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纺织名企名家丛书”,集中展现了以现代优秀纺织企业家为代表的行业精英的风采,展现了他们作为企业决策者和生产经营的组织者、指挥者,以特殊的、智力型的复杂劳动,为重振中国制造、提升综合国力、建设世界强国所创造的无穷价值。
该丛书突破传统人物宣传模式,通过新视角、新手法,深度挖掘现代优秀企业家的新治企理念和新人格魅力,着重展现优秀企业家卓越的营造和谐企业的能力、实施先进技术产业化和信息应用的能力、独特的创新能力、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全面塑造了一批新时期优秀纺织企业家的新锐形象。
万芊编著的《世界因你而美丽(波司登)》为丛书之一,记录了波司登从1976年创始至今的发展历程。
万芊编著的《世界因你而美丽(波司登)》以波司登集团创始人高德康的人生经历为主要脉络,记录了波司登从1976年创始至今的发展历程,书中不仅描绘了波司登从一个只有11人的“缝纫组”发展到如今中国纺织行业第一品牌所打的经典“硬仗”,还涉及了波司登的品牌观、价值观、人才观、企业文化等企业“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是管窥波司登“全豹”的极佳门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波司登的发展基本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尤其近年来随着其国际化和多元化的发展,更对众多的后来者具有“标本性”和示范性的启示作用,也是了解中国企业发展史不可忽略的一个样本。
中国人的重土安迁让“老乡”这个词有了格外的含义,出门在外,一说是本乡本土,似乎人与人的距离立刻就近了许多;而“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也经常让血缘、地缘上的亲近变成了合作中的机会。所谓“抱团取暖”,情意、生意很多时候很难完全割裂,因此,形成了很多以地域命名的商帮——当然,这在世界商业史中也绝非孤例,“犹太人”在商业上的天赋几乎让他们成为精明和财富的代名词——远有晋商、徽商的赫赫威名,近有浙商、苏商的声名远播,而粤商更因为长久以来身处对外贸易的开埠之地,一直在商业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也许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许是崛起的时机有别,也许完全是个性使然,与人数众多、且不乏个性张扬、喜欢行走在风口浪尖上的浙商领袖不同,江苏商人似乎要低调得多。与浙商的遍地开花、风头强劲相比,苏商堪称踏踏实实、埋头做事。
改革开放以来著名的“温州模式”与“苏南模式”的不同似乎是这种情况的缩影。
常熟,地处长江三角洲,因“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而得名,自古就有“江南福地”的美誉,是吴文化发祥地之一。常熟城历史悠久、环境秀丽、经济发达,历来即属“东南财赋重地”。
近代以来,常熟有两大特色最为出名,其一是著名的红色“样板戏”《沙家浜》原型的诞生地,其二是毗邻著名的大闸蟹产地阳澄湖,与其山水相连,也是著名的湖蟹产地。但在经济学家看来,常熟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还是改革开放以来与“温州模式”齐名的“苏南模式”的代表之一。
“苏南模式”由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率先提出。“苏南”,顾名思义是指江苏省南部,通常涵盖长三角中部太湖周边的苏州、无锡、常州一带,也包括南京和镇江,共12个县市,苏州市下辖的常熟正处在“苏南”的核心地带。所谓“苏南模式”,是指在这一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征是: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展。简而言之,苏南模式是“地方政府公司主义模式”“能人经济模式”和“政绩经济模式”,本质上是“政府超强干预模式”。
与资源稀少、土地贫瘠、交通不便的温州相比,苏南的地理环境要优越得多,所以两者的发展模式有显著不同。
温州模式可以说是被自然条件逼出来的——地少、人多、资源匮乏,所以逼着人们向外走,挖掘自身的每一分潜力。所以温州商人遍及世界,被称为中国的吉普赛人;温州经济又被称作“小狗经济”,描绘了其生命力顽强、无孔不入的特点,也是温州小企业、小家庭作坊遍地的形象反映。
苏南则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它不是全国发展最快的地区,但从老百姓的角度讲,它是一个群体富裕的地区,没有明显的贫富分化,发展比较全面、和谐。优越的环境也使得苏南人多在本乡本土讨生活,没有闯世界的动力和欲望,也给外界造成了苏南相对保守、缺乏闯劲儿的印象。
这其实是一个认识误区,长期以来的重商风气使得苏南从来不缺乏商业活力,也不缺这方面的领军人物。只不过,由于物质水平和教育水平都比较高,他们更倾向于做“儒商”——行事更为低调,更有谦谦君子之风,也就更不为人知而已。从苏南模式后来被总结为“能人模式”的说法即可见一斑。
