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布依族/民族文化经典故事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优秀传统,把丰富多彩、气象万千的中国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构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特邀请有关民族文化学者与作家,一起为广大少年儿童编撰了这套“五六一文化工程——民族文化经典故事丛书”。

这本《布依族》(作者陈永碧)是其中一册。

内容推荐

“民族文化经典故事丛书”以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为主线,有机融汇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故事艺术,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融思想性、故事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炉。除了纸媒图书外,又制作成CD和DVD光盘,力图用多媒体的形式,全方位展示56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绚丽画卷与壮美史诗。

这本《布依族》(作者陈永碧)是其中一册。

这本《布依族》分为布依族概况;布依族概况;布依族的民间文学与艺术等数章内容。

目录

第一章 布依族概况

昼与夜的由来

夜郎自大的故事

花溪的传说

黄果树瀑布的传说

第二章 布依族概况

钱财与仁义的故事

第三章 布依族的生活习俗与节日

尝新节的传说

狗取谷种的传说

布依族吃狗肉习俗的由来

狗犁田的故事

鲁班的传说(一):罗汉脸壳

鲁班的传说(二):木马

鲁班的传说(三):墨斗和锯子

六月六的传说

赶干洞节的传说

第四章 布依族的婚恋习俗

甩糠包的传说

第五章 布依族的民间文学与艺术

牛的传说(一):枷担的由来

牛的传说(二):牛鼻索的由来

牛的传说(三):水牛黑灰色皮毛的由来

牛的传说(四):水牛相貌特征的由来

阿三斗石魔的故事

姊妹箫的传说

吹木叶的传说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布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古老的土著居民,自称“布依”、“布越”等,旧称“仲家”。1953年,人民政府征求本民族意愿,将族称定为“布依族”。布依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它与同语族的壮语、傣语、侗语等有亲属关系,并吸收了不少汉语词汇。

布依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南、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安顺市、贵阳市,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铜仁地区、遵义市、毕节地区、六盘水市,云南的罗平及四川的宁南、会理等地也有分布。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布依族人口为297.15万。

下面是布依族一个动人的创世纪神话。

传说在远古时候,人世间是没有黑夜的,太阳每天都挂在天上。那时,四季如春,庄稼年年丰收,人们过着快乐富足的日子。

可是,有一条名叫戛卡(意为魔鬼)的蚯蚓,它经常爬出水潭躲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趁人不备把人抓回水潭吃掉。它害怕太阳光,一旦被太阳照到,眼睛就会瞎,就无法行动,所以只能住在路狼山脚石洞中阴暗潮湿的水潭里。

有一天,戛卡照例爬到阴暗处等着,可是等啊等,等了一整天都没有人经过。戛卡饿得头昏眼花,回到水潭后,它一直在想,该怎么除掉太阳呢?最后,它用铁打了一根有九百多根竹竿那样长的铁棒,从石洞里伸出去,趁着刮起的西北风,朝太阳刺去。只听得“咔”的一声,铁棒打断了吊着太阳的金链子。

于是太阳掉到了大地上,阳光熄灭了,天地间顷刻一片漆黑。黑暗中的人们惊慌失措。不知该如何是好。

喜欢黑暗的戛卡于是爬出水潭来为害人间。它的怪笑声响到哪里,哪里就有人被吃掉。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里,戛卡不知吞噬了多少条生命……

当时,有一对年轻的夫妇,丈夫叫贵龙,是个聪明能干的男人,妻子叫贵凤,是个漂亮、善良的女人。夫妇俩听到人们的哭声和惨叫声,都很难过。于是,夫妇俩摸着黑,找来众人一起商议,共同想办法把太阳重新挂到天上去。

最后夫妇俩想出个办法:做一个能通到天上去的竹梯,去天上寻找金链子,同时在地上寻找太阳,等金链子和太阳都找到后,就用麻绳代替金钩把太阳拴到金链子上。大家听了,都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就这样,男人们做竹梯,女人们搓麻绳,用了九九八十一天。才把这两样东西做好。

贵龙顺着竹梯上天去寻找金链子,而贵凤则在地上寻找太阳。夫妇俩约定一找到太阳或金链子,就用敲□(一种铜制打击乐器)的方式向彼此和大家通告消息。

责龙背着□芒在天上摸黑找寻金链子,到处都找遍了,却怎么也找不到。天上空荡荡的,冷风像刀一样把贵龙的皮肤刮得生疼。但勇敢坚强的他还是继续寻找,没有放弃。

责凤背着□在地上摸黑寻找太阳,翻过无数座山,趟过无数条河。脚都走肿了,也没见到太阳的踪迹。她继续寻找,终于在路狼山下找到了太阳。她用麻绳把太阳绑好后,就敲硭来通知丈夫和大家,这声音震动了整个大地。

