一种超越常人的毅力。正是凭着由不幸锤炼出的刚强,草婴攀登上事业的座座峻峰。他的女儿姗姗在一场烧了三天三夜、几乎置她的事业于灭顶之灾的大火之后,却让她旅居的芝加哥最先见证了一位女性华人的崛起!

小峻峰在家乡度过了童年生活的最初几年。以后,由于父亲到宁波铁路医院任职,小峻峰便与父母姐姐登上故乡的小火轮,全家迁往宁波。在草婴的人生旅途中,在其周边范围,对他影响最大的有两个人。一个是他走上苏俄文学翻译道路的领路人姜椿芳;另一个,就是草婴的父亲。

父亲正直、善良,对穷苦百姓充满了同情。身为宁波铁路医院院长的他,不仅给辖区内各路站职工出诊,而且经常下乡给农民送医送药。

在宁波义和渡读小学的盛峻峰,假日里经常跟着父亲出诊。亲眼目睹父亲对贫苦的工人、农民细心呵护,免费诊治,用高超的医术为病人解除病痛,挽回危重病人的生命,他幼小的心深受熏陶。渐渐地,盛峻峰懂得了一个人要有爱心,人间的恃强凌弱现象是不合理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在他心里扎下了根。那时他有一个想法:改变贫穷农民的生活,立志将来上大学就学习农科。P17-20

后记

很惭愧,我俩是俄文的门外汉。写出的,不是一篇,而是一部“门外文谈”,真是心里悬悬然。

好在曾经从网上读到昆德拉的一段话,恰可以拉过来壮胆的——“……我这样说是否意味着,想要评价一部小说,我们可以不了解它的原文的语言?当然!这正是我想说的!纪德不懂俄语,萧伯纳不懂挪威语,萨特读多斯·帕索斯,也非原文。”你看,他们全都是“不了解它的原文的语言”,不照样在评价嘛?

可是,岂能忘记巨大的落差存焉:人家是文坛巨子,我们算什么?我俩是新闻“老记”,不仅于外国文学而且于中国文学都只是读者而已。如此两个偶尔“破门而入”的越界者,写出如此一部评述文学翻译大家心路历程的书稿,行吗?真的,肯定需要上海市文联的组稿者和锦绣文章出版社的编稿者格外费心,给予诸多的指导和帮助了。

全书的分工是,我俩共同撰写“访谈实录”,金波撰写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司徒伟智撰写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编写“生平大事记”并承担统稿工作。

我们竭诚欢迎读者朋友的批评意见。

金波司徒伟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译笔求道路漫漫(草婴)/海上谈艺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金波//司徒伟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204582
开本 16开
页数 1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5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60
189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3:5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