自古商品经济发达,同时也作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较早的地区,苏南文化以“务实”为基本特色。从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诞生以来,苏南涌现了一大批企业家、实业家,中国最早的、最大的一批民族实业资本家基本以苏南地区为主,也是他们最早提出“实业救国”。远的比如“文人下海”第一人状元张謇,开一代风气之先,率先投身商界开办企业,在那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里,实为石破天惊之举。后来如荣氏家族,家族人才济济,且精英辈出,是中国近代企业发展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个代表,乃至荣氏后人成为新中国的副主席,也为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做出了很多贡献。
在这种历史和环境的熏陶下,可以看出温州文化与苏南文化的分野。可以看出,温州和苏南距上海都很近,都能够享受“大上海”带来的信息、资源、人才辐射,但在改革开放后,苏南马上想到的是制造产品、搞实业;而温州则普遍选择做贸易、跑生意。两者的结果也显而易见,做实业的依靠中国巨大的内需市场,诞生了很多大型企业;而做贸易的则是遍地开花,极大地促进了商品流通,但“皮包公司”也为数不少。这就是文化的不同。
苏南文化是务实的,倡导“实业救国”,讲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怎么承担这个责?这里面是有道义的。苏南并不如同人们印象中那样固步自封、小富即安,它哺育大企业和大企业家的能力毫不逊色于其他商帮:苏商集团董事局主席严介、沙钢集团董事长沈文荣、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柳传志、京东商城的CEO刘强东、北京爱慕内衣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荣明、红豆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周海江、江苏远东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蒋锡培……均出自这块热土。颇可玩味的是,比之浙商,他们似乎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所建立的企业或品牌比本人更知名,而他们自己,似乎更愿意隐藏在幕后……
波司登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高德康,更可以说将这一风格推向了极致——他所缔造的“波司登”品牌在中国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并打破了羽绒服的地域限制将市场拓展至全国,同时还是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排头兵;而他本人,却一直保持低调,虽然在行业内赫赫有名,却从来不事张扬,无论“波司登”品牌形象力有多深远,他却并不热心争取聚光灯下的某个画面。永远关注下一步、扎实做事才是他生活的主旋律。这可以说是性格使然,也可以说是家教熏陶,亦可最终归因于这块土地先天所具有的君子之风。
P3-5
有梦想就会奇迹
时光如白驹过隙,自1976年创业至今,波司登已经走过了近40年的历程。历经艰苦创业之筚路蓝缕、缔造品牌之敢为人先、追求卓越之自强不息,波司登在国家改革开放的春风里开枝散叶、绽放光彩。回首过往,有一种信念在我心中愈发坚定:执着于梦想,坚守于信仰,努力于当下,我们才能与梦想渐行渐近。
有梦想的人生才精彩,有信仰的企业才卓越。波司登是一家始终相信梦想,并不断创造奇迹的企业。40年来,波司登秉承“不怕困难、不怕委屈、自强不息、敢于创新、追求卓越、永争第一”的企业精神,从8台缝纫机11位农民的缝纫组发展到今天超过百亿的品牌企业,伴随着国家的繁荣富强,波司登一路高歌猛进,谱写了以梦想和奇迹为主题的辉煌乐章。
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其核心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与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密不可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先生说,中国服装人的中国梦,就是实现从服装大国向服装强国的伟大转变。我们波司登人的梦想,是要打造中国服装行业最强大的企业集团,成为一家令世人尊敬的、世界知名的综合服装运营商。
成功没有终点,每一步都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须臾不忘“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的企业使命,并将之作为企业永续发展的驱动力。我相信,有持之以恒的高远追求,有一大批有梦想、富魄力、能担当、愿实干的同路人,我们一定能够用实干铸造新辉煌,用品牌成就中国梦!
也许前路艰难,也许荆棘满布,但我们坚信,机遇与挑战同在,光荣与梦想共存!波司登将以“目标刻在岩石上”的实干精神,以“方法写在沙滩上”的创新精神,为实现服装强国、品牌强国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前路苍茫,有智者成;逆风行舟,勇为者胜。让我们共同开启波司登新一轮光荣与梦想的征程!
高德梁
201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