戛卡也听见了这声音,它循着声音找到了贵凤。它恨透了想把太阳重新吊到天上去的贵风,于是张开那罪恶的大嘴把贵风吃掉了。

贵风被吞吃的时候,她衣服上的绣花针扎在了太阳上。幸运的是。在戛卡继续为非作歹之前,太阳被及时赶来的人们转移走了。

天上的责龙听到敲锘声,知道妻子已找到了太阳,十分高兴,也努力地寻找金链子,最后终于在西边的天尽头找到了金链子。他用绳子拴好金链子后,就敲响了锘,接着就顺着竹梯回到地土。

回到地上的贵龙来不及为逝去的妻子伤心难过,便和众人一起把太阳拴到金链子上,大家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太阳重新吊到了天上。可是,没想到,太阳却不再像从前一样发光了,人们都灰心丧气。可贵龙不灰心,他又沿着竹梯爬到了天上,要一查究竟。

贵龙摸了摸太阳,发现太阳已经冷得像冰块一样了。他估计太阳并没有死,可能是之前太阳落地熄灭时,冷风把太阳给冻着了,现在必须要想办法让太阳再热起来。于是他又回到地上,带上火炉和大锤重返天上。

责龙把太阳放进火炉,用大铁锤敲打太阳,发出轰隆轰隆的响声,震撼了万里长空,这就是现在下雨前我们听到的雷声。他敲呀敲呀,敲出道道火光,这火光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天上的闪电。火炉冒出的烟熏着贵龙的眼睛,他的眼泪不停地流出来,这泪水就是天上降下来的雨水。他还是继续敲呀敲呀,敲得火花四起,这无数的点点火花就是我们在夜空里看到的满天繁星。

终于,贵龙成功了,太阳又重新放射出光明和热量。地上的人们看见光芒四射的太阳,高兴得跳起舞来。

戛卡被太阳身上绣花针发出的强烈光芒刺瞎了眼睛,它东摸西摸,找不着回水潭的路了。愤怒的人们围上去将它一顿饱打,这条罪恶累累的蚯蚓被打成了一滩烂泥。

太阳是用人们搓制的麻绳钩在金链子上的,麻绳虽然又粗又结实.但因为太阳光极其炽热,半天工夫麻绳就熔断了。贵龙只好留在天上守住太阳,等太阳把麻绳烤断后要落下来时,他就赶紧拿新的麻绳把太阳拴好。

因为这个原因,当麻绳断裂太阳落下的时候,大地就黑了;当太阳重新被拴好的时候,大地又亮了,于是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当我们抬头看太阳的时候,那明亮的光芒像是无数根针刺得眼睛睁不开,这一道道金针似的刺眼光芒就是扎在太阳身上的贵凤的绣花针发出的。戛卡在吞吃贵凤的时候,贵凤的心肝掉在了地上,之后长成了一棵向阳花(向日葵)。向阳花总是念着丈夫责龙,所以太阳移到哪里,向阳花就朝向哪里。P9-15

序言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中国人,谁不熟悉这首歌?中国人——无论你走到哪里。无论你年长年少,都会被这首旋律优美、热烈欢快的歌曲感动,都改变不了脉管中奔涌着的中国心。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这55个少数民族是: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僳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广泛,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行政区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

雄踞世界东方的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在历史长河中,中国56个民族由于政治、经济、地理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的不同,因而既有同种同源同根同脉同习同缘的共性,又有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形成中华民族大家庭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从内蒙古大草原蒙古族的“那达慕”赛马竞技,到云南西双版纳傣家山寨的泼水节;从世界屋脊传唱的古老神秘的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到漓江两岸刘三姐故乡的壮族对歌:从舞动在白山黑水间的朝鲜族长鼓舞,到响彻青海湖畔的土族“花儿”;从在绿得醉人的新疆吐鲁番葡萄沟翩翩起舞的维吾尔族舞蹈,到在如梦如画的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洱海间飘荡的叮咚三弦……正是这色彩斑斓、风格各异的多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万千气象、万紫千红、万古长春的壮丽画卷。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优秀传统,把丰富多彩、气象万千的中国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构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特邀请有关民族文化学者与作家,一起为广大少年儿童编撰了这套“五六一文化工程——民族文化经典故事丛书”。

可以说,这套丛书是专为新世纪少年儿童量身定做的,一个民族一册,共56册。丛书以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为主线,有机融汇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故事艺术,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融思想性、故事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炉。除了纸媒图书外,又制作成CD和DVD光盘,力图用多媒体的形式,全方位展示56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绚丽画卷与壮美史诗。这是献给伟大祖国母亲的礼物,献给亿万少年儿童的精神食粮。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本好书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好书大家读,读书长精神。

“五六一文化工程”编委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布依族/民族文化经典故事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永碧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51189601
开本 16开
页数 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10-01
首版时间 2011-10-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1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86.8-49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28
153
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5:48:13